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锋 《商业科技》2010,(34):77-78
蚌埠市"双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跟进,为蚌埠市开发旅游资源乃至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保护、译解、诠释、联合为宏观思路,借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双墩"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打造蚌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课题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扬州"双东"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分析,在对"双东"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其资源特征,提出了通过整合文化碎片、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生活化旅游、加强资源数字化建设等手段来打造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旅游品牌思路。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不足。旅游形象模糊,过度商业化,旅游资源破坏和浪费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着非一线、非省会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的发展。以襄阳为例,将备受关注和热议的文创IP价值应用引入古城襄阳旅游发展中,借鉴以"故宫淘宝"为代表的IP运营成功经验,从挖掘古城IP内涵,打造强势IP品牌等方面着手,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楚国故都、三国故里、长江故道"所在地,集"楚文化、三国文化、治水文化"三项世界级文化资源于一身,旅游资源可塑性极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平台巨大,旅游产业发展先天优势显著。本文试图从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及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对策几个方面来研究,以期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些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6.
祥寒冰 《现代商业》2014,(31):74-75
望江楼在成都历史上与武侯祠、杜甫草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今天的望江楼却不足为外人道,因此,恢复其历史地位,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从打造竹文化景观、恢复明清水码头及重塑薛涛文化三个方面提出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以期对其旅游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河北省内京津周边城市正抓住机遇强力发展当地旅游业,而这就给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名城的秦皇岛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随着旅游兴市战略的全面实施,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秦皇岛应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提升秦皇岛国际旅游地位、国际文化旅游软实力,将有着"京津后花园"美誉的秦皇岛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本文将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滨海旅游城市的秦皇岛,是否具有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优势,哪些资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存在哪些差距以及为实现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商》2015,(47):259-260
截止2015年6月,国务院分四批一共公布了125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证明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依据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铭记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具有很高的品位度和知名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类旅游资源,存在较高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大理是中国第一批开发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一体,且资源类别齐全、集中的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对名城保护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性极容易破坏会古城的特色和整体风貌的丧失,不仅仅会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定性定量评价,试图探讨并概括大理古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和前景,引导人们的文明欣赏景观,同时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爱护大理古城内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范晓梅 《市场论坛》2006,(12):119-121
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品味。其中西山是桂林宗教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具有开发宗教旅游的优势。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可以看到西山发展宗教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并且在开发中应注意合理策划宗教旅游项目,注重营销宣传打造宗教旅游品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实现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融合发展,涉及到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形式和城市建设主题、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等方面。以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为例,分析了旅游与城镇融合的特点及问题,并提出融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的属性错位矛盾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中普遍存在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本文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属性--功能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的角度解析矛盾的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协调三方矛盾,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尚金华  荣贵 《品牌》2006,(12):10-11
<正> 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商故里,旅游名城,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精品景点建设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开发新型特色景点,努力打造"名院、名城、名人"特色旅游品牌,逐渐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和九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以深圳历史民居——鹤湖新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其保护与开发现状,将其打造为深圳民俗文化创意园。通过"休闲体验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的模式,以旅游带动产业经营、以体验作为营运基础,形成深圳重要的旅游文化产业,同时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建水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建水县实施"农业富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教育名县"的大舞台上,建水低碳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建水旅游低碳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发展需要新选择。本文将建水旅游业放在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分析县域旅游资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开发模式等,为建水县旅游业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徐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两汉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利用。但长期以来,徐州在汉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历史,轻创意""重旅游,轻教育""重政府行为,轻社会力量"的现象,导致开发成效有限。文章提出在"历史+现代+创意+科技"四合一原则和"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多中心治理原则的指导下,坚持高品质、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系统开发有形和无形的汉文化资源;提升徐州旅游产业服务水平;增加社会参与度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常州旅游的自然资源较少,而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丰富。因此,依托常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常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自身的特色,是常州未来旅游业发展可以考虑的路径。同时,对于常州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红  王晋 《商业时代》2006,(26):106-107
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及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极具价值的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介绍了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现状概况,对其旅游价值进一步分析评价,并与重庆,西安,昆明等几个西部主要文化旅游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开发成都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形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邯郸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资源类型、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旅游规划不完善,旅游资源未能有机整合。本文从分析邯郸旅游资源的优势入手,对提升邯郸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小芳 《商场现代化》2007,(27):256-257
桂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桂林目前的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无法满足游客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桂林必须努力发掘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实现桂林旅游形象的转型。为此,本文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桂林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再次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仁 《商场现代化》2009,(34):54-55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存在旅游文化资源含金量挖掘不足、旅游品牌打造不够、开发不平衡等劣势,稳定的政治环境、较好的政策支持、奥运帆船赛的后续效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带来了机遇,但竞争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效益,使青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