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福林 《发展》2004,(2):80-80
二十五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有赖于政府改革的实际进程。改革走到今天,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同政府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事实上,政府改革不仅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政府改革的滞后,是我国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三十年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渐进改革”、“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局部突破改革”、“试点试验改革”、“经济优先改革”等改革策略。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策略是有成效的。不过,这些改革策略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体制扭曲、信号混乱、政治改革滞后、“寻租”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粗放、内外经济失衡等“后遗症”。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及改革对象和改革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不忘记改革,但必须直面改革;不抛弃改革,但必须改革改革。30多年来,中国社会似乎一切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改革本身。其实,改革在改变社会的同时必须也改变自己。如果说30年来的中国,是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那么从今以后的中国,则是变化了的社会促使改革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他们或者创造某个领域的改革思想,或者坚持某种改革思想,或者不断地将改革的理论付诸实践,推动了改革,创新了改革,实现了改革的进步。他们已经影响,要么正在影响中国政治体制的某个方面的改革。但愿他们的改革思想能够照亮我们政改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吴丰华  白永秀 《改革》2012,(2):18-24
中国改革已经由"前改革时代"进入"后改革时代",前改革时代那些对改革起到巨大作用的促进因素将逐渐演变为改革的阻碍因素。在后改革时代,政策导向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向改革反面转化的、进一步改革的阻碍因素,对那些曾经的改革促进因素大胆进行再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进行了20多年之后,经过党的十六大的推动,新一轮的改革热潮又一次在中国大地兴起。这一轮改革同以前已大不相同。它是在20多年改革的基础上进入核心部位的改革,是关键性改革阶段,也是加入WTO后必须进行的实质性改革。如果从改革的进程说,由于渐进改革总是先易后难、行而后知的探索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也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务业改革始于1978年,但改革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服务业并没有充分的理论认识。改革的初始动机是为了解决当时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从改革具体路径看,改革伊始主要是通过放开个体经济,间接促进服务业改革,随即对服务业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渐进市场化的模式、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等,是这一时期服务业改革的基本特征。上述改革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深化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改革的复杂性放慢了改革的步履。改革目标的多元性、摇摆性,改革利益取向的分散性,改革手段的行政性以及改革动力的间断性等导致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徘徊。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可动摇,让企业和政府都归位, 让农民得到其应得的。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首要课题,是全面改革中的"精准改革",是与以往的改革不同的新一轮改革。面对新一轮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正确方向,确立新观念,找准新突破,采取新招数。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围绕市场化改革的争论主要存在坚持和深化改革论、反思改革论和反对改革论三种观点。各种观点的分歧说明了旧改革观的破裂,需要确立新的改革共识。改革转型呼唤确立“以人为本”的共享式改革观。“以人为本”是共享式改革观的根本宗旨;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是共享式改革观的重要体现;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是共享式改革观的基本原则;保证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是共享式改革观的价值目标。未来改革的方向需以个人本体论为哲学基础推进共享式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2013,(Z1):34-37
社会矛盾的问题,还是要通过社会改革来解决,你不改革,就会被改革。因此,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战略机遇期,不要等到发生重大社会危机之后再改革。改革就是要"先发制人",来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再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关口。下一步改革该怎么走?国家如何形成新的改革共识?改革改什么关于如何改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改革局面?这些话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热议的焦  相似文献   

12.
物资再生利用企业是我国的特业经营单位。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欲争得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 ,必须主动地更新观念 ,勇于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从而激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1 理清思路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保证在近几年推行企业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切身体会到 :只有从实际出发确立改革思路 ,才能有效地凝聚和吸引企业员工关心改革 ,支持改革 ,投身改革 ,共同培育企业的改革成果。改革思路是改革指导思想、方针策略及实施方法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思路正确与否 ,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因此 ,在确立改革思路时 ,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  相似文献   

13.
查英 《发展》2013,(4):27-28,31
首先要做到三个统一部署:即统一部署自上而下各级改革;统一部署党委和政府的同步改革;统一部署全国各地联动改革。其次大部制改革应与关联性改革结合起来,现在来看至少需要做到与事业单位改革结合,与编制改革结合,与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13,(Z1):28-31
来自中央的改革决心,来自社会底层和地方的改革动力,终会促使全国上下形成改革共识,促使国家出台改革的顶层设计,寻找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克服改革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实现改革的再次突破。中国的改革向何处去?改革的下一步门槛是什么?就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这个门槛必须迈过去,迈过去了就是光明的前途,如果迈不过去,可能陷入人们所担心的"中等收入陷阱"。改革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和稳定一直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只是从企业改革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作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只是顺应企业改革的要求而动。这样一种认识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全面的,它模糊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关系,弱化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先行推进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头是企业改革,一头是机构改革。联结这两头的纽带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孤立地分头抓企业改革或机构改革,极易造成相互分割、各自为战,甚至都难于进行的局面,最终也难以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既包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科学管理,又包括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  相似文献   

17.
壹.国企改革的四 个系列 国有企业改革至少包含着四个系列的改革:一是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二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三是国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改革,四是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这四大改革系列,每个系列中都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潘永 《特区经济》2010,(10):88-90
基于高度相似的改革背景,中国、越南的银行业改革呈现出了较多的相似性;同时,越南银行业改革在一些方面明显不同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改革的力度更大,改革推进得更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十年改革中,企业改革出现两种不可忽视的倾向,即二个代替:一是发展代替改革,二是改革代替管理,致使改革目标、重点不明确。对此,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发展、改革、管理及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中认为,管理是主体,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管理和改革的目的,只有以管理为核心,企业改革才能摆脱困惑,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陈友芳 《珠江经济》2006,(12):74-81
改革之所以“改不动”,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存在改革的受损者,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双轨制及补偿措施是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的操作技术。二是人们在改革中广泛存在搭便车动机,由政府主导改革及培养热衷于改革的道德理性人、培养改革中的“大猪”是克服改革搭便车行为的主要措施。三是预期改革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制度企业家的出现有利于对付改革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