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长宜 《辽宁经济》2004,(11):14-16
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中国矿联矿业城市工作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阜新)论坛”  相似文献   

2.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位于东北辽宁省的阜新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能源基地之一。然而随着可采之煤越来越少,作为煤城的阜新正走入“暮年”。2001年底,阜新被确定为全国惟一的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国务院希望阜新市作出的尝试,能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经验。到2004年12月,转型已满三周年。那么,阜新的尝试能否为全国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化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其中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中的重要步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的着眼点要高,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新思路的核心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依靠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我国以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解决短缺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受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启示,提出打造阜新经济转型升级版这个崭新命题。全篇对阜新今后在转型理念、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经济转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发挥政策优势等八个方面如何打造阜新经济转型升级版问题作了深刻、精辟阐述。这对国内、省内同类资源城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经济转型推上新阶段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琳琳 《辽宁经济》2009,(10):51-51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第一个试点的阜新任务更是艰巨。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阜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匮乏,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经济效益严重递减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避免资源危机及其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造成的结构性衰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转型、10年探索,阜新经济转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经全市上下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经济摆脱了困境,走出低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发展压力,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凋敝,亟待科学转型。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应及时启动城市经济转型事业,防止资源型城市被边缘化,多渠道解决转型启动资金,政策推进法制保障,共同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事业。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是依托我国"一五"期间建设起来的资源型企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而建成的中小型工业城市,她的建成和发展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上世纪50年的开发建设中,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为主的矿山建设者,把一个当年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建设成了年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40万吨、黄金3000公斤、白银100吨,享誉国内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铜城",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随着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自有资源和国内铜矿资源的日趋匿乏,紧缺的资源瓶颈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不仅给资源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对白银市城市经济格局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资源紧缺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企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引导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成为地方政府t7 R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孟士翔 《北方经济》2011,(10):20-22
当前,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自身原有的,也有的是伴随着发展而产生的。遗憾的是,不仅资源型城市现存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呈现出的矛盾愈演愈烈,这不仅仅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阶层予以配合和倾心努力。如果资源型城市不能找准时机采取对策以实施产业转型,各种问题和矛盾将被激化,最终导致资源枯竭甚至城市衰落。因此,分析与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显得很有必要并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茜若  高宇 《辽宁经济》2006,(10):18-19
阜新以及阜新矿区的经济转型并非是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而不得已为之,而是在遵循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这符合阜新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是资源型城市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目前,矿区的煤炭地质储量尚有12亿吨。其中可采储节5.1亿吨,以目前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超码还有50年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山东省拥有较多的资源型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竭期,资源依赖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是: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和新主导产业扶持。产业转型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是:创新发展观念,强化竞争优势思想;严格控制超能力过度开采,减缓产业转型的压力;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并举,改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产业转型的人才优势;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完善产业转移援助政策。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旨在通过阜新的转型来破解世界性的难题,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一年来,阜新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在转型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使沉寂的百里矿区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盛新丰 《唐山经济》2007,(3):19-20,24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正面临着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和国内产业向环渤海聚集的两大机遇。积极抢抓机遇、理性承接产业转移、科学实施产业对接,顺势借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们工业系统深入落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论证了西部资源型地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主要和最为符合工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首先,论述了西部由“资源加工业”阶段向工业化更高阶段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其次,论述了产业转型与产业城市布局调整的客观基础;第三,提出西部地区或城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实施“机械电子制造业本...  相似文献   

16.
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鸿 《市长参考》2003,(11):27-29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加快经济转型是当务之急,不同的资源型城市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总的说来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创新,同时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施转型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铁臻 《市长参考》2003,(11):10-15
  相似文献   

19.
转型挑战     
曾经让诸多资源型城市引以骄傲的地上、地下自然资源,成就了他们许多的光荣和梦想;但留下的大片裸露山河,满地的疮痍,更让他们痛彻心扉。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陈增帅 《发展》2006,(6):27-28
我国共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178座是县级及其以上建制的城市,212座是非建制市的矿业县城,有36座县属矿业镇。它们为中国提供了93%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80%以上的铁矿石和70%以上的天然气。吸纳人口3.1亿,矿工870万,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已有54个矿业城镇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甘肃白银市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就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对甘肃省白银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其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提出了甘肃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