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过去是农广校学生,现在是农广校的兼职教师,一个和农广校结下深厚情结的人,他的名字叫徐利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毕业的徐利民来到鄞州区偏远的梅湖养猪场,迈出了自己走上社会的第一步。为了养好猪,他把第一个月工资全买了关于科学养猪的书籍刻苦研读。几年里,徐利民凭着书本上学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猪场的技术员,后来又成为梅湖养猪场的场长。但随着工作的需要和学习的深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徐利民已经很难再有提高。没有老师指点,有很多知识只能一知半解。要是有在专业方面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学校,那该是多好啊!这成了徐利民一个很大的心愿。1985年,机会终于来了。中央农广校针对在职而无专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了首期“畜牧兽医”专业班。这对徐利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那年,42岁的徐利民走进了农广校的课堂。从此,他与农广校结下了深厚情结。  相似文献   

2.
回顾与期望     
回顾与期望徐忠良一九九五年即将过去。在"八五"时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大好的形势下,我区农广校在不断前进。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农广校,向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农广校的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全区农广校广大办学人员、老师、学员和读者...  相似文献   

3.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是由中央、省、地、县、乡农广校组成的五级办学体系,多年来一直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办学方向和"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培训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创业人才。但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广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教学设备功能相对不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面对现状,究竟该如何突破"瓶颈",走出一条农广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介编者的话为了使广大农村、牧区有更多的人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为了使广大农牧民致富达小康,从1995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开辟了"农广校园地"。欢迎广大读者和农牧民积极参加农广校的学习,并祝愿您们在学习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农广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要求和任务,浙江省农广校紧紧围绕省农业厅提出的"六大提升行动",狠抓政策落实,优化专业设置,拓宽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以争取政策为先导,推进培养工作快速稳定发展2008年以前,浙江省农广校每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数一直低于2000人,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30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农广校将有组织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5亿人次,使接受培训的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培养农村中等职业人才75万人,对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层次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继续开展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培养高等专业人才25万人。本期互动平台摘编了山东省农广校、辽宁省农广校和河北省农广校的农民教育实践,希望这些来自省校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实现"十二五"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广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农广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的五级办学体系,广东农垦也形成了省、市建制的农广校和农场教学田间学校的三级办学体系,基本形成了贴近农业、贴近农场、贴近农工的三贴近,按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的建好、用好农广校和  相似文献   

8.
正她怀抱梦想,弃商务农,以不让须眉的决心和闯劲,种起水果和茶叶,创办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特色种养。她还是当地农村创业创新优秀领头人,带领来凤县农广校通过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广袤的农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实用人才。如今,合作社已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度农业部"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湖北省人大代表、来凤县"最美创业女性"、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一张张名片昭示着她正将农业梦想变成现实。她就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农广校校长向辉。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科技素质直接关系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承担农民教育培训主要任务的农广校,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顺应形势,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点思路。一、围绕"三农"工作抓培训农广校是一所面向"三农"的特殊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本领,新疆吐鲁番市农广校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型人才。一、打破以往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教学中教师如果采取满堂灌的方法,每堂课都从头讲到尾,而且都是空洞的理论,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3,(9):26-26
十多年来,作为奋斗在农民教育培训第一线的工作者,作为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港分校的一名教师,刘芳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农民学员谈心交心,既讲解知识,又教授技能,既循循善诱,又推心置腹。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她先后获得了2010年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称号,2012年天津市农广校系统"教学评比"竞赛一等奖,2012年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2.
<正>《决定》提出:"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切实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加快健全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努力实现农民田间学校"一社一校"、"一企一校"、"一园一校",使农广校全面延伸覆盖新型经营主体,为构建"一主多元"体系夯实基础。依托农广校健全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此为骨干支撑搭建专业化多元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以来,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农广校成人中专招生规模持续下滑,自2009年国家实施助学政策后,山东省农广校积极调研,于2010年春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展了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3年共招生4927人,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农广校把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就地就近为农民和贫困户提供技术、生产、管理、信息等各项服务,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输出了一批技术人才,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2014年,中央农广校提出在全国农广校系统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河南省农广校积极响应,把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成为摆在农广校面前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以来,辽宁省农广校以实施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为契机,对广大农民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89万人,其中涉农专业学员占70%以上,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量的18%。  相似文献   

17.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平坦,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称,也是全国最早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地之一,出现了一批引领全国的合作社。如以消费积累闻名的农业部示范社——梨树县夏家农民合作社;我国首家经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闰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现在,梨树农民又大胆探索实践一种新的合作社模式——粮食信托合作社。  相似文献   

18.
开创沪皖经济联合新局面刘卫东,王首群一、沪皖经济联合的历史回顾沪皖两省市友好往来和横向经济联系历史悠久,协作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五十年代,上海就内迁了一批企业到安徽,有力地支援了安徽的经济建设,六、七十年代又在皖南建设了一批"三线企业"。同时安徽也向上...  相似文献   

19.
<正>继续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建设。以2013年农业部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市农委、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加强农广校建设的文件为契机,完善区县农广校建制,三级办学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使其成为机构完整、机制健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完成师资库建设,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以学院师资为依托,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人、高级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农技员等为补充,聘任一批教授为农广校兼职教师,同时将农广校体系内的专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13,(10):24-25
创办于1981年的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曾经辉煌,又一度沉寂。如今,在校长赵继平的带领下,学校在重塑辉煌的道路上奋力书写新的篇章。2012年,该校被中央农广校授予"办学先进集体"称号,赵继平本人被授予"优秀省级校校长"称号。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赵继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体系教师员工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紧紧围绕安徽省农委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在创先争优中谋求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省农广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