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安徽省明光市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明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保留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展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担保模式的探索,有效地盘活了农户手中的土地资产,缓解了农户融资抵押不足问题,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但在当前法律层面而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融资担保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及流转方式的法律解析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就是农村土地的流转,通过流转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而实现规模化、集中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钱仁汉  解红  侯瑞 《金融纵横》2014,(10):43-4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土地流转面临着资金来源、信息、风险等各方面的影响,迫切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来实现.本文以山西实践为研究样本分析当前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探求土地流转的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是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重要力量。为了解金融支持榆林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笔者通过详实调查研究从多角度提出可行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应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长期分散经营已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必然趋势,融资难是实现这一过程的"瓶颈"。本文就如何在我国土地是农民最大资产的情况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使农民的所需资金从银行贷款解决,有效缓解"三农"的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李东卫 《浙江金融》2013,(2):24-27,69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强调,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土地流转作为农民实现土地权益的重要形式,作为农民的法定权利也再一次得到了中央关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一些金融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受到阻碍。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及实践情况,分析了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是现时代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深入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情境差异以及农民视角的流转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湖南两省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所在区域特征将影响其流转意愿及利益考虑,不同情境下的农民利益诉求是科学制定农地改革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构成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农民角度的流转绩效评价应同时考虑流入与流出双方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村的重要资产,可以产生物权性经营收益、债权性流转收益和财政补贴性收益。但现行法律制度阻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的融资渠道,造成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担保融资模式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制度创新,既能够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功能,又能拓宽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实践中出现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这一融资模式的具体体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许方 《济南金融》2014,(1):61-66
我国细碎化的耕地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探索农地集中新模式。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从减贫效应方面对六种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土地流出的带动作用和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劳动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农地流转的稳定程度对非农业就业有较大影响,流转时间越长、流入方经营越稳定,非农就业受农业的影响越小;贫困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而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农户间自发流转。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模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发展农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地票交易、农地承包权证券化等多样化农地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5.
路晓蒙  吴雨 《金融研究》2021,491(5):40-58
农村土地流转是放活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农户面临的融资问题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微观数据,本文从转入土地的视角对农户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户的农业信贷约束较为严重、信贷缺口较大。同时,转入土地这一行为对农户信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转入土地这一行为显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信贷需求,但对非农信贷需求没有显著影响;(2)虽然相比未转入土地农户,转入土地的农户参与农业信贷的比例较高,但其面临的信贷约束更加严重;(3)转入土地农户的信贷金额满足度较低,信贷金额缺口也较大。进一步从土地规模来看,转入土地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信贷需求更大,信贷约束与金额不满足度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入土地这一行为会导致农户面临更大的信贷约束问题,应持续加大对转入土地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桎梏。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离开土地,走向富裕,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榆树市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近年来,榆树市土地流转力度加大,规模经营呈快速发展态势,各种合作模式相继出现,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人民银行榆树市支行调查显示:榆树市土地规模经营涉及农、牧、副、渔等多个领域,普遍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政策执行、资金投入和抵抗风险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广西历年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情况,运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扩大广西金融发展规模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短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长期反而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广西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和推动做大金融规模的同时,要调整金融支农结构,不仅要加大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需要金融服务的农户,真正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村,随着国有金融机构的不断撤出,农民贷款难的状况不断加剧,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制的缺位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和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实成为完全的物权,并理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关系,使农民能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