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对我区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关系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响应,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惯性"特征;消费、投资对GDP的冲击是正向的,居民储蓄对GDP的冲击是反向的。方差分析显示消费对内蒙古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建设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城乡融合"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各方面间差距。然而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遭遇着户籍、住房方面的障碍。据统计2016年中国农民工的数量约为2.7亿,他们参与了城市的工业化,确极难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而随着城乡之间差距和矛盾的存在,且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转移,进一步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需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因此本文将对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户籍和住房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模型,考察不同市民化方式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需求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消费需求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这种消费需求分化作用,随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水平的增加呈显著“U形”关系,51~65岁年龄段受影响更大,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相较主动市民化,被动市民化群体面临更大的社会融入难度和就业不确定性,难以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鉴于此,应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就业服务和保障,以提升消费活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VAR的我国产业间价格传导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价格传导机制是价格机制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载体。我国顺向价格传导机制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向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传导环节出现阻滞,而逆向价格传导机制则比较顺畅。这表明我国当前基本不存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条件,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却比较顺畅。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要劳动者。但当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比较缓慢,农民工成为“经济上被接纳、社会上被排斥”城市的“边缘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制度性的障碍,还有能力不足等因素,这些都应该加以解决,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分析有关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货币供应间的数量关系,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2004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和贸易差额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之间的协同关系。通过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稳定的条件下,进出口差额形成的贸易顺差容易造成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物价的上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究其制度根源,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障碍。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进城退农的二重性,存在复杂的进退逻辑。在共性方面,进退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规模性;在个性方面,进退不仅矛盾各异,而且进快退慢、进易退难、进急退缓、进集中而退分散、进退主体意愿多元;在相互关系方面,进是退的前提和保障,退是进的深化和结束。依据农民工市民化进退逻辑,其进入机制应该是一种针对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其退出机制应该是一种针对农民工的诱致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10.
依据采用1979~2010年中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与GDP的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影响较大,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相对比较小。(2)农产品价格与第一产业之间的价格双向传递不明显,而第二产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逆向传递比较显著。(3)脉冲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冲击的反应都很灵敏,但是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的微观基础出发,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的消费低迷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预防性储蓄倾向强烈是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了保险促进消费的作用机制,考察了中国保险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贡献度,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保险影响消费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发现保险对消费的长期促进作用大于短期的抑制作用,它保障了个人及家庭长期消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效应,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对消费券看法的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消费券的使用效应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作用有限,从长期看,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政府投资是短期内扩大内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81—2006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海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超敏感度进行了变参数分析。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消费超敏感度远高于农村居民。1990年代后期,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对同期收入的超敏感系数都有上升趋势,政府采用短期财政政策会有较大效果;城镇居民的利率弹性为正,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农村居民的情况恰好相反,其利率弹性为负,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目前利率水平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消费税实施后汽车价格变动的分析发现:大排量汽车价格和小排量汽车价格随着消费税率的变动发生了相应调整,但由于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新消费税对汽车消费和生产的引导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相关部门应考虑在技术改进、燃油税征收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6.
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借鉴简单的Ramsey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炫耀性消费能加速经济增长,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户籍制度对农村居民控制的放松,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现象.农民工现象对我国的现金流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省,农民工现象对现金流通的影响尤为突出.大量的农民工收入被以现金的方式带入河南省,从而对河南省由一个现金投放地区转变为现金回笼地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银行及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比如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结算条件等,减少因此引起的现金投放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春节期间,湖北省武汉市爆发的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正在对中国经济和消费带来负向冲击。从逻辑上看,除了直接限制消费外,疫情还会通过收入效应、财富效应、实际购买力效应对消费形成不利影响。从历史上看,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对经济和消费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此次疫情影响更大,持续期存在不确定性。稳定消费的关键是稳定居民收入,要稳定居民收入就需要稳定非农产业就业。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conversion of an income tax to a consumption tax can increase aggregate saving even if each household maintains a constant propensity to save. The reason is heterogeneity: the variation in the propensity to save among households. How much of an increase in saving is an empirical question. Using the best available (but not wholly adequate) U.S. data, we estimate that the increase may be as much as 10% of saving. New data stratified by age would be necessary to obtain a more reliable estimate.  相似文献   

20.
龙少波  陈璋  胡国良 《金融研究》2016,432(6):52-66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并确定货币政策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两条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直接路径,也存在房价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间接路径。而且,这两种路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时变特征。但是,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直接效应不存在,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影响消费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