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斯剑 《商界名家》2003,(8):76-76
“最终解释权”通常是指对某一件事能说了算的一种权力。在有商业行为往来的活动中,“最终解释权”被赋予了某种事先约定的契约效应。而有关法律上也没有对“最终解释权”作出过明确的解释,而近几年已经被商家厂家广泛地采用。无论广告活,动促销活动,以及其它一些与消费者发生关系(或是货币交易关系)的活动一般部少不了附上一句: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相似文献   

2.
周念军  马勇 《北方经贸》2001,(10):62-63
“最终解释权”条款在许多商家的促销广告中屡屡出现。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此类条款或为要约,或为要约邀请,但都不产生法律上的合同效力,不能够约束消费者。商家不能借此任意解释合同,牟取暴利;消费者也不会因此而失去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商家与消费者缔结的合同发生争议时,最终的解释权属于法院或仲裁机构。  相似文献   

3.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1,(1):15-15
12月20日,《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第11条明确规定,商家单方面不得再提“最终解释权”。而如果商家一意孤行,那么将可能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日报9月21日讯,中秋小长假期间,折扣券、礼品卡、VIP会员卡满天飞。在大大小小的优惠促销活动中,"最终解释权"一词常常映入消费者眼帘。发生消费纠纷时,商家一旦亮出"最终解释权"这道护身符,往往就能"化险为夷"。其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早就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维权应该从何入手?专家建议,在遭遇"最终解释权"纠纷时,消费者首先  相似文献   

5.
杨涛 《商界》2006,(12):63-63
多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最终解释权”,被五部委集体封杀了!  相似文献   

6.
<正>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商场经理,近日孙先生在我商场买了价值4000元的东西后,按照该商场近期满1000送100的促销优惠政策,孙先生可以享受到400元的代金卡待遇。此卡只可以用于购买指定的商品,且购买商品的价格不得低于400元。而促销活动前,我们就声明:本商家享有"最终解释权"。孙先生不服,要告我商场。请问:商家的"最终解释权"合法吗? 王经理王经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保护,商家的  相似文献   

7.
对消费者来说,大家对"最终解释权"一词并不陌生.因为一说,就不难联想到退货时商家那张石头面孔以及种种狡辩:而与之相对的"最初解释权"则出于本人杜撰.造出这么个词儿来,实为拿这两种"权利"做个对照,以便清晰地分辨出某些缺德商人的嘴脸.  相似文献   

8.
《工商行政管理》2014,(17):68-69
2014年上半年,长春市工商部门共处理涉及预付费式消费投诉109件,投诉主要集中在健身、美容、洗车、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类。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设定霸王条款。如“恕不退、不换、遗失不补、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等。二是存在欺诈行为。部分经营者通过销售预付费消费卡,套取现金,然后卷钱关门,导致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读者商家齐庆贺,记者群中评明星”。2010年1月8日,“范俊宏”杯明星记者颁奖晚会在长春市碧丽湖大酒店举行。在经过700多位读者和商家共同投票选评后,《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0年度明星记者人选最终评定,  相似文献   

10.
“非典”对防非抗非关联企业的机遇是十分难得的。只是,相关的企业,是否完全牢牢把握了这次机遇?在诸多“随行就市”积累财富的厂家商家之中,香雪算是鹤立鸡群了。  相似文献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于青萍之末的“罢刷”之风,不经意间已经波及全国诸多大中城市,而且,商家与银行间刷。  相似文献   

12.
周士君 《中国工商》2003,(12):173-173
商家漫天要价,顾客左躲右闪,往往最终还是躲不过商家精心布置的价格陷阱。正是这种商业诚信危机,成就了“职业砍价人”这一新兴职业。据11月4日《辽沈晚报》报道,在沈阳街头已出现“专业砍价”的广告,“广告”称:“职业砍价专家:本人从事销售行业多年,谙熟市场行情,尤其擅长砍价!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为配合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债券,但在法理基础和约束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地方债不得不以“准国债”的形式出现。从债权人、债务人、资金使用人三者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债务人与资金使用人“分离”产生了诸多危害,而发行真正意义上的市政债券能将两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蔡滟 《商业科技》2009,(9):35-3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长短节假日的设立,给节日消费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能量,节日经济热潮日益高涨,也愈来愈受到商家的重视和青睐,各商家的竞争日趋激烈,“节日营销”大战硝烟弥漫。节日营销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了商家营销业绩的好坏,如何在竞争中求存、发展,成为最终胜出的赢家,如何做好节日营销就成为了商家现在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今,“超市”对国人来说已不再是新名词,大大小小的超市遍布都市乡村,可谓无处不有。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由于大大缩短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在超市繁荣的背后,诸多隐忧也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两种销售方式 在商品销售市场上,有两种常见的销售方式:一种是“销售商品”。商家或企业以售出商品,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以此作为惟一的目的。商家售出商品,标志着销售过程结束,商家不太关心商品质量,能卖即可;也并不关心售后服务,只要赚钱即可。这种销售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商家出售商品本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另一种是“销售商誉”。商家向消费者出售的不仅是商品,更为重要的是商家的社会信誉,换句话说,商家的这种销售行为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追求广泛的良好的商誉,而且尤其看重后者。当然,并不讳言,商家的最终…  相似文献   

17.
杨孝伟 《商业时代》2005,(30):35-35,47
目前,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厂家还无法摆脱经销商把自己的产品直接送到终端,同时,许多经销商也无法脱离厂家而独立生存和发展。所以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要想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两者必须保持良好、默契的关系。作为厂家应视商家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经销商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商家的积极性。作为厂家应从“内”、“外”两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确保两者的并存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继江 《商业研究》1998,(11):59-61
“商战”一词的由来、性质和特点,从三个方面透视了“商场就是战场”的内含,揭示了商家与商家、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三角关系,论证了商家是以争夺顾客、赢得顾客战胜对手,又以战胜对手争夺顾客、赢得顾客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经纬 《糖烟酒周刊》2005,(4):B010-B011
春节过后,商家通常会在自己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选择新产品等。针对此现状,“月度话题”栏目在二月推出“新品”专题,其中包括商家选择新品应注意什么问题,什么才是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品,选择新品后产品线如何组合和调整,新品上市后怎么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FLASH赛事活动在近年来的中国网络上极为流行:在闪客帝国、闪吧等网站中,众多FLASH赛事活动可谓是“接踵而至”,令广大网友“目不暇接”。“闪客文化”炫极一时,虽近来偶有衰落之势,但仍无法抑制诸多商家投入FLASH赛事活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