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析——以上市公司100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五个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NKSTH).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100佳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的表现均显著高于样本总体;同时,良好有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可能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并且,行业差异、第一大股东性质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可能对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存在重要影响.我们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市场、债权人保护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权人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1.债权人保护机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是一张由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共同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的利益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而企业的效率只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认为企业的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异,不应该等同对待.本文在分析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优越性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应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推广,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我国企业最终绩效和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成为必要.为更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吉林 《时代经贸》2009,(5):104-106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文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本质的分析,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内在关系,并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推广,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我国企业最终绩效和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成为必要。为更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参与企业治理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利于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如何有效地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受到了很多公司的重视。而企业公益行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观”和“企业公民观”的践行方式之一,典型特征就是社会指向性,利益相关者管理为企业公益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协调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监督制衡机制,是公司有效进行生产运营,实现企业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公司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于利益相关者信用关系的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承诺及其履约状态、结果能够较为集中地和具体地表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受到企业治理因素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其中,作为治理因素之一的股权结构尤其突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四个维度的关系,这四个维度包括管理严谨度、企业绩效、履约积极性、履约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新古典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及Zinglas的“准租金“概念分析公司治理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的理论前提不仅要解决已经创造出来的准租金的分配,还要解决如何才能尽可能地通过约束条件让合约双方尽力创造准租金/企业价值。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的本质和理论前提是:指导(相应利益方)企业准租金(或利益/公司价值)分配和企业风险分配进行事后谈判的一系列约束条件。本文还分析了利益-风险分配模型与现有理论模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早期思想、定义与分类进行了回顾:从企业伦理角度、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公司财务角度与公司治理角度对研究现状作了梳理,明确了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操作性;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崇学 《生产力研究》2004,(12):204-205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政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由于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因而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会计政策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技术规范,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各利益相关者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各利益相关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施加影响,以实现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宁  洪炜 《经济师》2004,(4):171-171,173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股东中心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通过对公司所有权主体的再确定讨论了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问题 ,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同青 《经济师》2003,(11):15-16
安然事件之后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又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 ,它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章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指出在公司治理中应如何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益 ,以保证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论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运用和谐社会理论于公司治理,要求协调好公司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权力分配和制衡的合理配置,构建和谐的公司文化,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处理企业各利益关系方之间关系而形成的架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不是各利益关系方的制衡,而是通过对这些利益关系方的制衡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外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发挥作用,外部则是通过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商品流通市场等发挥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下,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应重点考虑内部会计控制构建的依据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执行与监督,从而形成真实的内部会计控制报告。  相似文献   

18.
杨扬 《经济师》2008,(5):239-240
作为一家具有140多年历史的企业,拜耳公司(拜耳集团的控股公司)目前采用的控制机制,是典型的德国公司治理模式:双层董事会系统+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倾向于以内部治理为主的模式。双层董事会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监督董事会与管理董事会相互分离;监督董事会与管理董事会密切合作;顶级管理层保持相对稳健和连续的管理风格;与国外公司治理规则的兼容。在共同治理模式中,股东会的成员中的利益相关者有银行,监事会的组成中不仅有股东、银行,还有职工代表,并且还是监事会的主要力量,这都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与美国公司不同,德国公司更着重于内部控制的治理机制,外部治理对德国公司经营的约束力较弱,经营者拥有更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徐金发  常盛  谢宏 《技术经济》2006,25(8):103-105118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是整个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近年来一直困扰公司治理学界的难点。文章以控制论的基本逻辑提出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应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为切入点,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导型利益相关者、接受型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型利益相关者,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三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