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总结国内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结合对重庆21个村(社区)的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经验,提出应当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就业引导等方面来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商》2015,(21)
随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的流出,被留下的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流转,但过快的劳动力转移又会带来土地撂荒、生产效率下降的后果。土地流转同样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可见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保证农业生产和推进城市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非常大,而且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偏少,难以实施大面积的现代机械化作业,导致农民群体的收入极低,甚至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同时,因为当前城镇化的推进,诸多农业用地被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推动农业劳动力往城市加以转移。这部分转移劳动力所留土地是实施土地流转的重要基础。农村劳动力及其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并解读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凌云 《新财富》2009,(11):18-21
土地流转的实行,不仅带动越来越多外部资本进人中国农村,更将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改变中国60年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金孝奇 《现代商业》2007,(30):231-231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业已成为共识。以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显得切实可行。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乡村旅游的桥梁;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建设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保障体系是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进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入手,以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为背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论述了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城镇化率等为变量,利用广东省199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证实,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纯收入、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值是影响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小娟 《商》2014,(2):206-206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货币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近些年沿海区域的“民工荒”现象暴露出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这种趋势的延续可能会阻碍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通过对南疆四地州十一县市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进行问卷调查,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就业特征三个维度,利用Logit模型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汉语能力、务工收入和务工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显著性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受迁移地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的影响,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全国29个省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经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分析了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和非农收入成本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度.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生产总值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镇失业率分别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价格成本和就业风险成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转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二是降低非农收入的成本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倾向可分为区域内转移倾向和区域外转移倾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倾向不仅受到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周边强集聚中心个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呼兰区是哈尔滨市农业大区,其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发展模式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种养大户带动型和园区示范带动型.农村土地流转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业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了农业市场化水平.为加快土地流转,应加强宣传,坚持政策,完善机制,培育市场并给予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5.
张灿  石惠春  吕霞霞 《商》2015,(1):86
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归纳、总结,结合对保定市农村土地的流转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找出保定市目前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现实性制约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保定市"城乡统筹"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西南部的四川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也带来了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如何使这些土地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成为了四川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合理的转变农村劳动力流失后闲置土地的流转方式,这就需要政府、农民、社会、科研机构一起努力共同实现农村闲置土地的合理流转,最终实现四川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2年度的8个代表性指标,对现实农村人口迁移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载体和生活成本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两大原因;农业发展对人口转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吸纳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因此,一个有序的、分层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应重点关注产业、区位与文化教育梯度。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受迁移地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的影响,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全国29个省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经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分析了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和非农收入成本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度。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生产总值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镇失业率分别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价格成本和就业风险成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转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二是降低非农收入的成本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本文在西方的劳动迁移理论、国内现阶段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指导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建立了一个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标地区较好机会所产生的拉力大于流出地区较差机会所产生的推力时,人们容易被吸引到预期工资报酬较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