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商》2006,(3):156-156
当“酒文化”这一概念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后,中国酒界经历了作坊酒、工业酒、广告酒和品牌酒为特征的几轮演义后,又进入了文化酒时代。于是,接连上演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文化酒战,让市场风起云涌,令千百酒厂唯文化是瞻,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2.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23):12-13
东北酒,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曾几何时,东北酒因其富饶黑土地上的产区优势让许多外地企业眼红不已。可是现在市场上关注更多的是川酒的强势,徽酒的崛起,豫酒的复兴,很多优秀的东北酒品牌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糖酒厂商扎堆哈尔滨参加糖酒会之前后,对于东北酒的讨论一时又流行起来。事实上,以往对东北酒的讨论也不算少,但是笔者注意到,在谈到东北酒发展的时候,很多讨论者往住都怀抱“恨铁不成钢”的“忧心”、且动辄拿川酒、徽酒来对比东北酒的弱项。还好,没有拿保乐力加这样国际酒业巨头来对比,否则东北酒就更不堪了。相对于东北酒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来说,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中国人中,能喝酒,又能谈酒、写酒、颂酒的人多得难以计数;一些人,即使自己不会喝酒,但也喜欢说酒、论酒、赞酒。外国也有这样的情况。酒与人、艺确有不解之缘。这一姻缘是怎么形成的?人、学、化、艺术为何与酒有此姻缘?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省会银川,地产酒向来表现强劲。然而,这种情况并不能阻止外地酒的强势介入,如今,银川正在上演地产酒与外地酒互相交锋的好戏。  相似文献   

6.
餐饮与酒     
酒与餐饮业关系密切。饭店、宾馆主要经营饭菜与点心,各种不同类型的餐厅,接待各种规格的客人,承办各种酒席、高级宴会、冷餐会、结婚宴席、生日宴席、庆功酒会、迎宾、饯行、小聚社交往来等,都离不开酒。可以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敬意,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仅仅对徽酒势力盘整,而且对安徽白酒市场、徽酒省外市场进行了系统盘整。这种盘整来得很及时,恰好在徽酒要进行转折的2007年,无论是迎驾、高炉家还是口子窖,甚至是种子酒、古井贡等都面临这样的转折。通过盘整,我们知道了徽酒目前的困境、机遇,也能够初步了解徽酒所拥有的蓝海和红海。说实话,对于徽酒,本文说得已经足够多、足够好了,但是我个人一直以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端酒热潮的到来,大家对高端酒兴起的原因猜测颇多,许多话题集中在是企业推出高端酒的战略决策造就了高端酒市场的活跃,还是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向高端酒的倾斜。代理烟台长城的江西上饶龙晟酒业商贸公司的胡和龙总经理认为,高端酒就是在这一个个的辩证关系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47):36-37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果酒的政策及消费心理引导等作用,果酒势头开始上涨。其中葡萄酒因其市场比例较大及市场较成熟而自成一系。其他如宁夏的枸杞酒,江浙的桑葚酒,两广的龙眼、枇杷、荔枝酒,新疆的石榴酒,以及东北的苹果酒、杏酒、梨酒、山楂酒等等,也纷纷崭露头角,但总体而言,果酒的阵营还比较小。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果酒产品多在夜场领域作为饮料酒销售,商超、酒行等领域也有少量销售,但价格一般在30~50元/瓶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辽宁的葫芦岛、大连和鞍山三个城市的白酒市场。这三个市场各具千秋,有的是地产酒称雄,有的是外来者居上。分析来看,地产酒的势头还不够强,外来新品不多,川酒和徽酒较为强劲,东北酒地利优势表现不突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张经理是一个酒类经销商,原来一直在卖中高档酒,采取的是高毛利推动渠道的模式。2005年上半年,张经理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出现分化,一方面高品质的高档酒继续盛行;另一方面物美价廉的简装酒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欢,光瓶酒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张经理代理了一个光瓶酒,但是和中高档酒比起来,毛利很低,张经理对此没有信心,感觉到茫然。本刊编辑部近来也收到一些经销商的信息,表现出对代理光瓶酒的兴趣。作为一个经销商,经营这样的低毛利产品,在操作上应该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2.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5,(42):28-31
对于礼盒酒,行业好比超女的“粉丝”,有些狂热。从最初一线品牌的小吃螃蟹,到现如今各线的琳艰满目,一夜之间,国民的消费层次好象跃居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于是,越来越多的资本杀入,来分一杯羹,来切割这块所谓的最后的蛋糕。旺季过了一茬又一茬,现在盘点一下,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漂流到尽头?在纯粹将礼盒酒当作获取高额利润来源的手段和途径时,礼盒酒市场开始变味。这个时候,礼盒酒带给我们的是一项面子工程,比价格、比包装,比促销,跟风、炒作、猎奇,似乎就是礼盒酒的全部内容.礼盒酒似乎走入了误区和怪圈,站在了发展的悬崖边上。本期刊出了两篇关于礼品酒市场的文章,我们希望在关注礼盒酒现状的同时,提升厂商对礼盒酒在包装、酒质、品牌以及市场方面的认识,从更理性更专业的角度关注礼盒酒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进口葡萄酒占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量的五分之一强;时至今日,进口烈性酒依然是夜场、礼品酒市场的主角……进口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酒市场的结构。为此,《糖烟酒周刊》在国内媒体中首开进口酒专栏,向酒类厂商展示一个真实的进口酒市场。通过“洋酒中国行”栏目,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双重价值:第一,给进口酒一个平台,实现与国内渠道商的深度沟通;第二,国内酒“以洋为鉴”,使经营思路与运作方式更加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14.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14):A030-A030
日前,“十三姨”灵芝酒在华南横空出世。“十三姨”作为广东著名武术家和中医黄飞鸿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对黄飞鸿具有重要影响。最近由佛山市仙采源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与佛山市三水区酒厂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十三姨”灵芝酒上市销售,继承了黄飞鸿起死回生的制药精髓,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据“十三姨”灵芝酒的发明人吴总介绍,这种酒以灵芝为主要原料,压榨成灵芝原液,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灵芝与酒完美结合,而非普通的浸泡酒。酒中还含有桂圆肉、枸杞子、甘草、小茴香等名贵药材,  相似文献   

15.
“龙江家园酒之精髓,在于好粮好水;龙江家园酒之魂魄,在于纯正工艺;龙江家园酒之神韵,在于做实在人、做实在酒的企业文化底蕴传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本刊记者连续接到几个寻找“光瓶酒”厂家的经销商电话。不少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对“光瓶酒”很感兴趣,想重点运作。其实“光瓶酒”大多都是低档酒,而经销商特别提出。低档的盒装酒还并不是他们所需求的。它们专门找的就是质量有保证的,10元左右大众消费的“光瓶酒”。难道价格低廉的“光瓶酒”也有发展机会吗?  相似文献   

17.
新品在线     
《糖烟酒周刊》2007,(22):110-111
圣马酒庄JM葡萄酒,广州双禧酒业绿酒洲酒新品在线,太古纯茶新品推荐,酒乡红酒新品在线。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作为一个光瓶酒,老村长能够成功在于抓住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当行业里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盒装酒市场上的时候,老村长却集中精力做光瓶酒。此前,光瓶酒市场可以说是一潭死水,在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用力,渠道就会被激活。而盒装酒市场的各级渠道包括终端已经被各品牌的促销惯坏了,需要投入的费用水涨船高。可以说,老村长这样的东北酒品牌所到之处,不仅激活了渠道,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光瓶酒市场,让业内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产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下半年,阔别市场近10年的黄鹤楼酒重出江湖,2005年销售突破亿元大关。从几元钱的低档酒摇身一变成了身份显赫的高档酒,创下湖北市场铺货速度、销售增长速度、品牌认知度三个第一。目前,黄鹤楼酒不但成为湖北的强势地产酒,而且已经成为湖北高档酒的代名词。那么,黄鹤楼是如何实现市场运作、产品档次和销售规模三级跳的?这个白酒品牌成功上市采取了什么样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4,(28):45-45
中国酒,一醉五千年,悠悠国粹帝王将相御庭畅品,乡里巴人,街巷皆昏醉。酒乃文才心,酒是英雄胆,白酒乃中国社会特有血脉,奔涌着只有华夏民族才能破译的基因,千百年来泽润着青春壮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激荡着康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铭刻着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凭吊看浩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浸透着民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奔腾着烈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酒之心,酒之韵,酒之悲,酒之喜,酒之恨,人生百味,口炼着整个民族魂魄,天下万物中无尚经典神品如此经典国粹今又何如?踏浪酒海几多悲哀,酒道全无,仁义践踏,惊心断肠,竟是爱者扼腕,惜者痛心进而有此篇抛砖引玉之作“论经典营销”,呼唤更多志士同仁,携手齐心让白酒回归真正的经典之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