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减值法下,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酌定性较强,会计稳健性受到了挑战;在摊销法下,按固定年限进行摊销,使得商誉价值难以很好地反映各公司的经济事实。无论是稳健性受到挑战,还是会计反映背离经济事实,都并非准则制定的初衷。基于对商誉会计准则演进与研究发现的回顾与总结,本文认为:相对而言,减值法是一种更优的会计规则,更可能使商誉会计信息反映各企业的经济事实;为了降低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酌定性程度,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适时修改和完善相关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就商誉减值测试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判断标准,并在年报附注中充分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程序、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7—2012年披露合并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合并商誉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合并商誉减值当期计提信息对股价产生的影响甚微,对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作用较小,但在长期内合并商誉累积减值信息对股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合并商誉及其减值信息对投资者决策会产生影响。因此,公司应合理核算商誉,规范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过程,完善合并商誉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3.
李明  薛书新 《会计之友》2021,(12):40-44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应该采用减值测试法还是摊销法,学术界对此争论多年.文章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的《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及其减值(讨论稿)》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发布的有关商誉的三篇系列报告中的相关观点,从商誉的本质、商誉的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三个视角对商誉的性质进行研究,得出不同于IASB及IVSC的结论:商誉是使用寿命有限的消耗性资产;基于商誉的性质,从商誉减值测试的成本与复杂性、滞后性方面分析了商誉减值框架的局限性,以及滞后性解决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对减值测试法和摊销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相对于减值测试法,摊销法更能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对商誉的会计报告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11,(9):150-150
近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批准了一项会计准则修订案,以简化实体对商誉减值的测试。修订后的相关会计准则将允许实体先进行定性因素评估,再来决定是否有必要执行两步走的定量商誉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5.
结合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商誉减值测试的三个变量即减值测试单元、减值测试计量属性和减值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较以前相关的会计准则规定而言,我国会计准则在商誉后续计量规范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个别规定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提速使企业之间的合并业务增加,伴随合并业务产生的商誉额度越大,商誉减值可能性也越大.当商誉减值过高时,甚至会导致企业出现一夜亏空的现象,从而损害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文章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商誉及其减值的变化及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6年度报告中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二六三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商誉形成及减值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并购中形成商誉的会计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存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空间大、企业业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商誉会计规则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及减值会计信息长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披露质量问题,撇开减值与摊销的传统争论,将研究聚焦于如何从信息披露视角提高商誉会计信息质量,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商誉是否确实产生了超额经济利益,进而更全面地评价被收购企业并购后的业绩表现。商誉表外信息披露要求至少应与表内确认同等重要对待,商誉减值会计准则应明确提出减值测试的表外信息披露要求;表外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改进对被收购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帮助会计信息用户评估商誉在产生未来超额盈利方面的表现情况;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豁免商誉减值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抑制超额商誉的效应,并能够降低后续商誉减值的可能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通过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提高股票流动性抑制了超额商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环境对产品市场竞争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影响,在内控质量、独立董事比例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我国应在充分吸收和消化世界各国的商誉准则基础上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我国商誉准则 ,以规范商誉理论 ,促进商誉理论的健康发展。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应当体现两个原则 :一是全面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结构的新变化 ;二是恰当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新特征 ,充分吸收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必要性1.从商誉的产生、发展过程看 ,商誉是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产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间出现了兼并业务时 ,人们才认识到自创商誉…  相似文献   

12.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于每一个会计期末,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此处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合并商誉会计的发展动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系统摊销、直接冲销和永久保留三种。其中系统摊销运用最为普遍。但是 ,美国最近取消了系统摊销商誉的做法 ,而只确认商誉减值。其原因主要在于商誉摊销可能的经济后果。理论上讲 ,应当逐期评估商誉的公允价值确定是调高、降低还是维持其账面价值。但从我国现实考虑 ,系统摊销法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投资者股价高估和管理层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结合2018年出现的政策预期,考察2015—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价高估程度越高,未来商誉减值的风险就越大,此时,成长性较差的上市公司会比成长性较好的公司面临更高的商誉减值风险。相比民营企业,股价被高估的程度对国有企业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政策预期增加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进行“洗大澡”管理的行为,减少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的方式进行盈余平滑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夏冬艳 《财会通讯》2021,(18):112-116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朱和平  石鑫燕 《财会通讯》2021,(14):63-66,87
文章以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是否操纵语调以配合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结果表明:年报等文本信息中披露的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计提商誉减值行为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正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负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结构中非国有控股企业、性别结构中女性高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商誉减值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合并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商誉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趋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国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文章研究了我国并购商誉准则的发展,对新旧商誉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外会计准则对商誉处理规定的异同点。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现行商誉准则虽与国际准则逐步趋同,但仍具有自身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相关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袁敏 《财务与会计》2016,(21):37-3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企业并购中的估值、风险计量和管控问题也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本文以蓝色光标两家子公司的商誉减值为例,在介绍风险量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并购中商誉与风险的关系、风险定义和计量问题,并从并购商誉短期出现巨额减值可能导致管理层的操作空间视角,提出现有会计准则的商誉减值测试处理值得商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商誉减值是会计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企业并购商誉初始确认中泡沫形成的原因及部分商誉法下存在的问题,梳理了部分商誉法下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原理,提出商誉“整体计算,部分计提”的方法,并结合案例梳理了存在少数股东的并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针对商誉会计处理未来准则制定的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巨额的商誉犹如达摩克斯之剑在资本市场中埋下了隐形的风险,对于其后续计量方式再次引起了各国学界和会计准则指定机构的热议。2020年3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ASB在《企业合并:披露、商誉与减值(讨论稿)》(简称“讨论稿”))中说明商誉减值测试法和系统摊销法均存在弊端,对商誉的性质(是否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消耗性资产)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