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经理是一个酒类经销商,原来一直在卖中高档酒,采取的是高毛利推动渠道的模式。2005年上半年,张经理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出现分化,一方面高品质的高档酒继续盛行;另一方面物美价廉的简装酒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欢,光瓶酒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张经理代理了一个光瓶酒,但是和中高档酒比起来,毛利很低,张经理对此没有信心,感觉到茫然。本刊编辑部近来也收到一些经销商的信息,表现出对代理光瓶酒的兴趣。作为一个经销商,经营这样的低毛利产品,在操作上应该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2.
王凯胜  王晓鸿  蒋慧萍  郭静 《糖烟酒周刊》2005,(29):B0002-B0002
兰州20元~50元之间的主流白酒产品多为地产品牌,如域酒、世纪金辉酒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高档白酒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本地酒推出的高档产品销量普遍不佳。老名酒价位处于中低档和高档之间,存在拓市空当。最近,全兴、浏阳河正准备进入兰州市场,针对当地市场的特点。以及老名酒如何开拓市场。本刊经销商版邀请兰州市场运作比较突出的几位经销商嘉宾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克亮 《糖烟酒周刊》2005,(2):A023-A024
随着春节销售旺季的到来,葡萄酒的价格大战一如既往地在各大商超逐渐拉开,但今年葡萄酒价格两极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一些葡萄酒价格越来越高,而另一部分葡萄酒的价格却持续走低,葡萄酒这种价格的分化给经销商带来很大的困惑,到底是做低价位的酒,还是重点推出高价位产品呢?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3-A013
高档名酒的价格问题一直是十分敏感的。在最近的一次国窖·1573经销客户工作会议上。“价格联盟”这个概念被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的张良总经理反复强调。张良称。要建立一种良性的运作机制,来实现经销商良性利益体系及经销商利益共同体的价格联盟,从根本上保证国窖·1573稳定发展。对于包括国窖·1573在内的诸多高档酒来讲,对价格进行有效控制无疑是市场运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5,(25):B006-B006
在哈尔滨,地产品牌龙江龙、玉泉占据了中低档市场的主导地位,外地品牌很难超越地产品牌的优势。相反,地产酒在高档市场处于弱势。因此高档市场成为外地酒较好的切入点。目前,哈尔滨高档酒市场的主流品牌有五粮液、茅台、水井坊等,价格600元以上白酒品牌集中度更高,如五粮液“一帆风顺”、新五粮液68&;#176;等。对于高档酒的渠道选择,两位嘉宾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22期《政策白加黑》的文章中,我们曾因青花瓷汾酒换包装、欲提价一事进行了讨论,其中曾有部分商家朋友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而当我们白酒栏目组在对太原市场最新动态调查时,同时对汾酒涨价一事进行了回访,发现太原市场的诸多经销商对青花瓷汾酒的涨价之事都能接受,并且,对高档酒市场影响甚微。在高档酒市场上茅五剑和青花瓷汾酒等的销量依然稳定,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一切都已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7.
马力 《市场周刊》2004,(49):18-18
冷板价格的持续上扬,使得市场成交异常的清淡,在冷板市场承现“低需求、高价位、低库存”格局下,钢厂、经销商、下游用户普遍感到没有方向,在市场激情与冷静都需要的同时,我们务必要对冷板市场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此就目前造成国内冷板市场价格何持续升温的现象作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6,(25):I0004-I0004
近年来在河北白酒市场上,板城烧锅酒的高档产品——“龙印”酒销量上升很快。尽管该酒在酒店价格高达300多元,但是销量不亚于全国性的高端名酒。“龙印”能够在市场上与国家名酒比肩而立,靠的就是卓越的产品品质。殊不知,板城为了生产出一瓶“龙印”酒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实力型白酒企业纷纷转向中高档酒市场,低端白酒市场的空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空出来,成为中小企业施展拳脚的舞台。尽管低档白酒市场的利润空间极其微薄,但庞大的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忽视。许多的经销商坦言,虽然高档产品利润高,但基本的生存还是靠着中低档产品。  相似文献   

11.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2):A020-A020
从市场上看,有中档市场强势地位支撑着的地产品牌开发高档酒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地产高档酒在整体上还不成气候,这不仅与企业的实力、背景以及市场刚刚拓展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与地产酒走高端是佯攻还是实战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有个做泸州酒的经销商,他的特殊之处是"不怕窜货"。这并不是说这个经销商资金实力有多么雄厚,有多少货。就能收多少。而是他利用窜货之势,做自己的生意。其具体做法是:产品以高价位进入市场,借助泸州老窖系列的市场氛围,大打泸  相似文献   

13.
似乎是受水井坊影响,整个中国白酒市场掀起了一股高端争夺潮流。自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身份形象登场,并逐步在高档白酒市场站稳后,各路商家无论规模大小、竞争实力强弱都加入到高档白酒市场的竞争之中。在这一新的战场上,谁将成名,谁将获益,都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知数。综合来看,现阶段的高档酒市场正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试谈当前高档酒市场竞争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4):20-20
目前葡酒市场处于淡季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虽然葡酒在个别地区(如贵州)情况不错,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平淡是当前葡酒市场最突出的特点。那么,厂家和商家应该如何对待葡酒淡季呢?对这个问题很多经销商做了回答,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字——等,等待葡酒旺季的来临。旺季何时能来?大多数经销商认为现在离旺季已经不远了,国庆节、中秋节、春节,都是旺季。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当前只在区域市场上销售的高档酒,基本上都是“户籍”在当地的老名酒和强势品牌“孵”出来的。现在很多省市的市场上都存在这类品牌,我们不妨称之为高档酒市场中的“地方派系”。  相似文献   

16.
桶装酒,有的地方也叫“壶装酒”.泛指一斤以上大容量装的白酒,目前多用PET材料或普通塑料作为容器,价格以中低档为主。对于多数人来说。桶装酒往往与杂牌酒、低价酒似乎有很大关系。市场拥有量也很小。因此在白酒行业中基本没有什么地位。然而近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桶装酒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销量都在不断升温,特别是名酒厂家在桶装酒上的动作比较明显,关注桶装酒市场的经销商也在增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桶装酒作一番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干预的“有形之手”,往往并不能实现同一个目的。本文选取了几个西方历史上政府对价格控制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价格控制导致的福利损失。政府通常出于市场价格过高的缘故而对价格实行控制。其实,在某些情形下较高的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诉诸于政府控制。这将对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政府对价格的控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8.
晓蔚 《市场周刊》2005,(40):28-28
9月是传统的施工旺季,当月初需求没有转机时,经销商就将希望寄托在中秋节后,但是直到月底,也没有出现经销商所期盼的需求放量现象,使得本就信心不足的经销商对后世感到悲观。9月建材、板材价格持续下滑,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部分地区建材经销商试图人为小幅上拉市场价格,但终究因为没有需求作支撑,以失败告终。到月底,上海市场中厚板、热卷价格甚至下跌到3200元/吨以下,对于型材经销商是个不小的打击,尽管本月钢材市场价格仍呈下行趋势,但是型材价格依旧保持整体稳定的局面,但是走势低迷,市场需求清淡。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县级市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以中低档酒为主,假酒泛滥。那么在县级城市中,高档酒的市场究竟如何呢?记者近日对全国部分县级城市的高档酒市场做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20.
广东红酒和进口酒的销售额有10多个亿,是国内红酒消费的主力市场。国产酒、进口酒在市场上共舞,一些新现象、新的营销思路也在产品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产品与经销商的碰撞中产生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