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及价值创造是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工业互联网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对接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企业数字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基于2013—2019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但其对于创新投入端的影响大于创新产出端。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工业互联网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低市场化水平城市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对高市场化水平城市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国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强南囡 《财富时代》2022,(10):88-93
<正>装备制造业是南海第二产业的主要驱动产业。虽然在全省乃至全国已具备一定影响力,但依然长期面临产出价值低端锁定、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破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普及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并优化财政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配套机制,通过打造产业集群落实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基于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探究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增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级别较低的城市具有显著创新效应,区位因素并不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显著性原因;互联网金融在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创新效应大于其它城市。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时间碎片化,而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处于多个碎片化的场景中。在互联网时代,“拥有规模化的客户并能够很好地满足其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同时,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又进一步驱动企业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模式,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究案例企业由客户需求引发的反向创新动因、要素及实现路径,得出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场景下,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是驱动企业反向创新的主要动因;②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要素包括客户需求升级、技术迭代进步或商业模式颠覆性突破;③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路径由客户需求升级引发市场机会进而引发企业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_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_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发展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聚集全社会力量,打造社会、政府和企业各方协同推进机制;要重点扶持传统企业互联网工具类项目的开发,推动企业互联网化服务商发展;创新电子商务模式,由销售端向设计端延伸,实现从工具到渠道再到平台的不断创新;基于工业云平台创新平台经济,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创新;构建行业性互联网化服务平台与地区性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推动开放式创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大量的区位导向性政策。作为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施载体之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设立是新时期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无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示范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评估了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并且政策效应具有一定持续性,该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其溢出效应显著带动了周边300~400千米范围内城市所辖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同时,示范区政策对邻近城市创新投入具有负向虹吸效用,但是影响范围仅在周边100~200千米范围内。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区政策通过提高企业商业信用、提升城市居民消费活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激励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区位导向性政策创新驱动效应的相关理论,为未来中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8.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物质载体,是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要素。本文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型,利用2015—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互联网、企业成长性与制造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成长性与企业价值创造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其次,企业成长性在工业互联网与企业价值间具有中介效应;再次,调节机制检验进一步表明,工业互联网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在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有效充实了工业互联网的经济后效,也深化了信息特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因此,提出了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的参考性建议: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企业数智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增进企业成长性对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根据企业成长性发展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工业互联网实施策略,更好地发挥企业治理机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在5%的水平上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效应。由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可知,“互联网+”既可以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也可以通过绿色发展这一传导机制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据此,建议加强“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工业企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促进工业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0)
探索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之需,也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创新驱动的内涵入手,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方面深刻分析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并从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三方面提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成本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即互联网能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治理成本,成为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拓展性分析中,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传统公司治理方式显著负向调节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降低成本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解释互联网如何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为解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成为驱动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就现阶段而言还存在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政策、企业家精神、网络安全是制约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可从技术位、产业位和生态位"三位一体"视角,优化"互联网+"驱动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永昌 《经贸实践》2007,(12):13-13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制胜的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最大机遇和最大资源,工业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重要力量。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省工业创新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工业发展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城市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绍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互联网发展与城市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基础上,结合2003-2017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创新效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创新产出而非创新投入来实现,并随着时间趋势逐步增强;城市的物质环境和人才环境反向调节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即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互联网对其创新效率的正向推动作用越小,而城市金融环境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互联网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西部最大,中部和东部次之,但各区域均在2012年以后才显著提升创新效率.为了更好地挖掘创新潜力,在加强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的创新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创新的企业就会停滞不前,陷入僵化的局面.创新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属,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传统制造业企业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从四大要素创新角度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海尔集团的战略创新为其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市场创新始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技...  相似文献   

18.
从创新驱动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驱动过程模型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时序加权平均法实证研究2008-2013年我国内陆30个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区域化差异。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呈现东强西弱格局,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大,同时创新过程与创新环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为各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政府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毛磊  魏昊 《数字经济》2024,(3):82-87
<正>传感器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先导,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领域,是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的基石。深入研究国外典型传感器企业发展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无锡市传感器企业创新发展,突破传感器产业发展桎梏,践行“一感两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如何推动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工业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可以使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平台化,发展模式发生改变,进行融合创新,付费方式发生改变五个方面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