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仅向外部传递了负向信号,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的价值预测、有效监督和并购整合,这是否会对收购方的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值得探究。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法衡量并购绩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并购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并购绩效的潜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当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会降低并购绩效,而且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并购绩效越差。  相似文献   

4.
叶政 《会计师》2015,(5):3-5
创业板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独特性。本文从大股东控制、公司成长性、公司自身的结构性特征等三方面研究创业板公司股利分配水平的公司内部决定因素,得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盈利能力、资金充足率、公司成长性等因素显著相关,而与公司股权集中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成长性是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85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成长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的建立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真实的成长状况有所揭示。作者通过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从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财务指标配合非财务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状况。  相似文献   

7.
王喜 《海南金融》2012,(12):35-39
成长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之一。利用2009—2011年6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季报数据分析了成长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成长性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正相关,成长性强、银行信贷支持多的上市公司提供或获取的商业信用也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理论假设,选取2009年至2010年创业板中的58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实证数据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差异较大。本文认为,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偿债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成长性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最大,营运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较复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抵押价值与融资结构无显著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影响融资结构的首要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最为稳定也最大,其次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影响因素,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主并公司在不同融资约束情况下对并购规模的选择情况,进而对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融资约束的主并公司会选择相对较小的并购规模,且其绩效也相对较差.但并购规模对并购绩效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该研究对上市公司并购时融资方案的选择,以及并购规模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Tso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结果发现:现金流是影响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创新能力是影响非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内涵式的增长方式,并购是企业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这两种战略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如果并购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则会对并购后的R&D投资形成"财务侵占",从而对研发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主并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会更加显著;按企业特征划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研究结果为基于边界条件的并购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证证据,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相关战略变更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支晓强  戴璐 《会计研究》2012,(4):79-86,95
本文关注了以战略联盟为背景的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理论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管理会计领域在该方面较为薄弱,需要吸收战略联盟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理论融合,以取长补短,进而拓展组织间业绩评价的研究空间。基于定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系统性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并将这一维度容纳至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探讨组织间合作与企业内业绩维度的关系,实现对平衡计分卡的改进以及企业内、外部业绩评价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中,中小投资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分析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构建由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方程以及Matlab仿真分析,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博弈中任何一方的策略选择都会影响其余两方的策略选择,同时也会受到另外两方策略选择的影响;(2)在一定条件,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存在三个演化稳定策略;(3)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程度对演化博弈参与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策略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4)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侵害行为收取的罚金水平对上市公司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共有355家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打造了一个良好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以"三高"现象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创业板市场IPO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以促进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1~20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4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下,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多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促进公司财务业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直接促进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高公司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37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经营业绩的分类研究和综合考评。首先进行因子分析,从12个指标中提取出反映四方面能力的四个公共因子;然后对样本公司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利用SPSS分析软件聚合成为5类,分析各类公司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找到其优势因子和劣势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的角度分别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沪深A股食品饮料行业97家上市公司2013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食品饮料行业内部控制的主成分因子,并将其与企业价值衡量指标每股收益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得出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与公司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提出建立完善的食品饮料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通过兼并或战略联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股权集中度;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适当水平三点建议,来加强食品饮料行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的大幅膨胀,传媒企业竞相上市,中国传媒行业掀起一波融资热潮。以我国的传媒行业2007~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传媒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传媒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模型中加入的控制变量中股权集中度、公司成长性、资产流动性以及股权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张玉洁 《征信》2020,38(3):82-87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就初创公司上市后是否吸收风险投资、吸收风险投资的比例以及是否存在风险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上市后风险投资参与仍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风险投资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联合投资也对此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