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不能盲目挂专家号 时下各大医院看病点医生、专家号十分流行、前来看病的患者,几乎都想找专家看病,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患者到医院就诊首先要充分利用导医台咨询服务的作用,不要轻易挂专家号。一些疾病如果不做任何检查,即便专家也无法确诊。专家门诊光挂号费就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远远高  相似文献   

2.
三个筛子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3.
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银行贷款要走“蜀道”吗?有时候,我们可以另寻他径。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在前几天召开的全省财政、统计工作会议上,我曾说过,按照有关规定,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省政府领导一般不参加会议,也不讲话。但我分管的部门中有三个工作会议是要参加的,一个是财政工作会议,一个是统计工作会议,再一个就是审计工作会议。之所以要参加这三个部门的工作会议,因为我觉得财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过日子”也离不开财政;统计工作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最基础的工作,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把经济工作比作是“水”,审计工作就像是“渠”,渠直则水畅,起着引导“水”的作用。如果把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比作是社会上人,那么审计部门就是这个社会的“医院”,审计人就是这所“医院”的“医生”。人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要接受医生的诊断,无病要防,有病要治。医院和医生的责任就是预防保健,救死扶伤;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听从医嘱,接受诊治,不可讳疾忌医,遗小疾而成大患。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医院大都是“坐诊”,都是病人上门求医,而审计“医院”都是“巡诊”,是“医生”主动“登门诊治”。还很少有哪个单位主动找到审计“医院”求诊的。我真诚地希望,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企事业,要提高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增强“保健”意识,主动支持、配合和接受审计“医院”的审计“诊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叶威 《东南置业》2014,(12):3-3
每每说到家,没有人不会向往与眷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它从来都是让人意犹未尽。家,每个人都有权利为它注释,有时是因为一间屋,有时是缘起一个人,有时甚至只是因为那一口家乡的味道,就让人“归心似箭”。如果说一定要为家找一个“落脚地”,那么这要让多少人爱恨交加。谈论“买不买房”、“买房了吗”,似乎成为了中国人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人们茶余饭后说不厌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医药制度改革日渐深入,如今人们看病的开支开始成为家庭消费重要的一部分。常听人抱怨,现在看病实在太贵,真是看不起病,也吃不起药。其实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讲,不会看病也是医药消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记者对一些的医院进行了走访,发现其中的门道还真不少:普通疾病别挂专家号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时下各大医院几乎都有专家号,而且专家号十分流行,前来看病的患者,几乎都想找专家看病,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但专家门诊光挂号费就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远远高出普通门诊,无形之中加大了病患者的看病开支。特别是一些任何医生都能…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10,(2):93-93
一天,—个长相很凶的陌生人前来拜访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亨利·福特。“有什么事吗?”福特问。“想找点事哦。”这人开门见山地说。 “你过去做过什么事?”“我原来的职业是做拦路的强盗,坐过五六次监狱,现在不想再干那行了,从今后要走正道,请你给我一点事做吧。你也不欢迎有前科的人吗?”那人莽撞地说。  相似文献   

8.
还是从那个最古老的“一美元买车”的故事说起:美国一张报纸上刊登了一条广告,有一个人要一美元卖掉一辆八成新的豪华轿车,好多人看了这则广告都不信,有个小伙子却按照报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要卖车的这个人,卖车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请问,是你要卖车吗,”。是的,你先看看货吧。”妇人打开车库。里边的确是一辆很新的豪华轿车。小伙子试探地问。真的只卖一美元?”妇人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徐志国  陈新明 《活力》2006,(3):25-25
在春风拂面、大地复苏的时节,记者采访了黑龙江东北医院总经理林国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总是沿海都市喝海水长大的,能经营好黑龙江的医院吗?会不会水土不服?他笑着说:“医者父母心,天下一理。只要待患如亲,南北中外的医院都可以办好。”他说得在理,做得如何?  相似文献   

10.
欲望人人都有。即便想“无欲”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做得到吗?  相似文献   

11.
同事要给远方的小辈寄一张报纸,跑到文具店去买一只大号信封,只见营业员不屑一顾地说:“一只不卖,要买就是10只”。同事不满地说:“我只需要一只呀,不是说四客有消省自由吗?”“那你到别处自由消初吧!”没买到一只信封,却“买”到一肚子气,同事说给我们听,大家也好气,觉得那家商店以后要少进。看来,一次拒售,一回怠慢,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据国外一项科学调直表明:如果一个消拜者在接受服务时遭到白眼、受到冷还,他一气之下往往会对周围约20个人诉说自己的迈进。另据哈尔滨市一家商场用了近一年时间对200多名…  相似文献   

12.
商品有商标司空见惯,可你见过人也贴“商标”的吗?今年一开春,从河北省魏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个个胸前都戴着一个印有“实打实”字样的徽章,身上背着县劳务输出办公室配发的印有“魏县劳务”字样的背包,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这个劳务输出大县,就是要让农民工“贴”上这个“商标”,创出优秀的劳务品牌。  相似文献   

13.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14.
“五一”是黄金周还是长假,这是个问题吗?“五一”黄金周和“五一”长假不是一回事吗?在不同人眼里,真不是一回事。比如.在旅游局的游客人数统计数字中,在数着门票收入、“趁机狠捞一把”的著名景区那里.“五一”是黄金滚滚来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5.
一戒暴利。非公平竞争,欺诈暴利只能得逞一时,皆难长久。做生意要眼光长远,“在点滴赢利中求发展,在持久坚挺中谋大利”当是从商者的座右铭。二戒违法投资。有的人财迷心窍,一听有高息集资就倾囊而出,也不想想那个企业有偿还能力吗?如果到法院,这种“驴打滚”的高利贷,法院会支持吗?三戒盲目跟“风”。道听途说某项目赚钱,不加分析调查便盲目眼“风”,十个有九个要失败。四戒盲目优柔寡断。市场瞬息万变,最佳投资机会往往会稍纵即逝。犹豫不决、观望徘徊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发财。所以正确地把握时机,看准了便当机立断,是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在帮扶贫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加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但我们在扶贫的同时,也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扶富”工作,笔者认为这也很有必要。可能有人要说,如果对富裕起来的人再给予扶持,那不纯粹是多此一举吗?此言差矣。君不见,有的人富裕起来后,手头有了钱,便开始“烧包”,参与赌博,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最后导致“脱富致贫”的也大有人在。从这个方面看,做好“扶富”工作一样需要高度重视。“扶贫”多是从经济方面给予支持,而“扶富”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方面。一是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永…  相似文献   

17.
在职场上你是好人吗?是否经常在“要做好人,或是不要做好人”之间徘徊?是否觉得当好人的代价太大,还是当个恶人比较轻松?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我中了大奖。而在此之前我没有买过任何彩票,我可以相信它吗?”“我收到一个邮件,说我银行户头被冻结,必须提供相关资料才能解冻,这其中会有诈吗?”“我被人骗走一笔钱,我应该怎么办?……”只要打开“欧洲消费者中心”设在比利时的网站,这些普通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凡人小事     
马德 《乡镇论坛》2011,(33):29-29
一 记得乡下有一个老奶奶。她最恨人叹气,听到人唉声叹气,就骂骂咧咧:“叹什么气,不知道一叹三年穷吗?”  相似文献   

20.
商业与人     
中国人真的“轻商”吗?“中国从来就有轻商的传统”,这似乎已成公论。时至今日,这一“公论”似乎要重新思考,在我看来,古往今来,中国轻视的是商人,而从来不轻视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