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陈玲俐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40-49
针对黄金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选用最近4年的日内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上证综合指数及黄金期货收益率的冲击响应及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与黄金期货之间存在短期的交叉影响,短期内上证综合指数对黄金期货有预测效应,从长期看两者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 在证券市场上,有价证券的波动性特征是广大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关于投资风险和收益的研究一直是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经过近二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理论界对于有价证券波动的可预测性基本上达成了一致(Bollerslev et al., 1992),而争议的焦点在于预测模型的不同选取上。…… 相似文献
6.
"规模效应"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异象,对于其是否仍然存在,诸多学者说法不一。本文以我国上证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从长期与短期两方面对"规模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表明,2009年下半年,即短期内,"规模效应"显著存在;而于2005-2009年的长期时段中,仅2007、2008两年表现出"规模效应"。由此得出,我国上证A股市场存在不稳定的"规模效应",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上海交易所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的A股股票的月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证明,在我国基本实现全流通的情况下,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基本成立,风险因素和规模因素都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但是价值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解释较差,在对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时需要做出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2—2010年中国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股市存在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而且规模效应不具有显著性、账面市值比效应具有显著性。本文认为风险溢价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综合作用是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轮金融危机后,美国沃克尔法则的提出引发了金融界强烈的争议,对银行综合经营问题的探讨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本文采用美国资产10亿美元以上的约70家一级银行控股公司2000年到2009年的季度财务数据,对综合经营实际财务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银行综合经营对于银行控股公司资本利润率的增长的确存在正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能被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的负面影响抵销。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和借鉴前人理论,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采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一样,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这种财富效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ttaches itself to mainstream schooling, aiming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thus it is also called "shadow education" . Since som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re still a mystery to the public, the present paper is in an effort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supplcmentarytutoring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by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对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季报公布前后股票收益率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基于FFJR在1969年的文献中所提及的事件研究方法。发现每天的异常收益率在事件窗口中表现比较平稳,而每天累积的异常收益则具有明显的趋势,投资者在季报公布前后能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文章在最后指出一国应加强资本市场独立性的建设,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超前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2010-2012年深交所数据为样本,基于公司因素的角度对我国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分析师所提供的盈余预测偏于乐观,盈余波动性越大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好,则预测准确度越高;而公司规模越大、盈余管理动机越强以及盈余可预测性越差,则伴随着较低的预测准确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提高我国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规范分析师行业提供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六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回报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和菲律宾,名义股票回报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其它四个国家,并未发现同样的关系存在。这表明股票作为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可能仅在个别国家里成立。此外,本文还对真实回报率和通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普遍表明当期通胀率和单期滞后通胀率对真实股票回报率有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机构贷款长期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金融机构贷款长期化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商业银行改革进程都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信贷长期化的重要原因。信贷长期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结构影响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长期贷款偏好、主动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为避免中长期贷款的过快扩张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