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2.
贫困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贫困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贫困的内涵、度量和类型,减贫战略及其演进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宏观上将减贫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微观上将瞄准机制直接瞄准穷人和进行制度扶贫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穗  高琴  赵小漫 《改革》2021,(10):57-71
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公平,2013年以来中国社会政策进入全方位推进并强调共建共享的新时代,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精准脱贫攻坚大力推进,社会政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2013年和2018年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社会福利在此期间逐步提高,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群体之间的社会福利差距依然存在;社会政策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缓解相对贫困,且社会福利收入的再分配是累进的,但社会政策在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上依然面临挑战.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应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优化社会政策,强化其再分配和减贫效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杨颖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60-63
文章通过分解FGT贫困指数,模拟出2002-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各自对反贫困的贡献率。实证结果发现,当前以发展促减贫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却拖累了发展带来的减贫成效,且对反贫困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通过改善收入再分配让贫困人群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和减贫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所考虑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新疆通过经济增长极大地降低了农村贫困,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由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下降和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减贫趋势变缓;2011年以后,随着援疆工作和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贫困人口有利的收入分配对减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增长出现了益贫性特征。纵观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减贫成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人力资本的明显改善和政府采取的反贫困行动;而其减贫趋势放缓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和农村收入分配的不断恶化。为此,本文认为新时期扶贫工作中,新疆应实施益贫式增长战略。从生产领域着手,在增加就业的同时通过增加穷人的资产基础以提高穷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政府在打造民生工程时应注重市场机制,以保持减贫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将全球贫困治理纳入重要议题中以来,全球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显得更为紧迫。从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来看,“相互借鉴、协同合作”成为推进区域间合作减贫以及全球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自实施以来,便为我国和巴基斯坦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作为区域合作减贫的缩影,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的参考和路径,也推动了全球贫困治理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老挝的贫困问题不仅是其本国要务,而且与中国"走出去"跨国合作和减贫项目及其影响相关。老挝的贫困既有深刻的经济原因,更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呈现出"贫困主体以农村为主,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区域性贫困明显,北部贫困率较高,同一区域内阶层性结构性贫困明显"的特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面向老挝减贫政策对接,必须重视选择对减贫贡献率高、影响深远的跨国农业项目,发挥参与主体和宣传媒介的积极作用,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尊重对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深化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沟通,达成可持续性互惠。  相似文献   

9.
农村多维贫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6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A-F 测度方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分解,着重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农户家庭住房、生活燃料、受教育年限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财产性收入、受教育年限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大,在农户脱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农户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显著,而且在高维贫困上的减贫效应更大,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级特征等也都对多维贫困产生影响。因此,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贯彻落实“互联网+”扶贫政策,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农户的“能力贫困”问题,有助于实现贫困户脱贫及脱贫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于珂 《世界经济情况》2007,(5):53-56,33
世界经济发展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发展试图让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受益,但是穷人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变迁,贫困的定义和测定在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从最初的重视收入与消费,到如今对脆弱性和发言权的关怀。相应地,随着贫困思想的演变,减贫战略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于指导中国当前的减贫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bhijit V.Banerjee和Esther Duflo最近出版的《穷人经济学:关于对抗全球贫困的激进再思考》一书。该书以上百个公共项目和政策的影响评估为基础,在减贫和发展哲学、穷人的行为特征和所处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以及与发展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治理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均做出独到的分析,就怎样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提出富有洞察力的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可以从该书中就如何增强减贫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诸多启迪。同时,阅读该书对了解发展经济学前沿课题,掌握国际减贫发展的动向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及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青海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分化,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显现。城市贫困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宏观收入分配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国家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收入分配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分配流程进行控制,调节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和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和格局,以实现预期的政治和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问题历来受到经济学界关注,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收入分配问题会表现出不同的要求与特点。不同的政策目标对应着不同的政策手段,政策效果如何与实施政策战略密切相关。针对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收敛的战略性政策讨论,分析其变动的基本趋势、结构表现以及导致收入差距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原则,提出在经济面临“无就业增长”矛盾的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调控政策动态相互影响中会异化的政策效果,应该从作用机理和作用的条件等方面,做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曲顺兰  许可 《山东经济》2011,(6):105-109
居民收入分配是指一国国内各收入阶层之间个人收入的分配状况。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社会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转轨的关键时期,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证明了税收对于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意义。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居民收入分配与税收政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梳理,对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和差异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Kakwani等人提出的测度方法--减贫经济增长率,定量分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于城乡贫困的影响.结论显示,经济增长对高阶贫困指数的影响大于低阶贫困指数,表明反贫困成本(转移支付金额)相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对经济增长更加敏感.同时,减贫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要明显高于实际收入增长率,这意味着贫困人口更易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因此,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改善收入分配、加强社会保障等有利于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7.
赵心慧 《开放导报》2023,(5):105-112
数字经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支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数字经济减贫的内在逻辑在于:生产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力,分配环节以数字化转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流通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流通效率,消费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扩大消费需求。此外,数字经济减贫的影响效应为:以提供平台、创新发展、降低成本等自身功能直接降低贫困发生率(直接效应);通过消除信贷约束、降低信息约束、促进就业创业等方式间接减贫(间接效应);以高流动、强渗透、空间溢出等外部性特征促使区域间消除绝对贫困(溢出效应)。为了应对数字经济减贫在一些地方面临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存在差距等挑战,应优化升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农村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提升农村地区民众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有效推动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8.
金砖国家峰会的经济议题、各方立场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金砖国家峰会的由来及演变过程。其次,深入分析了金砖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碳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减贫与发展援助等主要经济议题上的利益和立场。文章最后指出,既要着眼于长远,将金砖国家机制打造成为保障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资源与缓冲屏障,又应立足于现实,以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为基础,实行菜单式合作,循序推进,不断累积互信,化解矛盾和分歧,提升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江平 《特区经济》2010,(12):216-217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地影响,关乎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本文从收入分配的国家、居民、企业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和区域差距四个方面考察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扶贫减贫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得到了一些国家的高度评价。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减贫经验,对我国贫困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