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把经销商公司看作一个人体的话.那么渠道是他的血管,产品则是流淌其中的血液。好的产品能够让经销商公司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充满活力。那么好的产品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判断它将来能不能成活,能不能给经销商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经销商年初下订单是一件大事.但是下好订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销商既了解企业情况.拿到尽可能优惠的政策.又要有财务观念,让你的资金最大化利用.获得最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糖酒会期间,厂家推出的新产品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无论是酒店、主会场可谓全是产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经销商所到之处都是礼仪小姐的热烈欢迎,厂家的热情劲大有开门迎新娘之势,他们个个都把自家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在他们轮番实施广告造势术、论坛洗脑术、吃喝攻心术的不断攻击下.不少经销商是被搞得稀里糊涂、彻底迷失了方向。那么,经销商参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产品,如何理性分析、明智选择才能抓住市场商机和避免误入厂家设下的圈套呢?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场环境比起几年前更严峻了。单品利润普遍下滑,于是,经销商不断地引进新产品,但新品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许多经销商认为,这个没有多大关系,反正新品不断出现,做不活就再找。于是,许多经销商陷入一个“找了丢、丢了找”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浪费了经销商许多资金、人力等重要资源。如何才能有效提升新品的成活率呢?下面是笔者就新产品引进前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渠道促销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返利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应用很普遍。为了鼓励渠道商多进货,维系经销商的忠诚度,很多企业都会给代理商或经销商承诺一定的现金返利、广告返利或实物返利等,企业往往也都会将返利点数计入市场营销费用或销售成本。而返利通常都是被销售商视为额外的纯利,所以对渠道商有比较大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作为产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渠道网络平台建立之后的主要工作重心之一就是产品及品牌的推广促进工作了。目的就要形成良性回转从而产出规模量。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部分厂家把产品及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集中在线上空中媒体上,以电视报纸广播等平台进行。近年来,由于线上媒体的种类形式数量 相似文献
9.
压货,通常是厂家或者上级经销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将产品积压在通路环节的一种做法。那么,针对厂家的压货,经销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0.
经销商与企业谈判断的过程,都是一个相互角力博弈的过程。面对企业“高的离谱”的年度销售任务,不少经销商高兴不起来。尤其是面对强势的合作企业,离签定销售合同只有两天的时间了,经销商真的不知道该签还是不该签。不签,就会失去一个大品牌产品的代理机会;签,就得面对无法理解更无法完成的高压销售指标。这成为不少食品经销商苦恼的事情。针对这个问题,本刊邀请到上海英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金龙、杭州尚阳机构董事长尚阳、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绍珊等我国知名的渠道、经销商问题专家, 相似文献
11.
有的经销商代理很多产品,在选择新品后,新、老产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市场的运作中既没有重点也得不到效益,选择的新品不能得到较好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多品类代理并没有给经销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因此占用了大量的资金,甚至渠道不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那么,经销商该如何减负呢?一方面要精简产品,重点操作,另一方面要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组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亚信公司创始人田溯宁曾这样回忆他创业时的困惑,“我所犯的所有错误,都跟机会有关,不是饿死.基本上都是撑死的。因为总是认为这个事情还能赚更多的钱,但没有想到,当机会出现的时侯,你其他资源也要跟得上。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你非常难拒绝机会,而这时实际上你本身还有很多问题管理不好”。 相似文献
14.
刘前红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06,(4):43-43
<正>在厂家和超级终端都强调自我包装和宣传的情况下."低调"的经销商在与他们打交道时.很容易沦为门不当户不对的"灰姑娘".被动在所难免。要改变这种被动.除了夯实市场基础、加强实力外.做好自我包装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经销商作为产品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来说是布局市场的棋子,对终端店来说是产品畅销与否的风向标。对于经销商本身来说,自己能不能快速发展,能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动态,能否规范化的运做,这成为其做大做强的根本,或者说是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产品日益雷同化的今天,厂家面临的竞争压力一天胜比一天,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各厂家都使出浑身招数,这其中,降价打价格战则算是各厂家屡试不厌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9.
厂商要共同培养、呵护新产品 有些企业将产品交给经销商后,就撒手不管了,只想让经销商来负全责。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竞争迫使企业在新产品给了经销商经销权后,仍必须对其高度关注。所以,经销商一定不能“托大”,要与企业多沟通进入市场的办法,以及如何共同投入资源使产品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认知、如何规划区域市场、如何制定更有效的促销及销售活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