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联企业是伴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和以企业为连接点的各种利益主体(即关联各方,各控股股东等)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作为实现利润的手段之一,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具有促进企业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合理避税和筹资等功能,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为法律所认可,然而,由于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的特定利益关系,关联交易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易上的不公平,而给其他利益主体(如股东、银行债权人等)造成损失,因而又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既允许关联企业天联交易的合理存在,又要强化对关联交易的控制,防范企业借不公半关联交易损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是对关联交易进行法律规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足银行对关联企业授信应天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是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特殊的信托.本文通过对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本质和特征的分析,说明表决权信托是规范关联交易的有效方式.运用表决权信托可抵制不公平关联交易,避免不公平关联交易中公司财产的损失,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肆意侵害少数股东、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体系的欠缺是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控股股东自我交易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不在于人为的强制股权分散化或多元化来打破集中股权结构模式,而是完善法治,加大控股股东实施这些不公平交易的制度成本.结合各国的实践来看,法治正是加大控股股东成本的最便宜、最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钱熙文 《时代金融》2013,(17):184+189
集团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除了与国外企业一样具备一般动机之外,我国集团公司也具备自己特殊的动机,此种动机便直接催生了不公平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可以划分成抽取利益型和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的不公平对债权人、中小股东、公司自身的利益造成了一定损害,因此就需要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关联交易加以规范。文中就集团公司内部交易关联的动机进行了大致分析,并就其类型与危害作了大致论述,并就此提出了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加以规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防范控股股东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是我国关联交易规制制度的重点。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对控股股东关联交易进行规制的制度主要包括股东大会批准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而我国的相关制度构建尚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依然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严重危害了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本文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一步规范化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股股东通过与其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处置自己的不良资产。损害少数股东特别是公众股东的利益时有发生,说明我国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尚有需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当前,银行普遍重视银行与股东和内部人之间的关联交易,事实上,除此之外,银行辖内集团客户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由于隐蔽性强、危害更大,带来的信贷风险也更加突出。本文梳理涉及银行的关联交易,剖析银行与其股东及内部人之间和银行客户集团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关联交易的表现,分析商业银行内外两种类型关联交易及其蕴涵的风险,期望能为商业银行在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上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股权集中度高、董事会制度不合理、监事会、独立董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上市公司与关联各方发生不公平关联交易,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功能、健全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来治理不公平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与我国股市所特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有关。由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经济实质及危害。须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赖以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建立,集团间关联交易成为一种普通且不可避免的行为。不合法、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会引发诸多问题。严重损害到国家、部分股东、债权人及公司本身的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关联交易信息是重要的一项。本文对于何为关联方,何为关联交易以及为什么要加强关联交易管理等问题做了简略的分析和说明。并从关联方客户和关联交易的信息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能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制约.《公司法》是直接调整公司行为的法律,但是目前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因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法》中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分析关联交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不仅损害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政部出台了很多的规定,如2001年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2003年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后,关联交易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关联交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的需求,也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关联交易对债权人权益损害也是普遍的、明显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此予以规范和限制.本文在解释关联交易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关联交易对银行信贷安全的影响,对如何控制借款人关联交易给债权人尤其是银行信贷带来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公司·动态     
《证券导刊》2012,(7):8-8
阿里巴巴私有化计划不排除与回购雅虎所持股权相关 阿里巴巴集团于2月21日宣布了计划购买少数股东持有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27.03%的少数股权收购方案。就此有分析指出,市场焦点仍集中于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之间的潜在交易,若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的潜在交易导致阿里巴巴控股股东变动,  相似文献   

16.
关联交易具有正负两方面效应,不公平、不公正条件下的关联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面对关联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六种情形,我国应从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股东表决权排除、股东派生诉讼、独立董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等十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7.
余筱兰 《中国外资》2012,(12):233-234,23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能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制约。《公司法》是直接调整公司行为的法律,但是目前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因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法》中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分析关联交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2~2008年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本文以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专业性和薪酬等基本特征,考察了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薪酬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频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其监督制约控股股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内部存在关联交易是一种正常现象,关联交易可以减少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还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对公司业绩有着有利影响,但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也存在不利影响,关联交易使得上市公司独立性和资产完整性降低,使得上市公司的资源不能按照市场要求优化配置;在当前法律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也会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占,使得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应当严厉禁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