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议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城  张茂盛 《价值工程》2010,29(12):14-14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内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设计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加强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来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商业银行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谁能够抓住优秀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外同行的双重竞争,自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只有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最大可能得使合适的人才处于适当的岗位上,从而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医院是我国国民健康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医疗行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关键,更是实现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湉 《西部财会》2023,(6):43-46
数字经济背景下,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深入探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可从组织结构合理化、数据治理精细化、人才培养常态化、数字发展规范化、金融生态开放化等路径出发,加快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科技赋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跟不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满足当前金融行业人才竞争的需求;满足现代金融行业管理的需求;有助于培养银行机构中的全能型人才。最后分析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革的创新策略:改革收入分配,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拓宽人员选拨渠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自由化趋势明显,银行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论文对国内商业银行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制造行业的改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受到极大挑战,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需求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传统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的因素,结合共享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系统,得出数字化为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转变、增强集团管控、提供量化依据、提升工作效率的五点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向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变迁,然后深入分析了云计算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建立专业化和技能化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创新变革、组织结构"云转型"、协议合同保障和加强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并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新的创新机制,而新的创新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与岗位能力模型;规范人力资源开发的流程;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建设,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襄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湖北省襄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是隶属于襄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襄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通过"六新六化"管理模式,即创新监管途径,指标控制数字化;创新管理模式,业务办理精细化;创新内部管理,档案实现信息化;创新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学术化;创新服务模式,医保服务扁平化;创新文化载体,干部教育经常化,完成了一次管理渐进式"蜕变",该模式已成为襄阳市医保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境理论,考察了组织结构特性和组织创新氛围在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关系间的作用.以9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发现: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氛围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正式化和集权化调节了创新氛围和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而调节了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创新氛围对组织创新的间接影响,表现为正式化、集权化水平越高,间接效应越强.本研究揭示了组织情境因素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创新影响过程中的作用,为管理实践中组织创新氛围的塑造和组织结构的设置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财会业务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商业银行财会业务审计在积极更新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加强整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及外部监管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审计理念、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手段和审计整改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进。本文结合商业银行财会业务审计实践,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海莉 《活力》2010,(13):37-37
银行联合信息网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工作必须做到以下三个结合:。实现创新理念和中国创新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创新开发和市场实际的完美结合。实现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完美结合。”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应体现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让客户在金融产品的选择上有一种定制化的感觉,要达到这种状态,商业银行创新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企业对高效、精确、快捷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将各个环节的人力资源活动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以及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升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数字化转型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应用多元化技术、建设开放性企业文化和平台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等方面的升级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最后,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趋势,旨在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伟 《人力资源》2023,(15):40-45
<正>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有百余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推动着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技术革新、政策支持、市场重塑的大环境下,汽车行业正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如何助力本企业适应市场发展形势,成为汽车行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期对话顺普汽车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左明浩,聚焦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共话汽车行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吴昊 《活力》2024,(8):157-159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化运营,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数字化运营管理是其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而且数字化、智能化是实体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商业银行需结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民生需求,加快数字化运营进程,推出更符合数字化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从融资转向融智。文章主要研究数字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首先分析了数字化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作用,其次讨论了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优化措施,期望能够促进商业银行提高数字化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所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同时人力资源创新也可以从企业、员工、利益相关者三方面来研究,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涵义以及不同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之间存在关联性,既有目的上的关联性,又有对象上的关联性,还有主体上的关联性,两者之间的联系应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政工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实效、推动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中适当应用政工工作,使两者优化联合,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人本化管理、注重集约化管理、注重共进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综述互联网时代是指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组织彼此交流,相互沟通的时代。数字化、社交媒体化、移动化的相互融合,在物业行业中,使得业主、服务者、管理者、合作伙伴之间产生了新的联系方式,这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大数据与数字化人到数据化人力资源决策与价值计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数据,并用数据说话和决策。人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