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毅  罗剑朝 《财贸研究》2022,(11):27-38
基于2019年我国西部6省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域的1673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构建“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农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农地确权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由于农户存在离农未离地的兼业化生产状态,其对农业收入促进作用高于非农业收入;第二,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在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异质性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同时选择子样本和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农地流转和农户兼业变量的中介传导作用依然存在;第三,中介效应作用发挥方面,横向上农户兼业中介效应高于农地流转,纵向上总收入中介效应高于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因此,西部样本地区在继续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收尾工作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在培育健康的农地流转市场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等方面进行配套措施改革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异质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阎枭元  位望 《消费导刊》2009,(13):55-55
本文创作的目的在于揭示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合理对土地流转的阻碍,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为农村土地流转的畅通从而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分析三权分置政策下农户的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的影响并给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对农地三权分置的产权认知正确性和安全性的增强,农户认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对农户的生产有利,均对农地转入户的转入行为具有正向性影响;(2)农户产权认知对农地转入户的影响大于对转出户;(3)农户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行为有影响。研究结论:应加强农地产权方面的知识宣传,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大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农户的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我国农地流转态势既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同时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作为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的重要手段,对农户家庭收入亦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代际差异角度出发,结合logit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均有显著增收效应,不同代际农户家庭总收入增长路径有所差异。其中,土地转入通过增加中老年农户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升其家庭总收入水平,但对青年农户家庭收入无显著影响。土地转出主要通过增加农户家庭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加农户家庭总收入,但对老年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无显著影响。故政府制定和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时应依据农户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对哈尔滨市辖属9个县(市)42个村(屯)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哈尔滨市农户土地转入的显著性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职业、家庭非农收入;影响农户土地转出的显著性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户主职业、家庭兼业人数、家庭农用机械数量、家庭非农收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哈尔滨市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加快区域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江苏省农村地区39个村7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使农户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进行重新配置,进而改变其收入结构,而立足于农村社会异质化程度逐步加大的现实,土地流转对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相比于低收入农户,土地流转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增长.一个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对该村基尼系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该村收入最低五分之一农户纯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并促进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及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农户作为农地流转的参与主体,保障其福利是农地流转的重要基调.基于安徽省小岗村调研数据,以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框架下福利理论为指导,构建农户农地流转福利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法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前后福利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小岗村农地流转后农户总体福利水平较流转前基准状态有所下降,其中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评价值降幅较大;不同收入构成及不同种植结构衣户在经济状况、就业前景、社会保障等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提出了提高原有流转费标准、开展就业培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有必要在农村进行土地流转。文章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指出阿克苏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资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在原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设施农业建设需要对细碎化的耕地资源整合,进行土地流转。文章梳理了阿克苏地区土地流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完善的土地市场。而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直接影响着土地市场的发育,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于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要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为土地流转提供前提条件;加快土地流转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户土地流转的公平交易秩序。同时,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农地制度变革为视角,阐述了当前农地产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失衡现象,揭示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异化是造成这种失衡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基于农地产权流转正常运行的制度性安排,即构建以产权市场化为核心的规范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产权历史变迁,进一步研究现行土地制度弊端及其产权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辽宁省62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虽然在预期借款额度和用途上存在差异,但在借款期限上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总体及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发现,小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主要受供养比、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和贷款利率影响;中等规模农户的需求主要受供养比、农业收入比重、资产值和贷款手续影响;大规模农户的需求主要受社会关系、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和贷款手续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伟 《现代商业》2012,(18):179
中国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要继续保持发展,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农村问题核心的土地问题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从土农民和政府两个角度来检视当前土地制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当前土地制度下产权不完整,使用权流转不顺畅,产权得不到充分保证是最大的三个缺陷。加上政府行政权力的强势使得基层政府在征地问题上具有强烈的冲动,而本该作为村民代言人的村委会也由于委托代理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未来农村土地制度以及相应配套措施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民真穷,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根源是农民的权利贫困,农民土地产权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核心。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保护农地产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激励农民增加投资、建立良好信用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农民土地产权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三元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中部粮食主产区近年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城镇非农部门就业机会的快速增加吸纳了大量周边乡村劳动力,在此影响下,土地流转现象快速发展。本文以农户主体因素为视角,从农户的家庭基本状况及耕地、就业、收入和投资五个方面出发,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其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耕地面积、土地产权认知度、职业、从事非农部门就业的时间、非农收入、非农收入比重和主要投资目的对土地流转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认为,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管理应当以整体的视角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的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的资格、信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