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凌云 《新财富》2009,(11):18-21
土地流转的实行,不仅带动越来越多外部资本进人中国农村,更将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改变中国60年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非常大,而且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偏少,难以实施大面积的现代机械化作业,导致农民群体的收入极低,甚至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同时,因为当前城镇化的推进,诸多农业用地被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推动农业劳动力往城市加以转移。这部分转移劳动力所留土地是实施土地流转的重要基础。农村劳动力及其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并解读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分析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对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及城乡发展等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政府要从政策方面入手,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就业制度、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维权保障,以促进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4.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进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入手,以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为背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论述了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1978-2007年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及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推动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城市工资。同时对城镇化质量建设投入更大力度,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主要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市的门槛过高和农村的比较收益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且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和回流性等特征,从根本上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的只是就业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身份转换意义上的彻底转移,即由农民转为城市市民。真正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转移难题的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各项制度的深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及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技术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商》2015,(38)
宅基地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与经济发展的独特产物。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宅基地闲置已经成为限制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处理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做好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好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问题,不但能够使农村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对于土地的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显示,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异明显,特别是西部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中东部,不仅造成西部土地荒置,还引发了城市就业压力和失业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西部产业调整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尽快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定价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后,更多的农村土地闲置下来.同时,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土地规模化运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对于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特别是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利益、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互动性关系,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应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大量的劳动力依附于有限的土地上,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国内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结合对重庆21个村(社区)的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经验,提出应当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就业引导等方面来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1)
随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的流出,被留下的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流转,但过快的劳动力转移又会带来土地撂荒、生产效率下降的后果。土地流转同样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可见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保证农业生产和推进城市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玉民 《商》2014,(20):195+180-195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脚步正在加快,随着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末,由农村转移至城镇的农民已达到3.9亿人,照此速度推算,未来十年内将有1.82亿新增农村人口将转移至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对于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和乡村都做到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不过针对现在的状况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没有受到过很多教育,学历都比较低,又受到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等,使得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面前农村在转移劳动力方面失衡,在输出数量上不得及时满足城乡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贵清 《商业时代》2015,(11):37-40
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条件,但农村富余劳动力依然很多,农村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没有解除,农村土地实现自由流转存在各种阻碍和问题。实际上问题的产生总离不开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因此,本文深入探讨土地流转中各类主体的利益以及利益之间的关系,分析土地流转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提高土地流转进度、完善土地流转体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仍将大幅上升,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城市化进程政策扶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农业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大力推进乡镇配套改革,为农民减负;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市场农业;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为深化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以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3)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兴趣。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及梳理总结,以进一步获得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顺  许辉 《商业研究》2005,(3):173-174
投资收益率是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要提高农村投资收益率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基层政府职能 ,精简人员 ;进行财税制度改革 ,减轻三农负担 ;实现农业产业化 ;政府出资加强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