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限时促销的视角出发,利用情境问卷的方法探讨了价格折扣方式、时间压力对在线冲动性购买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调节聚焦类型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价格折扣方式与时间压力均对消费者在线冲动性购买具有显著影响;价格折扣方式与消费者调节聚焦类型交互作用显著;时间压力与消费者调节聚焦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另外,价格折扣方式、时间压力与消费者调节聚焦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往关于时间压力对冲动性购买影响的研究结论具有两面性,即促进或抑制。文章引入交易效用和感知风险两个调节变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时间压力对网络冲动性购买倾向影响的边界条件。首先,当交易效用较高时,时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其网络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提高;而当交易效用较低时,时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其网络冲动性购买倾向的降低(实验一)。其次,当人们感知风险较低时,时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其网络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提高;而当人们感知风险较高时,时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其网络冲动性购买倾向的降低(实验二)。研究结论可以帮助电商企业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充分利用时间压力的影响,制定更灵活有效的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了错过价格促销情境下价格促销类型、促销幅度、感知价值损失和负向购买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2(价格促销类型:直接降价/间接降价)×2(价格促销幅度:大/小)的因子实验设计,研究发现:在错过价格促销情境下,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因价格促销的类型不同、幅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价格促销类型和价格促销幅度对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有交互作用,消费者感知价值损失对负向购买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文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299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从感知功能价值、感知情感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三个维度来评价消费者感知价值对网购生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并验证价格促销对感知价值和购买意愿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购买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价值的影响最大;(2)价格促销在社会价值和购买意愿之间起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并没有发现其在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购买意愿之间存在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生鲜电商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盲盒营销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模式,受到了消费者及各行业的追捧。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及营销刺激的视角,运用SPSS25.0和AMOS24.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了相关研究结论,在盲盒营销中感知美观、感知娱乐性、互动体验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动机以及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在感知质量、感知娱乐性、互动体验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通过以上研究,对盲盒营销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研究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对企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快速消费品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产品质量、价格、导购人员的服务、消费者对产品多方考虑和生活压力等因素与冲动性购买呈显著相关。企业应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营销策略,积极引导消费者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7.
双十一大学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现有关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尚未在双十一这一特定背景下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进行过研究。通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中收集到62份有效问卷,运用Evi 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双十一大学生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双十一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受时间压力、经济压力和从众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双十一大学生的理性购物提供了参考,也为商家在双十一的促销和宣传方式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网络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学生线上消费越来越频繁。网上商城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引起的冲动性消费行为也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以广州大城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线上促销活动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账户理论在冲动性消费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对线上促销活动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给出合理的建议。本文首先基于文献构建了理论模型框架,接着通过问卷法进行信息收集,并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从调研结果看,特价、折扣等6种线上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价、抽奖等4种线上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调研小组发现,借贷所得收入账户在意愿-行为影响路径下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商户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如何进行适度消费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每天2.2元”的这种以日计的促销口号越来越流行,在汽车行业,在各家银行的支付页面,都屡见不鲜。国外将此种促销口号定义为“时间价格重构”,且已有研究表明,此种类型的促销口号对消费者的感知和购买意向均会产生正向或贞向的影响。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产品类型这一调节变量,以汽车促销口号为例,研究时间价格重构的促销口号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在消费者感知和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日付”能提高消费者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的价格吸引力感知;“日付”能够降低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的被误导感知;“日付”能增加消费者对于功能型和享乐型产品的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内出现的互联网节庆促销活动为电商带来了巨大的销量,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网络购物促销活动唤起了消费者的积极情绪并强化了消费者的购买感知。本研究以网络购物为研究背景,以积极情绪为纽带,分析了在电商信任的影响下,价格感知和服务感知唤醒消费者积极情绪并通过积极情绪影响最终购物行为的过程。在对25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价格感知负向影响积极情绪,服务感知正向影响积极情绪;2积极情绪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3在价格感知、服务感知与顾客满意的关系中,积极情绪起中介作用;4电商信任在价格感知刺激积极情绪产生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促销指的是营销者想要鼓励顾客大批次购买或是碰到购买淡季,而在原价前提下进行打折或是买即赠等行为。想要进行成功促销,就务必全方位掌握消费者感知及行为意向,针对不同促销类型对消费者行为与感知构成影响的,国内外学者相继做过很多研究。例如很多研究表明,产品促销可以明显对消费者对价格感知予以改变,促销过程中的商品,因为顾客想要实际支付成本明显比商品正常支付价要低,所以消费者感到可以由交易当中收获更多实惠,感知利益与价值也会提升不少,购买意愿亦会明显加大。本文在此背景下,侧重促销类型给消费者行为和感知构成影响展开研究,并提出部分个人见解,希望会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基于前景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同化-对比理论,构建了网络购物环境下参考价格、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以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451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记忆价格、外部刺激价格对感知收益、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感知收益对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外部刺激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内部记忆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对消费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口碑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感知价值作为中间变量考察网络口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建立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网络口碑与感知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购买意愿与消费行为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针对网络口碑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限时促销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压力应对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影响过程模型,探讨限时促销情境中时间限制、时间压力和消费者消费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验证商品价值感知和产品类型在这两阶段分别发挥的作用。最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时间限制下消费者感知时间压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感知对其时间压力感知的影响显著且为正;在一定时间限制下,感知时间压力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产品类型在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一些建议,以确保商家实施限时促销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二维码营销是当下移动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的文献尚未揭示二维码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文章吸纳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分析框架,以400名广州社区零售行业消费者为调研对象,考察以消费者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二维码营销的特征和模式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和支付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大;二维码营销的互动性和电子券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小;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大;感知情感和感知社交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小。结论有助于社区零售企业开展二维码营销,包括从优化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加强推广支付模式、提升二维码应用的安全性等策略着手,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促进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们的独处状态影响着日常消费需求。本文试图揭示独处与网络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极独处正向影响网络冲动性购买行为,积极独处负向影响网络冲动性购买行为,社交需求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在积极独处与社交需求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不但丰富了独处和网络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而且为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网民增长迅速,网络购物潜力非常大.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冲动性购买行为在消费者日常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故从2009年开始,在双11这天,淘宝商城的促销活动越来越多,淘宝商城的销售额每年也大幅度递增,双11的促销使很多消费者购买了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但比较起来在这天线下的商场却非常惨淡.本文通过过去的研究总结了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因素,并着重探讨双11光棍节淘宝促销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商店形象对情感反应和在线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M-R模型进行调整,建立了反映网络商店形象对情感反应和在线冲动性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商品形象对在线冲动性购买意愿的总体正面影响最强,其次是促销形象,沟通形象的总体正面影响最弱,订单履行形象的总体影响则是负面的;商品形象和促销形象对冲动性购买意愿有直接积极的影响,订单履行形象对冲动性购买意愿有直接负面的影响;商品、沟通和订单履行形象对顾客快乐情感有积极显著的影响,而且商品形象能积极显著地影响顾客的唤起情感;快乐和唤起两种情感反应能积极显著地影响在线冲动性购买意愿。文章根据这些发现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并给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百货业普遍运用价格促销方式来刺激销售。价格促销有多种方式且各有利弊,但其实质是如何提高顾客感知价值。消费者行为、顾客期望和价格促销中的不当行为,均对顾客感知价值有直接影响。价格促销只有与目标顾客群体相匹配、与其他促销形式相结合,并真正提升顾客感知价值,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虽然现阶段价格促销在百货业依然盛行,但向价值促销转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心理学的调节点理论,通过引入潜在旅游者个性特质因子"调节点特质"作为自变量,引入情感因子"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构建"潜在旅游者调节点特质-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对冲动性旅游行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潜在旅游者促进调节点特质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较高,而防御型调节点特质与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没有相关性;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在冲动性旅游中充当着重要的情感中介作用,即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引起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意愿是最终影响冲动性旅游行为的因素,即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感知价值并不能直接引起冲动性旅游行为。上述结论对于旅游企业通过外界刺激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提高其"个人冲动性指数",开发"冲动性旅游市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