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斯特经济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批判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国民经济学.这一学说具有鲜明的国家主义特色,独特的贸易保护思想和新颖的生产力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企业扩张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西方从亚当·斯密开始,经过新古典学派,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企业扩张的动力、目标及其影响因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发展学说。  相似文献   

3.
分工理论本身经历了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多样化学说,如古希腊的外生绝对优势说、斯密的内生绝对优势说、李嘉图的外在相对优势说、马克思的协作收益说以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规模收益说。这些学说都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如外生绝对优势说适应于个体差异主要由天生决定的古代社会,内生绝对优势说主要适应于个体技能差异源于经验性学习的家庭手工作坊时期,外在相对优势说适应于以既定外生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工业革命时期,协作收益说适应于机器化大生产迅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分工思想于自由竞争主张不相容,马歇尔就从外部经济来解释规模经济,从而导致了分工理论的转向和式微。显然,结合时代背景的演变,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工理论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就经济思想的选择,应结合亚当·斯密开放、自由和全球化的学说,就经济人本性、政府经济政策的运用和自由和谐经济理论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来比较研究孔子和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旨在阐述只有充分尊重经济人本性,因势利导,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学说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资本形成和资本/产出比例变动模型、“临界最小努力“发展模型以及技术进步发展模型等理论学说为基础,阐述了20世纪以来有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学说,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了简评。然后就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进行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伴随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全球化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全球化理论是把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亚当·斯密等人开创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一战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帝国主义论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深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开创的全球问题研究和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则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理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的创造力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对于理解产业发展和价值创造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充分地探讨和分析创意产业的结构演化、认识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和运行特点,分析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特点及其在演进中的创新特征,并从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角度,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重温了斯密的价值决定理论,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斯密一共提出了五种价值决定理论,分别为耗费劳动论、购买(支配)劳动论、负效用论、生产成本(费用)价值论和支配力价值论;第二,斯密的价值决定理论不是互相矛盾的,不存在所谓的二元论,其中心思想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第三,斯密提出的耗费劳动价值论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的一种变形;第四,斯密没有提出收入价值论,那些认为斯密提出收入价值论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成本和收入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伴随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全球化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全球化理论是把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亚当·斯密等人开创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一战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帝国主义论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深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开创的全球问题研究和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则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理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饱含激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艺术典型,揭示了造成苔丝悲 剧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宗教的迫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摧残及其性格的弱点等合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6.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保险公司必须进行企业再造。中国保险公司再造的核心领域是业务流程再造;为确保新流程的高效运作,还必须进行发展战略再造、组织结构再造、信息沟通再造等同步工程。  相似文献   

18.
从版权、作者权到著作权的历史进程中无不体现着立法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创新。其中财产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和智力成果观的不同选择,影响了世界各国著作权制度体系的形成。中国著作权制度也是在一定立法理念的支配下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化解南北矛盾的惟一正确选择是建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行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行为学方法既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行为学方法主要有:组织结构选择法,动态适应管理法,最佳时效激励法,边际效益分析法,结针重叠构架法,应战意识活法,互补组构功能法,岗位系统匹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