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育人要求和育人实践的重要发展。基于新时代大思政课的育人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大处着眼以承其大,从“精准”处着手以夯其基石。思政课“精准化”教学模式发挥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大师资体系为思政课教学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构建思政课教学整体性机制为抓手,以“精于主导”“准于主体”“化在机制”实现“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的育人初衷,有效精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的异军突起催生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高校实施精准思政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在新时代新技术大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转变"一把抓"的思政教育思维,转换"大水漫灌"的思政教育模式,将"精准"二字贯穿于思政教育始终,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时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全面实现对象精准定位、教育精准定制、素养精准提升、成效精准反馈,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在“微时代”背景下表现的更为突出.本文针对这诸多困境,从探讨建立微平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并提出微平台教学模式建立的保障措施,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扩招后,生源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了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这给当前思政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再也无法像以前面对传统在校学生那样开展教学活动。思政教师应当对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可采用"双导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施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考核评价运行机制,进而推动思政课教学生态系统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担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的素材,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蕴含的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探索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思政课的信息化创新与尝试是由思政课特点、高职学生特点决定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校内外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模式转为线上,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教学环节衔接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思政课教师要找准定位,坚持形式服务于内容,坚持探索总结规律,坚持开放包容、谨慎严格的态度,不断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合起来,坚持以史育人,与历史进行深入"对话",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势所需,从而真切地达到"四史"的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本质要求,是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政课的天然优势。在现实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实践主体遮蔽化、实践环节表象化和实践活动创新性缺失之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还原实践教学本真、丰富实践教学内涵、生成实践教学合力。  相似文献   

9.
民办职业本科思政"金课"建设面临课程建设导向偏向、投入不足以及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困境。建设民办职业本科院校思政"金课",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照教育部提出的"金课"标准去落实。在操作路径上,要充分考虑民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民办高职院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避免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是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发展与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面对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困境,须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习强国"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融媒体平台,具有权威性、时政性、鲜活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是思政教师备课、科研的"百宝箱"和"加油站"。它在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及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将此平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介质,提升教学深度和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12.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是思政课教学本源性优质资源,弘扬红色精神是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诉求。提升思政课教学育人实效,需要善用红色精神资源助力教学守正创新,要求精准融合,用红色精神夯实立德树人之本。  相似文献   

13.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全部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面和重点环节,能够借由对学生理解、吸收和内化理论知识效率与效果的提高,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为契合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配方"先进为导向、以"工艺"精湛为目标、以"包装"时尚为标准,切实推进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化、教学活动开展高效化以及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进行思政课改革至关重要,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高校思政课大学生获得感,是满足大学生需求、实现思政课初心和使命、改革思政课教学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拥有思想深度之获、政治高度之得、教育温度之感。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转变视角,精准对焦大学生获得感;革新理念,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提供强大动力;营造环境,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提供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辽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辽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总和,将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弘扬和传承辽宁红色文化及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将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高校可以通过创新思政课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思政课校内、校外体验式教学方法等策略有效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体验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与思想动力。高校思政教学要融入"红船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出发,探讨"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维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精准发力,依循需求导向、强化精准推进,践行"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策略,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获得感是评价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思政课中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质,提升教学效果。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的短缺、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机制,出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导师培养制度,促进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制定实践教学经费及激励机制,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当前已进入新兴媒体的微时代,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新兴媒体和技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交互性扩宽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但思政课教学在微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虚拟化容易混淆学生视听,影响其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利用微时代的新兴媒体传递正能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积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建微课堂,以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育人模式,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素养等路径,积极努力探索出适合"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路径,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育改革,借鉴OBE教育理念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文章从课程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确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通过调整实践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主导、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厘清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评量手段与激励措施和给予实践教学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对思政课实践课程进行构建与设计,以期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