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考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许多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商业银行成本收益角度出发,通过对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2004年以后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明显展露出来的.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流动性用M1与M2的比例来表示,它反映了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的比例.货币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首先,世界各主要国家执行的低利率政策是造成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其次,各国金融机构信贷创造力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动力;最后,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又进一步放大了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同时,作者就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清  安毅 《经济导刊》2007,(9):26-29
近些年,流动性过剩开始成为全球范围内长期趋势.但是,中外流动性过剩的产生基础明显不同,发达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以资本市场高度发展为存在基础,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则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最近,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议论颇多,议论的焦点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本文基于既往研究中值得深思的四个问题,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构成出发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判断标准及影响因素进行界定,以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成因的微观视角管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并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不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厘正了若干流动性过剩认识误区,阐释了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与定义,测算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规模和程度.得出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并不严重、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过热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向值得反思等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流动性过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伟 《生产力研究》2007,(19):87-88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为大量货币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从而引发短期内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在我国,流动性过剩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推动房地产投资增加,价格上涨。缓解流动性过剩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方法是拓展投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较为模糊,并且流动性究竟过剩了多少?学术界至今尚无公认的测度方式,本文将对流动性过剩重新定义,运用IS-LM模型来测度流动性过剩的程度.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末,我国流动性过剩程度已达13万亿元人民币,储蓄投资缺口和外贸缺口的持续扩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过剩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甚弱.  相似文献   

9.
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全球背景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结构性特点,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要坚持"市场为主、各方联动、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指出当前重点是解决经常账户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的来源问题,以及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导致资金配置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现状,中央银行连续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调解.本文深入分析了该政策对经济形势中的各方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解决流动性过剩、通货膨涨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币流动性过剩、噪声交易与资产价格波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者主体行为是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将流动性过剩引入噪声交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分阶段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长期存在流动性过剩现象,在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期间,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保持协整关系,而在资本市场过度波动时期,这种协整关系消失了,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成为这一时期资产价格的主导因素。从2000年至今的整个样本时期来看,流动性过剩并不必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但却对资产价格有潜在的冲击和抬升作用,因此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The frequent empirical failure of 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raises a question that has not been definitively answered: why do predictable excess returns on currencies persist in competitive currency markets? Supported by data from nine major currencies for 1978:08–2019:09, I provide a novel resolution to this enduring forward premium puzzle by building on the financial economics literature that explore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imited access to capital markets. A liquidity shock, or the urgent demand for liquidity by credit-constrained arbitragers liquidating bond holdings, causes losses from sudden drops in bond prices. Arbitragers require a liquidity premium to compensate for potential losses that vary directly with the interest rate. It is this liquidity premium that explains persistent excess returns on currencies. I argue for policies favoring a 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and macroprudential controls that ease liquidity constraint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by reducing the liquidity premium.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升值趋势、流动性过剩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成长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4.
刘刚 《经济经纬》2008,(2):16-19
近年来,我国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结构因素、总量因素和重新定价因素等相继成为解释的原因。笔者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为视角,对我国资产价格暴涨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资金太多才是本轮资产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下,对资产价格进行正常蒸发,同时谨防短期国际资本以概念炒作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远程非接触式攻击。  相似文献   

15.
对资金流动性的认识与疏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我国目前所存在的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以分析资金流动性对经济影响的两面性为出发点,探讨当今中国存在的资金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直接原因,并结合资金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后果,分析这些原因背后的联系,为解决和控制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出构想方法,即需要将收入分配改革、外汇管理改革与行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让内在变革和外在动力共同作用、互相协作,使经济能够更加健康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MEC)理论探讨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条件、可能区域以及演进的机理,并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实证考察.文章认为,次贷危机是在美国政治周期推动下,制度结构和社会条件变迁改变危机进程所造成的危机叠加.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流动性过剩说、经济结构失衡说、负债消费模式说、国际金融体系说、新自由主义制度说等观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的流动性过剩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对流动性过剩进行量化分析,主张流动性过剩源于金融系统不良资产的货币化和动员式的投资驱动型数量增长模式;认为流动性过剩以经济景气循环为前提条件,通过三条传导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冲击;从而建议采取对冲性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增量,财政冲抵和其它均衡措施消解流动性存量的有效政策组合从根本上消除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18.
负债与流动性:抑制还是协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霞 《经济经纬》2008,(1):86-89
负债和流动性的关系是资本结构的一个新问题.负债之于流动性,是相互抑制还是协同,成为近年来有争议的话题.一般而言,负债比率和流动性会因为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结合实证检验,按行业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负债和流动性的关系.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提升企业价值,会对上市公司有更切合实际的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rives a liquidity-adjusted conditional two-moment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and a liquidity-adjusted conditional three-moment CAP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ory of stochastic discount factor. The liquidity-adjusted conditional two-moment CAPM shows that a security's conditional expected excess retur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ts conditional expected liquidity cost, the systemic risk premium and the liquidity risk premium. The liquidity-adjusted conditional three-moment CAPM shows that a security's conditional expected excess return depends on its conditional expected liquidity cost, the conditional covariance between its return and the market return, the conditional covariance between its liquidity cost and the market liquidity cost, and the conditional coskewness of its return and the market return.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了目前理论界对流动性过剩的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并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治理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