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州市自2018年起开始探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由点及面、分层分类逐步深化披露试点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既是金融机构识别、评估、管理气候和环境风险的基础,也是激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湖州市自2018年起开始探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由点及面、分层分类逐步深化披露试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序推进自身运营和投融资业务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湖州市辖内36家银行机构全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湖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地市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22年,湖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现已启动。  相似文献   

2.
<正>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并向公众展示其服务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情况环境信息披露是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企业识别、评估、管理环境和气候风险的重要环节,也是外部审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还有利于向公众展示其服务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社会责任,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并评估其商业价值和投资前景,对提高机构声誉和市场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市场各方努力规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提升披露质量,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好代表性的披露框架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概述近年来,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发展很快。据统计,2020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前100强企业中,金融机构以独立报告形式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为78%,而2017年该比例为71%;在欧洲银行中,2020年约有50%披露气候风险,2021年该比例提高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强化金融机构环境气候风险分析与管理能力,提升资金在绿色低碳经济中的配置效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框架与信息管理流程以TCFD发布的环境信息披露建议为主流。本文总结了TCFD建议的一致性披露现状,对TCFD框架中的四要素和11项建议与我国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对气候相关信息透明度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改进环境信息披露、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性信息,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是防范“洗绿”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关键举措。随着中国在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研究加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阐述了国内外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和国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2021年度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整理,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金融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应用、披露内容及披露质量,并结合当前形势从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建设、环境信息与财务信息的衔接、信息披露监督、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国际合作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在各个层面积极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步与国际接轨可持续信息披露是有效解决绿色金融供需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连贯、可靠、可比较、明晰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是检验披露主体绿色发展成效的有效手段,是投资者评估投资标的环境和气候方面潜在风险、践行绿色投资的重要基础,是披露主体获得绿色投资的最优选择。稳步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有助于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世界绿色金融与ESG的投资高速发展、政府监管建立机制加强监督、金融机构行业内对气候变化共识意识日益加强等原因驱使下,金融机构的环保信息披露工作快速推进、稳步发展。而在业内,金融机构的环保信息披露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态势。从实际状况分析,当前的金融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仍面临意识欠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正是基于此原因,从提升信息披露重要性、明确披露时间表和路线图等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趋势背景下,国内外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迅速发展,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作为衡量和判断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政策推动和指导下,国内各地积极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广东省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实践为例,运用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银行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大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还较为有限,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组织机构建设、信息披露相关科技储备、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的技术水平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通过现状梳理和问题分析表明,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需要从规划制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雷曜 《中国金融》2022,(9):46-47
<正>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进展显著。信息披露标准不断完善;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基础上,有更多地区开展信息披露;制定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标准并组织开展碳核算。但是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仍面临挑战。例如,信息披露激励不足,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披露所需的方法和数据待完善。下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提高信息披露能力,建议从“标准引领、精心组织,循序渐进、先内后外,科技支撑、多方参与”几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强制性、全面、定量的环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干预;信息的不透明,信息公开性差;有关法规不健全;对金融机构的事前监管不够,没有形成对金融机构风险的预警系统;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协调不配合;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中存在缺陷.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使以行政单位为基础成为以法人单位为基础的系统监管;建立多元监管机制;促进内控体系建设;建立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其一,信息披露渠道狭窄。目前,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风险管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主要以法人为单位,统一由总行进行披露,各分支机构对外发布的信息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披露。其二,信息披露内容片面。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仅停留在展现自身良好形象方面上,如存款突破多少亿元、开办了哪些新的金融业务等。而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呆坏账准备金等实质问题,由于权限限制等原因均很少披露,导致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公众只能是“雾里看花”。又因为近年来一些…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和金融同业业务逐步规范的形势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渠道都发生明显变化,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都提出了更高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资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流动性风险具有其特殊性,管理难度大.本文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三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特征及应对能力,并从监管角度和经营角度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分类管理和防范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和金融同业业务逐步规范的形势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成本及资金运用渠道都发生明显变化,无论是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都提出了更高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资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流动性风险具有其特殊性,管理难度往往更大。本文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基于流动性指标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三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特征及应对能力,并从监管角度和经营角度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分类管理和防范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淼  寇楠 《时代金融》2014,(7Z):265-266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和金融同业业务逐步规范的形势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成本及资金运用渠道都发生明显变化,无论是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都提出了更高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资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流动性风险具有其特殊性,管理难度往往更大。本文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基于流动性指标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三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特征及应对能力,并从监管角度和经营角度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分类管理和防范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晓青 《新金融》2022,(6):44-49
气候风险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与挑战。各国央行、监管机构和银行同业正在从监管、风险治理、风险评估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积极推进气候风险管理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应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气候风险治理机制,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方法,完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气候风险管理合作交流,有效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与环境风险的日益显现,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与环境风险也在日益提升。在我国,特别是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后,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将显著提升。因此,金融机构亟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其中,对气候与环境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国际国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框架、发展进程及实践成果,指出国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发展存在环境信息披露标准规范及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自愿参与度低、环境信息披露主体少且质量较低、环境信息披露多为定性而非定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碳中和目标下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环境信息披露本土化、强化工具研发并统一披露规则及指标、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实施数据质量核查以强化激励约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助力资本市场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绿色领域。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的发展情况,以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特点,实证研究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仍在探索阶段。文章试以经济法学为视角,梳理分析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实践现状,论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究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在借鉴各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顶层设计、细化权利义务、建立统一的披露框架和标准、完善监督机制等方式,构建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