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功能饮料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湖,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广告看台     
喝了红牛没长翅膀,红牛公司涉嫌刚广告欺诈赔款1300万美元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是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语,而“redbull gives you wings”则是红牛在欧洲地区的最初的口号,并且凭借此口号,红牛迅速打开了欧洲市场,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基础。但最近这个口号也给红牛招来了祸端,消费者认为喝了号称能量饮料的红牛后并没有自动长出一对翅膀,也并没有在注意力、反应速度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今麦郎展开的整合营销传播攻势,就是要极大化地传播这个蛋!放大这个蛋!消费者对方便面就该有卤蛋的认知和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有蛋就是不一样”势必进入并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动摇“康红牛”的消费者心智。  相似文献   

4.
今麦郎上品展开的整合营销传播攻势,就是要极大化地传播这个蛋!放大这个蛋!消费者买方便面就该有卤蛋的认知和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有蛋就是不—样”势必进入并,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动摇“康红牛”的消费者心智.  相似文献   

5.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22):35-35
从1995年红牛进军中国后,一直是功能性饮料的领军品牌。在2003年脉动崛起之后,功能性饮料市场一片繁荣,蛋糕也越做越大,红牛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对于红牛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很多疑问,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市场南强北弱;产品单一,坚持高端路线,曲高和寡;重视体育营销,忽视终端营销。对于外界的疑问,红牛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6.
11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亮相,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广告语,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多了一个类别叫做“能量饮料”,金色红牛迅速在中国刮起畅销旋风。  相似文献   

7.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8.
“红运当头,牛气冲天,牛年喝红牛,数我最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 这是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新版节庆广告中的话语。2009年恰逢牛年,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红牛”纪念品迅速走红,股市、北京礼品市场的节日销售都迎来厂开门红,经济寒冬下,喜庆的气氛还是悄悄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9.
王睿 《广告大观》2004,(9):107-107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  相似文献   

10.
郑林峰 《广告大观》2011,(9):106-106
2011年7月22日,世界知名能量饮料红牛启动名为“红牛时间到,能量BOOM出来”的大型白领营销活动。从去年活动开始,“红牛时间到”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赠饮活动,它结合了产品特征和品牌个性,紧紧围绕都市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传递着活动精神: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请由内到外地进发自己的能量,演绎人生每个时刻的怒放。  相似文献   

11.
张隽 《市场研究》2005,(4):10-12
功能饮料无疑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潮,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甚嚣尘上。开始深入人心,乐百氏“脉动”的成功振奋人心之余,更让厂家赚了饱。  相似文献   

12.
胡艺  张磊 《广告导报》2004,(8):137-139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13.
"红牛"功能性饮料一上市,就用电视、报纸、杂志和路牌等多种媒体,对市场进行立体"轰炸",时至今日,"红牛"广告用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渴了,喝红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红牛"!是红牛饮料广告的主要用语,该用语既有精绝之处,但也留下较多遗憾。首先,红牛广告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它准确、清晰地告知消费者"红牛"是一种饮  相似文献   

14.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4):10-10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量和潜力巨大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欲进入这些市场的企业还是要谨慎一些。因为,三四级市场特别是农村乡镇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价格”仍是第一选择因素,“质量”排在后面。消费者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还不怎么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即使是名牌产品,有时也无法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心。  相似文献   

15.
《广告导报》2004,(8):143-143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8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  相似文献   

16.
王东 《创业家》2013,(12):32-33
创业的跑道没有冠军只有永不放弃不断超越的挑战者。这种激情澎湃的正能量正是红牛所希望传递的,“红牛创业榜样”的评选旨在发现这样的挑战者、创业者。  相似文献   

17.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3):10-10
几年前一则广告信息只要出现3次,消费者可能就记住了。而现在随着广告增多,已经形成了“广告防御”心理屏障,这个防御屏障可能使同一则信息一定时间内重复接受7次,才有可能被记住。因此,媒体的广告必须“量”大而持久,如果做不到“量”大,就把有限资源全部集中在一起,在核心媒体造成“量”大的感觉,锁定目标群体,依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谁都明白一把盐撒到一桶水里肯定没有撒到一盆水里味道浓。  相似文献   

18.
顾洁 《网际商务》2005,(1):88-90
红牛的品牌实践代表着未来的营销理念,仍处于大众化营销时代的中国企业,目前或许还感受不到这种营销理念和实践的必要,但是用不了多久,精确的小众化营销这头“红牛”一定会闯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商场的责任就是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面对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已是觉醒许多,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合法权益。再不会象以前那样因为“争斗不过”而自认倒霉,开始理直气壮地同经营者交涉。对此,经营者如何才能保住苦心经营的商业信誉? 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只有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定位在消费者的称心如意上,心中有“维护消费者权益”,行动中见“为消费者全心全意服务”,从自身做起,尊重消费者的真实感受,自觉担负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那么消费者就会永远青睐你。  相似文献   

2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5日通报对红牛饮料产品安全性问题的论证和产品检验情况。除了排除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红牛饮料质量安全问题外,该局还表示,正在加快推动有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规政策建设。这就是说,此次红牛饮料标识问题引起舆论对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广泛关注,确实与这方面监督管理法规政策建设滞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