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之日起,2010就注定将成为上海市里程碑式的年份,上海市倾注于世博会的热情究竟能获得怎样的回报,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所带来的这种世界性的人员流动,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国际间最早的大规模"旅游流",由此可见,世博会从诞生之时起,就与旅游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世博会历史的梳理,找出世博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世博会对上海都市旅游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9年妈祖信俗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但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传统手工艺与妈祖信俗旅游商品的对接尚处于浅层阶段,不利于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文章分析了两者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项规划、专项基金、运作模式以及旅游商品品质等方面,指出实现传统手工艺与妈祖信俗旅游商品深度对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08,(6):36-37
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世博机遇研究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上海世博会是全国世博会的认识,认真做好接轨上海世博会的相关研究工作,积极营造迎接上海世博会的良好氛围。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广泛动员、狠抓落实的原则,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提高迎接上海世博会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将对接上海世博会作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抓手,动员企业、全市人民参与世博会、分享世博会,形成对接上海世博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与苏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枚 《特区经济》2010,(8):152-154
推动苏南与上海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利于苏南和上海共享2010年世博会的重大机遇,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此,苏南和上海要确立资源整合,同城开发;旅游拉动、效益共享的指导思想,采取联手开发旅游项目、打造旅游联动服务平台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能级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旅游也日渐兴盛起来。但是,在博物馆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与旅游在对接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观念落后、设施陈旧单一、门票价格偏高等。利用市场营销组合战略,加大博物馆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可以加快大连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合作经济》2010,(5):19-21
2009年以来,青州市供销合作社先后与各地十几家大型超市合作,让青州市的蔬菜瓜果走向全国,被称为"最彻底、最成功"的农超对接,这次世博会,青州是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指定的直供商之一,田昭功在世博会未开始前就飞去上海,到一线调度、安排工作,一待就是10天。  相似文献   

7.
青岛与世博     
《走向世界》2010,(14):32-32
爱知世博会难忘"青岛周" 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推出了"青岛周"活动,以"魅力青岛、帆船之都"、"度假天堂旅游"、"经济活力城市"3大主题为内涵的互动式表演、展示等交流活动,制造了中国馆的热烈气氛,成为"青岛周"上的亮点,参观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8.
王晓宇 《特区经济》2011,(1):173-174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世界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市场和争相竞争的目标市场。未来会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世博会于2010年5月份在上海召开,以本次世博为契机,进一步分析中国旅游品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的对策与措施,对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总结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三种模式,随后分析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效应,以期揭示世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新兴休闲旅游形式,在许多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它的出现在满足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当前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纲要。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为平衡城乡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研究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对上海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以往经验和未来预测,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会有约7000万游客到会参观游览。这无形之中给上海的居住条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安置如此众多的游客,如何充分利用上海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如何在世博会结束后合理利用那些过剩的居住资源,将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仅  相似文献   

12.
博览会是强国和文明的象征,每一届世博会都使举办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瞬时中心,因此能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本文以强国与文明为理念,阐释强国何以举办世博会以及世博会何以强国。通过梳理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历史,考察举办世博会与国家富强的历史逻辑,聚焦有代表性的世博会会场,剖析强国筹办、举办世博盛会的理念演化和思想发展,以探究成功举办世博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公益旅游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可替代性旅游之一,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我国的公益旅游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当下中国公益旅游开展的两种模式进行主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利益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讯     
《走向世界》2005,(6):93-94
青岛首次参加世博会Qindao Making Debut at the World Exposition 6月12日至18日, “青岛周”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精彩亮相。这是青岛首次参加世博会。“青岛周”活动期间,青岛借助这一世界顶级盛会的平台,围绕2008年奥帆赛“打造帆船之都”、“魅力青岛——度假天堂旅游”、“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三大板块,突出自然、人文、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举办一系列城市推介、文艺表演、企业展示和投资旅游说明会等活动,向世人充分展示青岛迷人的城市风光和科学的发展理念。海尔和青岛啤酒作为中国仅有的企业代表分别举办了“海尔日”和“青啤日”活动, 在世博会上一展风采。  相似文献   

15.
王居卿 《黑河学刊》2010,(11):14-16
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释放出巨大的旅游效益,推动了上海旅游业跨越发展。世博效应为黑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角度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际会展旅游.据预测,届时将吸引700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来上海参观世博会和观光旅游,其中的住宿接待是上海有待妥善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按2010年7000万客流量计算,上海目前宾馆饭店床位数还差近20万张缺口.  相似文献   

17.
"大虹桥"被赋予了"国际贸易中心承载区之一"的地位,与浦东贸易区块不同,它对接的目标是"长三角"。"大虹桥"正在赶工。在这片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地带,钢筋水泥正日夜相撞,以确保在世博会前完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积极的成效.利用富集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参观旅游,需要提升内涵建设,构建协同发展格局,规范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注重资源整合,将红色遗址遗存连点成线,主动对接国家、甘肃省的红色旅游规划建设方案,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加大红色旅游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变革红色旅游特色产品和商品经营模式,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与各种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以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张掖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博对浦东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一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五十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最先触动的是浦东旅游产业的神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的浦东旅游业,能否借世博机遇重振  相似文献   

20.
浦东应把握住世博会的机遇,向香港学习,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经济支柱产业,把浦东打造成为集商业、观光、休闲、会展、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