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力 《上海商业》2007,(2):24-25
2006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延续前两年年的活跃态势。在全年市场供应量走低的前提下,这一市场出现了空置率较低、租售两旺的较好局面。某些商业中心的写字楼平均空置率甚至达到了10年的最低水平。那么,2006年的上海写字楼市场,在供需两个方面究竟演绎了什么样的市场路线?2007年的发展又将呈现何种格局呢?  相似文献   

2.
"信息革命"带来了商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中国写字楼建设的浪潮。通过分析总结重庆写字楼发展历程,选取了重庆市优质写字楼652个租户的样本分析对比,得到了重庆市优质写字楼租户行业分布特征和规律。这将为开发商投资建设写字楼提供实践依据,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采儿 《上海商业》2006,(11):32-34
写字楼市场是资源性市场,受众面较窄。写字楼客户群体区分要比住宅细很多,同样分高、中、低三个层次,但还要受行业限制,不同行业类别客户对写字楼产品需求完全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在房地产行业所有的物业形态中.写字楼算得上是最理性的。写字楼的理性.不仅体现在硬朗简洁的外立面上.也反映在目标客户群普遍的理性思维上。写字楼市场显然因袭了写字楼的这种理性特质.无论是租  相似文献   

5.
宋旅顺 《现代商业》2001,(11):25-25
座落在马甸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有三家不同档次的写字楼--元辰鑫大厦、辰新写字楼和聚宾商厦.在周边写字楼林立、出租率普遍滑坡、园区内不断施工的不利情况下,他们没有各扫门前雪,而是靠发挥园区的整体优势,克服了自身的局限性,使三家写字楼的出租率都保持在90%以上,成为园区打向市场的一个"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6.
2006年过去了,留给人们的太多,尤其对于上海的写字楼市场。  相似文献   

7.
陈竹棋 《现代商业》2013,(33):111-112
本文在物业服务共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写字楼出租管理服务的自有特性;写字楼服务顾客满意更适合于累积性观点,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程度是一个以累积经验为基础的整体性、累积性态度,考虑了顾客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消费经历。对写字楼顾客满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同一个年度、不同的城市,其写字楼市场表现也不仅相同。在此,甄选出业内外通常认可的十大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成都等)的写字楼动向,以图从更为宏观的层面展现出写字楼的市场概貌。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向来是盘点过去、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机。如何充分把握刚刚过去的2006年,剖析上海写字楼市场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特征和存在问题,然后重新对2007年上海市写字楼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棗这也是上海市房地产管理部门、开发商、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上半年,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持续其强劲发展势头,交易量保持稳定,租金由于受供应量有限的影响持续上扬。上海甲级写字楼整体租金指数于今年前6个月上涨了6.6%,其中中央商务区和非中央商务区分别上涨了8.6%和4.2%,由此显示,中央商务区与非中央商务区的租金差距正在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1.
从市场的大环境看,中国入世、北京申奥成功、CEPA协议的签定、泛珠三角洲战略的提出以及广州申亚成功等一系列的好消息,对广州的写字楼市场的刺激十分明显。今年市场对写字楼的需求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与上述有直接联系的贸易、会展、科技、服务等行业对广州写字楼,特别是高档写字楼表现出强大的需求欲望。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更是吸引了国内外500强企业在广州设立办事处,甚至华南、全国的地区总部的意向。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10,(5):56-58
海淀区共有商务写字楼391栋,呈现数量多、分布散、构成散、产权散的特点。针对写字楼内企业经营比较隐蔽,企业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我局以“全面服务、共同发展”为写字楼监管工作指导思想,通过“三个到位、五种手段”,展开了针对性的强化监督和管理。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我局辖区内已有大约1/3的重点商务楼宇物业部门每年与工商部门签订管理协议书,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8,(6):116-117
2006年,迪凯国际中心成为钱江新城唯一实现提前开工的项目;2008年,迪凯国际中心荣获钱江新城管委会颁发的“项目建设进度先进奖”第一名。更有传闻称,早在2006年迪凯国际中心项目尚在谋划前便有70%的房源已经消化掉了。迪凯国际中心,这匹写字楼的黑马,在钱江新城横空出世,高效的工程开发进度、务实低调的作风让其在杭城林立的写字楼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写字楼作为高端物业的一种,从前期的项目定位和开发,到后期的项目运营和维护,都离不开一大批专业的服务团队,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写字楼综合服务机致力于为写字楼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方面,国际性的综合服务机构大量进驻中国:另一方面,国内的写字楼综合服务机构也不断地致力于品牌和形象的全面提升。(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5.
市场     
《上海商业》2007,(12):10-10
上海甲级写字楼上演东西对决连续两年处于供应低谷的上海甲级写字楼2008年将迎来井喷。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上海将有大约117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量上市,而截至今年9月,上海现有甲级写字楼面积约为414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达到原有面积的28%,业内人士因此认为,2008年为甲级写字楼的供应大年。在明年117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供应面积中,浦东的供应量远大于浦西。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用写字楼的飞速发展,西城区阜外地区商务区的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以阜外地区为例,辖区面积仅1.1平方公里,现有企业共1203户,仅注册在写字楼中的企业就有308户,约占总数的1/4。这些企业分别注册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四川经贸大厦、龙蕃写字楼、今儒商务大厦、华远大厦、华联写字楼内。而阜外地区尚未建成或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17.
《上海商业》2007,(2):45
截至2006年第四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的总面积达到398万平方米,金融业的开放使得相关需求增多,尤其是高档甲级办公楼。  相似文献   

18.
夏捷菁 《上海商业》2007,(12):38-40
上海市2007年9月至10月的写字楼总成交面积为27.77万平方米,成交套数2818套,成交金额46.93亿元,成交均价为16904元/平方米。全市共有121个楼盘实现成交,其中内环内42个、内中环24个、中外环23个、外郊环24个、郊环外8个。从图1看,9月和10月的写字楼市场成交面积出现了连续下跌。其中9月的成  相似文献   

19.
夏捷菁 《上海商业》2007,(10):36-38
上海市2007年7月至8月的写字楼总成交面积为31.82万平方米,成交套数3432套,成交金额45.17亿元,成交均价为14195元/平方米。全市共有139个楼盘实现成交,其中内环内54个、内中环24个、中外环23个、外郊环31个、郊环外7个。从图1看,7月的写字楼市场的成交面积为15.7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了20%。  相似文献   

20.
赵楠楠 《创业家》2010,(4):29-29
它的总代理制模式大大提高了楼盘的出租率,许多代理商开始越来越依赖它理想阳光是一家写字楼服务提供商,但它并不直接为求租办公室的客户服务,而是一手抓住大量楼盘资源,一手抓住许多二级代理商,自己做起了B2B生意。这种模式被杨乐涛称为总代理制,跟写字楼行业传统的独家代理或者二级代理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