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即位后,遇到了因货币混乱而造成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币制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以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当时的币制现状,深入分析改革的政治、经济和理论基础,展示了币制改革历史过程,着重强调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改革举措.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币制改革的当时效果和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货币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混乱,二是分割。混乱体现在货币体系、货币种类与结构上,分割体现在地方政府铸造与发行货币各自为政。币制的不统一和不稳定不仅增加交易成本,制约商品交换与流通,同时也严重影响国内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因磅亏现象增加了外债成本,加剧了财政困难。在国内外压力下,政府着手币制改革,并先后成立币制调查局、币制局、币制委员会等专门机关来制定币制改革计划、监管与督促币制改革执行。本文以北洋时期币制局为研究对象,以民国金融档案和报刊等为史料依据,考察北洋时期币制局对推进币制改革以及货币市场整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元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在全国实行币制改革,强行收缴金银外币,发行金圆券。币制改革短短10个月便完全失败,并加速了国民党经济的崩溃和政权的彻底垮台。这场币制改革与当时一个叫“王云五”的社会名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西汉、东汉之交,由于王莽篡权,进行四次币制改革,使五铢钱制一度遭到破坏。在西汉末年,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经济走向恶化,在此背景下,王莽篡汉自立,急需寻找一条挽救危机的出路,于是进行托古改革。第一次币制改革。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进行第一次币制改革,除开铸五铢  相似文献   

5.
范新  陈伟  谈建军 《现代金融》2012,(12):52-5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币制混乱,美国白银政策加剧了中国白银的外流,币制改革如箭在弦。英美支持中国币制改革,日本则实行抵制政策。美国以稳定价格大量收购白银,为中国稳定汇率提供鼎力支持,并不谋取利益,中国币制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币制改革的实施及其内容 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局势极端严峻下,决定实行币制改革。改革的实施及其内容,由财政部以布告方式宣布.财破部布告中的改革办法即改革内容有六项,其要点为:①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欺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币制改革,近代以来,我国货币实现了从计重货币到计量货币的转变,货币制度实现了由传统的"银铜并行"金属货币制度向信用货币制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我国近代币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钱庄、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例,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通过构建政府与钱庄博弈模型的方式,认为近代币制改革本质上是商民政三者间的博弈,政府、银行和钱庄在博弈中均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中央银行统一货币制度为目标的币制改革才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1948年币制改革的失败国民党政府1948年8月19日实行的币制改革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法币崩溃改发金圆券;二是人民不准持有金银外币,均须缴兑给中央银行;三是限制物价上涨,一切物品不得超过8月19日的价格。这个限制价格上涨的规定能否维持,乃是新发行的金圆券的命运所系,如果限价被冲垮,也就意味着金圆券的危殆,币制改革的失败。严酷的事实是,金圆券从其发行之日起,仅仅经过40天的时间,就显  相似文献   

9.
曹源 《青海金融》2007,(B08):55-57
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托古改制,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目的是搜刮民间财富,其结果是破坏了五铢钱制,导致币制极度混乱。自居摄二年至天凤元年,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和使用的货币达三十余种。就铸造工艺而言,王莽所铸钱币工艺精美,其中包括了“一刀平五千”和“六泉十布”等一些精品;钱文书体考究,  相似文献   

10.
张嘉璈,1889年11月生于上海。18岁赴日本留学,攻读货币银行和政治经济学专业。满怀报国热忱,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财政、币制改革诸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清末币值不稳及货币制度混乱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陈衍提出的货币改革主张在湖北新政中得到了体现,其金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陈衍币制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详细解读及内容的系统梳理,对其币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以史为鉴,对当前中国货币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统一币制,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提出的施政纲领,这个纲领的具体实施经历了三十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诞辰,我把这个鲜为人知的实施过程写出来,作为献给党生日的礼物。一、统一币制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在1923年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一币制,禁止辅币之滥发及外币之流通”的纲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  相似文献   

13.
德国经济在1945年崩溃后,迅速恶化成易货经济,导致货币不再是账户单位、付款方式也不再是价值储存手段。到1948年中期,德国经济已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大部分人口濒于饥饿。有鉴于此,1948年6月20日的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1948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军事和经济危机,于8月20日抛出了所谓的“金圆券法案”,在国统区实行币制改革,然而短短9个月便崩溃,金圆券成为世界上最短命的货币。  相似文献   

15.
货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有着灿烂的货币文化,曾经对世界货币文化尤其是东南亚货币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货币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强大的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离不开特定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币制改革以后,秦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开始在中国流通并取得了独尊天下的地位,中国的币制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王云五是今天大多数人都非常陌生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却是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社会名流,也是金圆券币制改革策划和推行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7.
蔡杰华 《新疆金融》2008,59(5):55-56
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新疆金融是一片混乱,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各族群众怨声载道。新中国诞生之前新疆金融的混乱程度成为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上一道奇观。1939年毛泽民在新疆实行币制改革后(发行新省币,实行“废两改元”),新疆的财政金融有了极大的好转,新疆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但好景不长,毛泽民的改革成果被撕下革命伪装的盛世才扼杀。在中央银行法币、  相似文献   

18.
汉代货币的盗铸是一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始至终一直都存在,当时盗铸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涉及的人多地广,盗铸手段多样。汉代货币盗铸的原因,主要有高额利润的驱使,铜钱本身以枚为计算单位的特性及官方多次币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中、交”到“中、中、交”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币制改革的办法第六条中规定“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从这一规定中不难看出交通银行被认为是“四行两局”的第三  相似文献   

20.
民国肇建,百废待举。张謇在1913年至1915年任职北洋政府期间,主持全国农林、工商政务,编定、颁布了数十种经济法规,内容涉及提倡设立公司,扶植和激励幼稚工商业、采矿事业、改革币制,疏通金融,奖励垦荒,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以及统一度量衡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等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虽然受时代和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存在不足和局限,但对中华民国初期经济立法还是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