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57岁生日的时候,我恰好47岁。与祖国过着同一个生日,无形之中,使我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又浓烈了几分。把祖国比做“母亲”虽然已经用的很多很多了,但我还是觉得只有使用这个比喻,才能抒发我每当与祖国共同过生日时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家住闽西农村,家里十分困难,加上父亲去世得早,两个姐姐和我被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为了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母亲总是起早贪黑,终日奔波在农田、山野和荒地上,不是种地,就是砍柴,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望着母亲劳累的背影,年幼的我总想为母亲分担些生活的负担,并为母亲带来幸福。  相似文献   

3.
又到周末了,住校的媛媛明天中午会回来,七十多岁的母亲又去了一次菜市,买了些新鲜的青菜和肉准备给她包饺子吃。媛媛是我和丈夫资助的孤儿,她十岁的时候来到我家,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正在读高三。虽然平时她上学的费用都是我们负担,但日常生活却是母亲照顾得更多。母亲一个人住,同我在一幢楼,媛媛每次回来都住到母亲那儿。母亲每个周末都会变着花样地给她准备好吃的,她总是说学校的伙食再好也没家里的好,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面对党旗     
今天,终于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心愿:组织上批准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恰逢党的七十岁生日,沐浴着母亲的慈爱,面对新的起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5.
母亲节那天     
樊华 《青海金融》2005,(6):64-64
上午在办公室里,同事说“:今天是母亲节。”“当我知道世界上还有个母亲节时,我的母亲早已去世了。”在对她说这话时,我内心顿生一种惆怅。我在想,要是母亲还活着,我会在母亲节这天赶回家,坐在她的身边,陪她说说话。如果不能回去,我一定会寄上一份“孝心”。中午回到家打开电视,中央10台正播放台湾女画家、散文家席慕蓉的散文《母亲的生日卡》片段。文章写的是席女士小时候给母亲送的生日卡,母亲一直把它悉心珍藏着,让她无比感动。由此使我想起,母亲活着时,每当我去信给她时,她非得让哥哥念上两三遍才行。之后,她又把信保存好,待我大姐和小…  相似文献   

6.
饺子     
我的父母亲都是北方人,最喜欢吃面食,饺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美食。在我们老家河南。只有到了过年或家里来了最重要的客人,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在我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在通山县黄沙镇生活,那时生活艰苦,物资匮乏,一年到头很难吃上几回饺子,即使吃上也大都是素馅的,还吃过两回酸菜饺子,尽管如此,我当时也感到非常满足了。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问题几乎没有悬念,父母,特别是母亲,大概是不会忘记自己儿女的生日的。 我的已逾80岁的父母亲,总不会忘了他们的三个儿女的生日。当做子女的一俟进入了“奔四”的岁月门槛,一厢情愿的想扭住青春不放,甚至夫妻间故意回避生日这个敏感话题,并以淡化自己的生日为由,不想让时光的巨手撕扯着往“年老”的时空隧道奔去时.父母亲却要年年为当儿女的我们“庆生”。而且,母亲是一定要从父亲本来也不多的退休金里,在颇为“豪华”的家宴上,当着一大家人的面,用那双满是皱纹的手,抖索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包。我知道,那里面肯定装着一张簇新的百元大钞。  相似文献   

8.
俄勒冈的夏天渐渐走来,距离回国,还有25天。我望着湛蓝的天空,回想着异乡留学生活的第一年。曾经的我,戴的还是圆圆的小眼镜,从不敢相信自己会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在遥远的外地生活。别人家的孩子大都清早起床,自己骑车上学,我却要保姆背着我的书包,护送着穿过马路送到学校去。很多年过去了,我在大洋彼岸一个素不相识的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人家里熬过了大半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我尝到了委屈,尝到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目光     
连文星 《金融博览》2014,(15):81-82
母亲的一记耳光让我恩谢至今,她那明亮的目光更是我终生的追随。母亲一生只打过我一次,那是在小学三年级:先是在欢庆游行中因佩戴的红领巾不合格被赶出队伍,进而与校长争吵被除名,少了学校的约束更是信马由缰,惹是生非。"五一"节晚饭,见有热烙馍卷豆芽便抢着吃,引起大哥斥责并把馍夺了去,我一时想不开,便抄起菜刀喊着要拼命,母亲气急夺下刀扇了我一下。我心里觉得委曲,转身便往外跑,这时,母亲又赶紧冲上前搂着我大哭:"妈错了,再也不打你了。  相似文献   

10.
战地花开     
不愿缠脚当了卫生兵我出生于1927年,老家在河南洛阳冢头村。父亲是个瓦工,靠手艺赚些钱养家糊口,母亲在家里种地。那时候家乡经常闹土匪,土匪一来就把家里的东西都抢光,我们只能靠挖野菜果腹。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母亲给姐姐裹了小脚,到给我裹的时候,我就白天裹上晚上拆开,后来母亲拿线给我缝上,我就用剪刀剪开。母亲经常为了裹脚的事打我,说不裹脚将来找不到婆家,我说我长大了当兵去啊,当兵不要小脚。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过了60岁生日后,身体渐走下坡路,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不管是蹲久一点、站久一点,还是背东西多一点,腰就酸痛无比,每次母亲一犯病就发誓:"我再也不劳动了,安心享清福。"可她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病一好就忘了,仍旧继续干农活。直到我和妹妹商议,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接母亲到城里住。母亲一听,急了,嚷嚷  相似文献   

12.
烧柴的记忆     
母亲离开我们的那天早上,锅灶里还燃着一根木柴,锅里还留着一碗面汤。母亲一辈子没有拖累我们,她离开我们的最后一顿饭,还是自己烧柴做。我把面汤用碗盛起来,母亲肯定是留着自己做午饭的,把母亲没有来得及刷的碗刷干净,没来得及熄灭的柴从锅灶里抽出来,我的眼泪早已无法控制了……  相似文献   

13.
我十岁那年,父亲就逝世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每天披着星星出,踏着月色归,忙忙碌碌。这忙碌只有一个目的,为我和妹妹上学筹集学费。 每年过了正月,母亲选择一个天空晴朗的日子,把早早发酵了一冬的鸡粪,平铺在屋前的场地。当太阳使鸡粪蒸发出缕缕迷蒙的白气时,母亲用竹耙一边翻晒,一边手搭凉棚看看天空的云彩:“明天不下雨,再晒一个日头就干了。”而后,母亲把晒成粉未状的鸡粪用畚箕装好挑到地  相似文献   

14.
说天良话,在生活的一个层面上,我和妻子是吝啬鬼.我们是五口之家.我和妻子,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月薪加起来也就两千元左右,平时除去必不可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他生活消费则必须银根紧缩.我们几乎没有进过饭店,来了贵客便在家里招待--在家里吃好,又干净又亲热,又实惠.有人说我是吃不上梅子说梅子酸,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平时出门,非紧急情况从来不坐的士.小孩上街吵着要吃肯德基,光顾一次开个洋荤,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家住闽西农村,家里十分困难,加上父亲去世得早,两个姐姐和我被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为了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母亲总是起早贪黑,终日奔波在农田、山野和荒地上,不是种地,就是砍柴,里里外夕卜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生日     
母亲七十四岁生日这天,全家三代人欢聚在一起,为母亲祝寿。在要点燃生日蜡烛时,父亲欣喜地宣布:“今天也是我和你母亲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一家人顿时欢呼起来。说着父亲郑重地从口袋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讲话稿”宣读起自己编写的打油诗。父亲深情地在诗的字里行间倾诉了夫妻患难与共、历尽沧桑的苦与甜,抒发了相敬如宾、互敬互爱之情,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澈,表达了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憧憬,更希冀晚辈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多年。那些年为了不让他受委屈,母亲执意不改嫁,也因此吃了很多苦才供他念完大学,他对母亲的感激无法言表。在异乡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他时常给母亲写信诉说自己的计划、成绩和想念,并且一直在信中说:"妈妈,我爱您,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他娶了一个城里媳妇,人虽然长得漂亮,却对他的母亲挑三捡四。当他想接母亲来住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母亲怕儿子受夹板气,干脆连去他那里的时间也少了。再后来,他的儿子也大了,他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对母亲的关心极少,只是  相似文献   

18.
学费     
八岁那年,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欢快地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但小学报名交费时的难言窘境让我刻骨铭心。要开学了,母亲小心地把省吃俭用下来的两三块钱交到我手里,让我报名时跟老师解释,家里实  相似文献   

19.
三张工资条     
谭勇波 《金融博览》2009,(23):67-67
母亲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普通工人。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搬到市里与我们住在一起。一日午后,母亲在家里和我们一起清理杂物,翻出了一个掉了原漆的黑色盒子,里面除了父亲的几张发黄的IB照片外,还有一沓母亲保留着的工资条。  相似文献   

20.
我年已四旬,两哥一姐.记得12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村干部领着几位农信社的同志来到我家.那时家里很挤,一个房间放了两张床,我睡在外面床上,大人们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农信社同志让我父亲到村农信站工作.我母亲不同意,说是家里子女多又在上学,做了这份工作怕是要耽误家里的农活,再说做了也没几个钱,人家都不愿意做啊…… 不知何时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不知什么话打动了我母亲.从此我父亲多了一样工作,那就是农信站的农信员,第一代“信合”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