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江南论坛》2023,(3):52-57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持把握好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关系原则、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原则、循序渐进与先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生活新期待。  相似文献   

2.
李实 《经济研究》2021,56(11):4-13
中国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仅是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愿景,而且被确立为一个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本文首先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不是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推进共同富裕不能采取激进的分配方式。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当前的发展基础,认为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发展水平不高、收入和财产差距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为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速度。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的建议,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方面着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22,(1)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做共同富裕的促进者,要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可持续发展的好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从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体现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统一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财税制度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政治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财税体制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机制及现实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推动共同富裕的财税体制改革路径,指出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纵深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社会第三次分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分配公平,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但现阶段中国个人财富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减少收入不平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阻碍。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点话题,也是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旅游业作为消费者空间移动的现代服务业,具有天然的富民属性,其不仅能够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和人的全面发展,还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收入和财富再分配,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主要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创新提质效应、空间流动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赋能共同富裕。旅游业发展赋能共同富裕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城乡共同富裕、地区共同富裕、居民共同富裕,更展现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于此,笔者提出,在旅游业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乡村旅游、区域旅游、民族地区旅游、旅游创新创业和旅游业人才培养等予以有力政策支持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旅游业促进城乡均衡、区域协调、收入分配均等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予昉 《经济师》2023,(9):138-139
河南省许昌市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开放合作优势明显,具备了共同富裕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应以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汇聚一流创新要素,积极推动城乡产业协调,持续发展县域经济,打造开放型经济,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统筹推动城乡服务体系建设,进而实现许昌市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一条路上,总有人走在前头. 假如是真的,真的存在一片更纯净更自由的水域,定会有一条提前到达的鱼,身边除了水,还有水一般无边的寂静,像是独自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弥漫着无垠的寂寥.他会热切地回望,回望遥远的身后.  相似文献   

10.
刘秀萍 《经济师》2007,(4):293-293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提出了坚持勤劳致富和依法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并进一步分析了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能逐步实现,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既是目标 ,也是一个过程 ,只能逐步实现。为实现共同富裕 ,防止两极分化 ,必须深化改革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艾华 《经济前沿》2003,(10):6-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在分配关系方面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毛泽东同志1953年12月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完善,总结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重大结论,党和政府在对它的重要性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迈进新时代的基本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明晰共同富裕先前的主要理论并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需要从实践维度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目前我国的经济成分中非公经济已占较大比例,通过以下措施,可有效地引导和利用非公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服务:建立企业主和企业工会组织制衡机制;根据国民经济增长率确定相应工资增长幅度;建立并逐步完善覆盖全国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动态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益贫式增长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途径。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从益贫式增长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本文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益贫式增长和共同富裕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方式上的逻辑关系。并沿着“改革开放前-涓滴型增长-益贫式增长-共富型增长”这一历史线索,梳理了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结合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约束因素,从解决相对贫困、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中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等角度提出了我国从益贫式增长转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最后,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统筹全面均衡发展、以数字经济落实共建共享等视角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经济师》2019,(6)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应关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深层开发、教育改革和发展平台三个问题。因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亟需做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共同富裕具有密切的关联。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诠释发展民营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理论逻辑,为发挥民营经济作用赋能共同富裕提供鲜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