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台湾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的协调发展,追求两者双赢的发展模式。目前,台湾环保产业已具相当规模,环保产品种类繁多,环保服务体系较为完备,环保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环保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效应初现。依据台湾《产业科技“白皮书”2002》材料中“环境工程公会”的统计资料,2001年台湾环保厂商1200多家,从业人数近2.5万人。其中环保工程领域的厂商数量约占台湾环保厂商总 相似文献
3.
4.
创办环保科技园区是台湾顺应全球循环经济潮流,追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台湾的环保科技园区既借鉴了欧美生态工业园区的经验,又考虑了自身的发展现状与需要,具有台湾特色。园区发展最终能否达到创办的初衷,因受制于多种因素而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6.
7.
地理标志的概念和特征;拓展地理标志产品的意义;汕头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与保护的优势;汕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9):2-2
为统一全国环保标志标准,实现环保标志规模化管理.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管理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全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将统一执行新标准。管理执行新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机动车。规定指出。对按照国家有关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定期检验合格的机动车,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9.
地理标志作为一类新型知识产权,与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传统特色保证(TSG)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属于认证性质的官方标志,在2019年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之前,中国一直处于3种标志并存使用阶段。此次整合标志着中国在地理标志统一认定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仍存在整合不彻底、有关表述使用混乱、行政程序冗余、难以实现监管功能等问题。建议在专用标志“二合一”整合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统一不同文件中的表述,同时强化地理标志官方标志的监管职能,从而完善地理标志官方标志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11.
12.
西安美星环保产品有限公司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美商务拓 展联合企业集团(American Development Network)于1994年在中 国筹建的西北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各类水处理设备的研 制、开发、生产、并承接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的环保高新技术企 业。1997年公司被国际水质协会(WATER QUALITY ASSOCIATION) 吸收为正式会员。1998年与上市公司陕西精密合金股份公司进行 资产重组,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现公司注册资金为5325万元 人民币,员工90%具有大专以上学… 相似文献
13.
1.“精致农业”涵义及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台湾农业走过50、6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之后,逐渐出现了停滞、萎缩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台湾开始调适农业发展方向,从注重产量转为重视品质和效益问题,提出以“精致农业”为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所谓“精致农业”,台湾经济学界从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层次解释为“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均衡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发展”;台湾农业科技界的解释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并有利生态维护的农业生产”。总之,“精致农业”是台湾为扭转以往片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采取促进农业生产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4.
5月16日,“大兴西瓜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授牌仪式”在中国西瓜博物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为切实保护好大兴西瓜品牌.此次对保护的大兴西瓜地块将全部使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锁定.种植技术按照标准严格统一.对专用标志的使用实行网络化管理,受保护的大兴西瓜销售由指定销售点进行专卖,并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当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这一品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时,我省花费人力、财力申请获准的13种地理产品保护标志却受到冷遇。这一冷热相悖的现象值得引起深入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高涨,贯穿于经济活动中的环保要求也随之强烈。因此,绿色产业(也称作环保产业)和环保科技产业应运而生,乘势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不少专家预测,绿色产业和环保科技产业将是21世纪人类的重点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尤其是环保管理系统已导入全球市场,成为解决环保问题的经济手段:使全球培养绿色竞争力的竞争拉开了帷幕。台湾也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列。互.国际环保公约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鉴于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地球村遭受环境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早在1992年各国在巴西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中,…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9):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便于消费者识别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8年10月下旬.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设计方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共收到233件作品。经过评审、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