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虽然从低水平起步,但筹资水平和待遇标准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标准仍处在较低水平,离一项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尚有差距。本文以西南某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为样本,通过精算的方式分析该省未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试图回答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水平应该达到的合理替代率水平、财政对既定养老金水平的支撑能力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3年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至月人均1700元左右。谢旭人在此间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明年将在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基础上,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仅指对纳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进行统筹,强调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账管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应处理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关系,注意债务风险,并在巩固省级统筹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4.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养老保险的"减震器"和"安全网",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健康运行是确保"防震"与"安全"的关键环节。目前,个人账户运行及管理情况倍受关注,个人账户管理纰漏与不良运行关系到参保人员切身利益,并将会形成养老金体制最大的隐患,最终将成为社会、政府难以承受之重。为此,必须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和运行监控上进行全方位改进。  相似文献   

5.
养老金统筹层次提高中的计发基数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金统筹层次低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济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距,统筹层次提高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地区间的财富转移。这在地方统筹,财政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将会引起资金转出地区的不满,影响统筹层次提高的进程。研究并选择适合养老金统筹层次提高的计发基数将对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破除养老金双轨制,深化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本研究针对养老金改革方案的关键即是否设立中人,对浙江省未来35年"设立中人"和"不设立中人"情况下的养老金待遇支出、缴费收入以及财政投入进行了预测仿真,最后得出结论:浙江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财政压力并不算特别大,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在浙江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三种并轨方案的财政负担比较来看,无论财政累计负担还是当年财政支出,"设立中人,不给予改革性补偿"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破除养老金双轨制,深化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本研究针对养老金改革方案的关键即是否设立中人,对浙江省未来35年"设立中人"和"不设立中人"情况下的养老金待遇支出、缴费收入以及财政投入进行了预测仿真,最后得出结论:浙江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财政压力并不算特别大,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在浙江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三种并轨方案的财政负担比较来看,无论财政累计负担还是当年财政支出,"设立中人,不给予改革性补偿"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我国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碎片化试点"等特征。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和实现步骤主要包括:将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模式改革为"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固定工作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的整合力度,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作;在此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国民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国际上有很多国家都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既有路径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运行与管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难点、痛点问题,亟须破解。瑞典于1999年实施了养老金名义账户制改革,并且建立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瑞典养老金制度实现了代际平衡和财务稳定,确保了制度有效良性运行。本文全面梳理了瑞典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制的实践历程,深刻分析其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实施路径,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和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英、美、日、中国香港4家央行养老保险制度概况(一)英格兰银行养老保险制度1.英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英国是最早实行养老金制度的国家之一,制度设计没有群体划分,具有普遍性和统一l生。据英国政府于2013年1月14日发布的养老金改革方案显示,新的养老金制度将于2017年4月开始实施,届时将取消国家养老金的分类,合并为一种金额统一的政府养老金。  相似文献   

11.
方国斌 《保险研究》2011,(10):55-60
截止2010年底,我国先后成立了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等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本文以这5家养老保险公司2010年披露的年报信息为基础,通过盈利模式的构建、相关财务信息的分析,提出5种可能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2.
周小川 《金融研究》2020,475(1):1-8
本文从四个方面思考中国养老金改革问题。一是指出养老金改革是一个多维复杂的系统。宏观角度涉及养老金缺口问题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微观角度与生产率密切相关。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严重,但养老金储备属于全球较低水平。从增强养老保障可持续性看,可能有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储蓄、减少替代率、增加预筹资金并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等四种办法。二是提出中国养老金改革的总体框架。本文建议建立一个较为综合的衡量目标,比如G30采用的"终身财务安全度量(Lifetime Financial Security,简称LFS)"的方法,跨部门比较政策效果,讨论维持在同一框架内,避免各说各话。本文还提出,中国养老金制度从DB型转向DC型,可以采取历史还原法和名义账户的办法,解决养老金改革转轨中的代际公平问题,以及城乡差别、所有制差别问题。三是提出"N对1"养老金发放模式与30余个养老金管理机构数量等养老金经营管理设想,并指出养老金投资回报与风险偏好须匹配,结合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考虑养老金全球化投资。四是从住房、民粹主义等非金融领域,延伸思考养老金改革的复杂性。最后,本文总结指出,中国养老金改革是一项考验经济学功底和智慧的重大课题,应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讨论、测算、论证,高度重视养老金改革对相关各方的激励作用,做出大胆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过渡时期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整合的必经阶段,转续经验借鉴非常重要。本文从国内外转续典型入手,分别介绍了美国公务员养老保险转续、欧盟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续案例和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续、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续制度,认为在权威法律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组织,明确转续基金比例和养老地判别标准,提高转续技术手段,构建转续平台,能够更好地完成转续目标,为全国养老保险的整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起拉丁美洲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将养老保险由国家公共管理改革为私有化运营或多种模式并存的方式。拉丁美洲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背景、社会条件和经济实力与中国类似,可以作为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参照样板;其多样化的改革方式及复杂的改革背景可以作为实践案例对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提供参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养老保险改革和新模式创立提供借鉴。本文从国际化的视角选取拉美国家进行案例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其各自改革的手段和效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借鉴;尤其针对在加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长期二元社会突显的大批城乡移民养老保险问题,根据拉美私营化改革结果,借鉴吸收其经验教训,创新性提出中国城乡移民养老保险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险"碎片化"的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的碎片化,衍生出养老保险待遇不公平、制度运行不经济、基金收支不可持续以及转移接续困难等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养老保险制度渐进式发展的道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格局,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群体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养老保险碎片化的成因.我国应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整合,推进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农保运作机制及改进方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自给自足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与运作状况,从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其他服务供应商等角度,分析研究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的社会保障预算主要涉及老年保障制度、就业保险制度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等3项制度,其中,老年保障制度与就业保险制度采用政府公共预算,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则独立编制专项基金预算。由这两方面着手,文章对加拿大社会保障预算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并发现对中国有如下启示:政府应建立社会养老金制度,并将其支出纳入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应进行严格精算,以保证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政府应大力促进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进而实现专项基金预算下的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仍处于较大的风险中:制度模式未实现成功转型、覆盖范围过于狭窄、统筹层次明显偏低、财政投入不足和政府间责任划分不清、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国外养老制度改革注重了制度的可及性、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基金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我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调整制度基本架构,建立针对非工薪人员的普惠式的国民基础年金(最低养老金)制度和针对工薪劳动者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确保全体国民享有养老保障;通过发行认可债券使养老金隐性负债显性化,并通过国家财政、国企分红、划拔国有资产、特别税收等方式逐年偿还;同时,自上而下一步到位实行全国统筹,解决养老金入不敷出、不易监管和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与接续等诸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养老金公平分配既是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也是再分配调节能力的基础.只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养老金自市级统筹提升到省级统筹层次带来的收入分配变动,才能更好检验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所带来的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实现全国统筹铺平道路.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据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统筹层次提升对养老金给付影响及基础养老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省级统筹的实施对养老金给付水平的调整不存在影响;省级统筹的实施对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给付存在影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缩小地区间的新增退休人员初次分配差异;对于新增退休人员来说,实际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要小于名义上的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但当前的省级统筹层次提升分配方案损害了高收入地区高物价水平地区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福利,未能真正体现出保证劳动者在职贡献与养老金福利给付的相对公平.因此,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物价水平差异,确保高收入地区养老金合理的流向低收入地区,保证基础养老金分配的公平与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国统筹的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20.
We examine whether the compensation incentives of top management affect the extent of risk shifting versus risk management behavior in pension plans. We find that risk shifting through pension underfunding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rough pension asset allocation to risky securities) is stronger with compensation structures that create high wealth-risk sensitivity (vega) and weaker with high wealth-price sensitivity (delta). These findings are stronger for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 (CFOs) than fo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CEOs), suggesting that pension policy falls within the CFO’s domain. Risk shifting through pension underfunding is also lower when the CFO’s personal stake in the pension plan is larger. Overall,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op managers’ compensation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driver of corporate pension policy. They also highlight firms within which the moral hazard concerns fueled by 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 insurance are most relev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