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对经济形式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正呈现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同时勾勒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农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既有常规信息化建设的相同特征,也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殊发展境遇。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线,以创新思路洞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以创新视角评估现阶段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滞碍所在,取长补短实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共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空间计量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多元驱动因素。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不断下降趋势,超变密度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外向度提升、产业结构是驱动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应建立健全差异化产业数字金融政策框架体系,拓展产业数字金融深度与广度,提高数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财政在产业数字金融中的引领作用,助力产业数字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正>数字经济是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增长引擎,理解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有助于创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让数据要素发挥出价值作用,真正赋能数字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深度分析数字经济的智能发展特征,为政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参考。数字经济的初步发展,展示出智能发展的鲜明特征。智能发展代表着智能生产力的方向,将数据密集和技术密集作为发展的主要源头和驱动,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式,创造出优质、巨量、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做大做好蛋糕,有利于共享发展趋势,有利于劳动者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持续推进数实融合中,可以不断催生出众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引领实体经济以及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动力源泉。用友通过一系列数智化实践,助力干行百业加速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数实融合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任务,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途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远程交互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如何把握历史新机遇,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代现代化以数字经济为驱动,推进了要素体系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及人类劳动过程的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形态的新挑战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的呼唤。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数字经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世界性难题、坚持独立自主探索数字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陈健 《经济问题》2023,(1):10-18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经济发展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征程走深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方案。但是如何实践好这两大重要方案呢?推动这两大方案的互促性发展成为重要举措。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新发展格局与数字经济具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动力、相互促动发展空间延展的可能和相互引领的优势等互促性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时,二者的互促性发展也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经济治理创新的实践要求、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现实需要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的实践必然。基于此,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数字经济互促的联动机制、筑牢新发展格局与数字经济互促的根基、明确新发展格局与数字经济互促的价值导向三个精准路径助力二者的互促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惠 《经济师》2023,(11):113-114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资源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力量,通过数字经济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构筑覆盖全产业链、全过程的农业新形态。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2022,(1):44-49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速创新迭代,各行各业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数字技术为基石的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增高.为了紧抓宝贵的时代机遇,党中央十分重视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性、互联性和倍增性等典型特征,通过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与创新组织的精准匹配,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促进产业变革调整与贸易转型提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网络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相互渗透、相互反馈及协同演化的进程。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深化数实融合、增强数字普惠共享及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具体需要促进数字创新的加速发展,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基石;营造数字网络的生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倍增;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魏光辉 《经济》2023,(9):40-41
<正>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工信领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主阵地,也是我国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主力军。在工信领域层面,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数据,分别是工业、电信和无线电数据。在工业数据方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驱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数据量急剧增加,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估并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分布具有较高一致性,均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与数字经济指数发展较为一致,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呈现东部地区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低的态势;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指数与经济发展效率指数的分布大致相反,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为一致,表明创新驱动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宏国 《数字经济》2021,(7):103-105
中国目前处于产业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信息化发展正处于不断深化的关键期,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部署,建设数字中国已按下快捷键.而数字城市建设是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只有数字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汹涌向前.  相似文献   

15.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等角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国的中、东、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消费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农村地区明显强于城镇地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应继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重点强化数据治理和风险监管,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环境;引导数字普惠金融绿色发展,促进中国居民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6.
唐杰  李珏 《经济导刊》2023,(12):39-45
<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就是硬道理,并极大深化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相对于高速度的数量型增长,高质量增长道路面临挑战和遇到困难会更大,既有观念认识和工作习惯的调整,又有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还有在干中学中不断内生成长成熟的过程。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打赢的仗。  相似文献   

17.
魏琪嘉 《经济》2023,(5):34-36
<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竞争、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坚持系统观念,突破难点堵点,把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转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而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基本承载,也是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2011—2020年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基于B-样条构建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呈非线性倒“U”型特征;数字经济在不同分位点上存在明显异质效应,说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同影响模式;非国有、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高分位点受数字经济的影响最大,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其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因此,一方面制造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新兴数字技术,提升内部协同化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应持续优化制度环境,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度释放数据要素潜能。  相似文献   

20.
于君  王洋 《数字经济》2023,(8):6-12
<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和未来全球社会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动能之一。认识理解和掌握运用数字经济的基本原理、基本逻辑和基本规律是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管理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时代要求,也是确保数字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