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英菊 《汽车观察》2010,(7):108-109
“根据传统,6、7、8三个月是汽车销售的淡季,这几天恰逢端午小长假,我们采取了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三天假期并没有带来汽车销量的增加。”一位汽车销售人员如实说。这位销售人员道出其他汽车经销商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展翔 《汽车观察》2011,(11):36-45
从顶峰到低谷,比亚迪似乎也在经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宿命。但显然,比亚迪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暴风雨,又更加猛烈和迅捷一些。这似乎验证了那句老话: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因为,一切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3.
年末,随着中央经济会议的召开,各行各业都在热议自身行业的“新常态”。可汽车圈里却显得些许沉闷,即使一场场热闹的新车发布、上市活动,也难掩人们对于明年车市的迷茫。国内汽车销售遭遇“9连降”;不少经销商开始集体反抗厂家;广告费用锐减也使得汽车媒体人人心惶惶……难道这些都在表明,“车难卖”将成为车市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十月份至今,有关"明年起北京将实行发放10万张汽车牌照的限制令"的"传说"就如一股风一样传遍大街小巷,很快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限牌令"一旦出台,会对汽车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厂家、经销商乃至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有传言说这是经销商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刺激年底销售而故意散步出来的"销售阴谋"。  相似文献   

5.
董事的钱包     
杨云高 《董事会》2005,(5):57-59
“有人曾问过我,奥克斯已经退出汽车制造业了,同为民营企业的华翔富奇退不退?我回答:不退。”令人惊讶的是,华翔销售总裁张才林一方面强调不会退出汽车业的决心,一方面又呼吁不要给民营资本戴什么“民族汽车工业”的高帽。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用不着高喊“自主品牌”口号,重要的是尽快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那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张毅 《董事会》2005,(5):51-52
本届上海车展,国内汽车厂家纷纷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崭新的自主品牌轿车,从一汽的大红旗到长安的雨燕,从华晨的骏捷到吉利的自由舰,从哈飞的赛豹到华普的海讯205,奇瑞一口气推出5款新车。缤彩纷呈的数十款自主品牌轿车齐齐亮相车展,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首届中俄汽车市场论坛上,记者获悉,俄罗斯有关方面准备投入10亿美元,与中国厂家合作,3年内向俄市场推出2~3个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使中国汽车从露天大卖场进入4S店销售系统。  相似文献   

8.
汪涛 《汽车观察》2012,(2):78-83
即便政策不断收紧,在不断膨胀的利润蛋糕的诱惑下,外资车企仍然在加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布局,未在中国落地合资的跨国品牌更是加快了寻找合作伙伴的脚步。  相似文献   

9.
品牌才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北京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苦衷是此话的真实印证:它所销售的比亚迪F3售价不高,品质也还算是有保障,但是在销量上就是卖不过差不多价位的赛欧。在价格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自主车型卖不过合资汽车是不争的事实。这位经销商补充说,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品牌的差距,中国的国产汽车需要证实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10.
祝虹 《董事会》2005,(3):66-67
从新华社大门出发,迎着北京冬天里刺骨的寒风,一超儿小跑直奔旁边的宜武门地铁铁口,一头扎进地铁车厢,直奔前门。北京地铁的隔音效果不如上海好,一路上晃着锣鼓点便启动了。好像坐着颤颤巍两人抬的轿子,让我想起坎坷不平的奇瑞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潮  张久  蓓蓓 《董事会》2005,(5):43-50
“中系车”隆隆驶来 对各个车系了然于胸的汽车界人士和全球汽车消费者来说,除了耳熟能详的“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外,他们将感受到一支新军的崛起和迫近,这就是“中系车”——中国自主品牌和自我研发汽车方阵。而这始于2005,始于上海国际车展。这将是本届车展最突出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汪涛 《汽车观察》2012,(2):21-21
即便出了如此难堪的事情,但整个处理过程之中,却并未见到徐留平出声。而在两年之前,在长安集团实现了对哈飞、昌河的重组之后,其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一时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3.
在“让生活更精彩”的主题词烘托下,上海国际车展一如既往地引起世界瞩目,经济日益全球化,太平洋西海岸,亚洲人口最多、国土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新兴汽车市场,迎来八方豪客,营造一个百年盛世景观。上海,正好也是百年前汽车在中国首次登陆的城市。在中国,不止是北京、上海的大型车展可以称之为国际车展,即便中国任意一个地级市举办车展,以致我前不久在深圳宝安区的桃源居社区看到的车展,都可以称之为国际车展。  相似文献   

14.
此刻,就座于厦门金龙集团董事长谷涛两侧的"三龙"掌门对"联手"或许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慨,但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和一个新兴行业的巨大诱惑让他们必须利用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共同托起一个新的盈利平台  相似文献   

15.
大虫 《董事会》2006,(1):2-2
去年12月那期的卷首语是《明年“吵”什么》,后来搜孤给挂到网上时加了三个字,变成了《明年汽车界“吵”什么》。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汽车圈中人,去年不知何故,一下子炒山了个“何比之争”。龙永图自己也说,何、龙其实说的都是一同事,中国建不建立自主品牌,还用“吵”吗?那是必须建立的,就如同人要生存必须吃饭一样。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汽车观察》2012,(4):32-35
有关调查更能反映自主品牌从此项政策红利中受到的长远影响,几乎所有的中国消费者都对这项政策给予了支持,更有众多消费者表示,在政府和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下,自己也会选择自主品牌汽车。或许,这才是这项政策出台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沈小雨:最近有两个话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个是龙永图与何光远在广州关于汽车自主品牌的议论。一个是温家宝总理关心小排量汽车的问题,要求各地政府取消歧视限制小排量汽车的有关法规,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归”     
汪涛  刘姜 《汽车观察》2008,(3):95-97
对于海归来说,中国的汽车产业,才刚刚开始。显然,他们不会让机会在自己手里溜走。暂时沉寂的他们,没准在下一秒就会带给我们一个惊喜。三年前,对于众多的汽车企业来说,海归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急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有所作为的企业来  相似文献   

19.
谢卫列 《董事会》2005,(3):85-86
眼下一些同行聊起车市动辄“狼烟”四起、吐沫星子四溢,仿佛个个都是未卜先知的神算子;我倒想聊点儿轻松的话题:既然是鸡扑那么鸡从何而来?提及鸡年车市,那么“车”又从何而来?追本溯源,我竟“发现”:中国最早驯化家鸡的人家也是中国最早造车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20.
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回归国内A股市场融资,显示民营自主品牌资金链的紧张,在企业竞争与产业升级换代的压力下,它们普遍处于资金焦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