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住房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社会对于住房保障的客观要求,可以分成普遍需求和特殊要求两个方面。一是住房的普遍需求,即人人可得到合适的住房。1996年“国际人居”大会把“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确立为《人居议程》的核心目标。2002年4月,联合国制定居住权利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明确为:“在可能的条件下,各国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保护并确保公民获得足够住房的权利”。二是特殊要求,即在住房供应及其价格的自然状态下,部分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居民,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经济能力适当地解决住房困难,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帮助其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侯捷在联合国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上的讲话人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人的最基本权利。自1976年第一次人居大会以来,全球人居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尚有10多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其中1亿多人无家可...  相似文献   

3.
住房,是人类社会明的标志,它界定了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是市民最迫切、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安定团结、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次联合国中国上海博览会把“人居”确定为主题,反映了世界各国政府追求“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共同愿望,也说明各国人民十分关注中国政府改善居住环境、解决人类居住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庞元 《住房保障》2006,(5):44-46
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增强了市民住房消费能力;通过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使数以万计的经济困难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2006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两大体系”,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相关政策,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开始,联合国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住房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权利.今年10月4日,是第25个世界住房日.纵观前24个世界住房日的主题,围绕人类的居住问题,各国站在人类共同的角度,展开了全方位、极有深度和广度的探讨,也极大地促进了居住环境、居住水平和居住理念的提高.但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仍然面临着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缺少适当的住房、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全世界仍有4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贫民窟中;整个人类住区仍有近10亿人缺少住房或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仍有部分人无家可归.因此,"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仍然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人居中心是实施《人居议程》和名国首脑于2000年9月通过的《千年宣言》中《贫民窟改造》部分的核心机构。事实上,展开大规模的贫民窟改造项目可视视为实现《人居议程》中“为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这一首要目标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2009,(4):11-11
2009年9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中国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情况和住房建设成就”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加快住房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问题做了简短讲话。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无房和少房问题,英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名为“可持续社区:所有人的家园”的5年计划,以便达到“人人有个体面的家”的目的。按英国政府规划,“可持续社区:所有人的家园”5年计划到2010年完成,整个计划将耗资380亿英镑(约650亿美元)。5年计划包括使成千上万无房户拥有自己的家,改善那些仍然栖身于简陋的政府租借房中的人家的住房条件,降低由于住房开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房屋积压,改善因社区建设计划不善而带来的就学、就业和生活不便等问题。在解决住房基本需求之后,英国政府还有另外一个计划项目:“人群、家园和繁荣”。英国社区…  相似文献   

9.
在5月20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的“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表示,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其实,汪部长类似的观点,在早几个月前就已见诸报端。据新华社今年2月22日报道,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说:“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从十多年改革和探索的实践看,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住房领域的社会公平问题。”中国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无疑是上述观点的递进和明确,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群众安居乐业,而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就是为了保障“居者有其屋”。前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省里也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张家界市目前的情况看,自2004年实施住房保障以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住房梦何时圆项勇住房问题是永远的热门话题。一千多年前,杜甫老先生就曾强烈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更是被整整一代人当成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无数人为之奋斗终身。“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又被去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  相似文献   

12.
1985,联合国确定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人居日”或“世界住房日”。今年10月3日的“世界人居日”,主题为“千年发展目标和城市”。为庆祝今年的“世界人居日”,进一步探讨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应住房的基本权利。今天是第21个“世界住房日”,今年的主题是“城市——希望之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房地力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目前,我国还有12万人的住房不适宜居住,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这个数字还会急剧增长。国际住房年(1987年)确认要提醒各国和国际社会为所有人建造、提供住房条件做出努力,并特别强调应满足穷人和处境不利者的要求。为此,我国根据人类住区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的全球住房战略’”制定了“中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使人人都享有适当的住房。其指标体系为:九五期间,我国城镇住宅的发展目标:城镇问卜农业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到gm’,解决人均居住面…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域的特性相适应,为全体国民提供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为了实现该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五年计划”,在该计划迅速缓解了日本战后住房短缺的问题后,日本政府适时调整计划,着力于提高居民住房质量,对日本住宅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住房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使全民都有使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住房”。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居者有其屋”政策目标和组屋政策,充分反映出新加坡住房政策的广泛性,并以此为框架,制定了“五年建房计划”。其中,组屋政策成功的关键是政府专门拨出国有土地和适当征用私有土地供房屋发展局使用,还为其提…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住房保障制度是缓解住房矛盾的关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住房保障制度就是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一段时间来,解决住房困难、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穷人能否买得起房子”也引起了很多争论。一些媒体舆论提出,政策应当保障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7.
吴广林 《民营科技》2007,(7):72-72,121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与人居环境有关的环保提案数不胜数。日前,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又确定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看来,人居环境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照”下已有了足够的被重视程度。但有些环境,例如常被我们叫作“深山老林”的自然保护区。却乏人关心。其实,自然保护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保证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的基地,必须引起相关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公司》2000,(11)
为期3天的“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形成和发表了具有历史和世界意义的《成都宣言》。成都市市长王荣轩宣读了《成都宣言》,于2000年10月18日18时30分在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一致通过。10月18日22时20分,新华社将《成都宣言》向全世民播发。以下为《成都宣言》的要点。 实现《人居议程》的“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目标的过程中,城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总体规划。二、良好的城市管理。 三、获得土地、资金和住…  相似文献   

19.
吴刚 《住房保障》2005,(3):12-14
青岛市通过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主要措施是:以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为宗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不断创新住房保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起,上海市为了缓解中低价位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实施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政策,以满足动拆迁居民对住房的需求。2003年底,共开工了250万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动迁居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购房难的局面;2004年,上海市政府启动了连续3年、每年建设3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的“三年建设计划”;2005年,上海市政府又提出了“两个1000万工程”,即新开工10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包括配套商品房在内的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占年内新上市商品房的比重为65%,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动迁居民的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