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为何并存王珍贵刊1995年第11期上刊登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还是合二为一好”一文很有代表性,表明一部分审计人员还没有弄清楚“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认为使用“审计结论和决定更好”。本人试图从...  相似文献   

2.
曲折的红筹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号文件”并不是民企海外红筹上市的“第一障”。5年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红筹通道”就曾被监管部门设阻。2000年,北京裕兴电脑绕道英属维京群岛(BVI)和百慕大注册壳公司,准备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之前,突然接到中国证监会通知要求其暂停上市,并提供材料进行审核。随后,证监会于2000年6月9日发布《关于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境内民营企业,如果希望进行海外重组上市,需聘任中国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上报中国证监会,以取得“无异议函”。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正式出台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中央政府近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全文),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公司呈现良好成长势头。步入“鲤鱼跳龙门”阶段时。只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很有可能会错失良机。此时,创业者都希望能与境外成熟的战略投资者牵手。完成国际化的蜕变。而这些成熟的境外投资者在保障利益、控制风险和分配剩余索取权方面的功力颇深。在本土企业与境外资本的博弈中。何时引进境外资本。如何在正确取悦投资者的同时捍卫自身的切实利益就成为至为关键的问题。下面笔者就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三家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加以点评。以期给众多埋头准备与“天使”共舞的企业家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审计意见书是一种重要的审计业务公,它适用于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以后,又审计事项做出评价和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1995年实施的《审计法》,将审定审计报告后的审计结论,由原来《审计条例》规定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一种书分成“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二种公。1996年未发布的审计规范,进一步规范了审计意见书的内容。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不同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意见书口径不一致,内容、格式存在较大不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规范化工作进程。在此,本谈谈如何撰写审计意见书。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03,(1):53-53
QFII几个字频频出现在各类财经媒体上,它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缩写。从去年12月1日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暂行办法》正式生效。具备一定资金规模的境外投资者,可以参照相关的办法通过托管银行和证券公司来投资中国股市,在前不久中国工商银行、汇丰银行、欧洲货币组织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资本之年》大型研讨会上,其中有一项重要的议题就是谋划在QFII托管业务上的拓展。中国银行家与国际投资家们在这里竞相讨论着一个问题:如何抓住QFII资本市场开放环境下的新机遇,中外银行的决策人都毫不讳言地表示他们均…  相似文献   

7.
交通银行     
《中国劳动保障》2011,(4):F0004-F0004
交通银行始建干1908年,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四大银行和发钞行之一,也是存续至今超过百年历史的民族金融品牌。1986年7月,交行肩负金融改革“试验田”的重任,经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新世纪,交行顺应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潮,在国有银行中率先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汇丰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完成境外公开上市,其后又成功回归A股市场,圆满完成深化股份制改革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峻 《现代企业》2004,(11):29-30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ntutional Investors)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只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这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实施QFII,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只要政策得当,这种影响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中国生产力学会科学技术生产力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活动”中,湖北省公安县审计局李美俊同志撰写的《关于如何撰写审计意见的探讨》,被评为软科学技术成果,并由我国著名科学家、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光远亲笔签发了“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评价证书”。中国生产力学会科学技术生产力专业委员会对其成果应用可行性评价是:“文章就如何撰写《审计意见书》进行了探讨,分析脉络清楚,理由充分,说服力强,作者关于如何规范撰写审计意见书的建议,可操作性强”。对应用效果评价性预测为:“该文值得各地审计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我国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钢铁企业合并联合.做大做强”成为其重要议题。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中国钢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选择。而在兼并收购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企业重组并购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实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预期目标.分析战略重组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并形成防范或解决思路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及其相关细则已正式公布,并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被市场寄予厚望、有境外成功经验的QFII制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不久会在境内证券市场登台亮相。到底有多少外资金融机构介人国内市场,其介人时机和方式又怎样,我们作出一点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境外上市(Overseas listing),指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有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两种模式。通过对比2003到2009年数据,其中2007年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高峰状态,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共有242家,[1]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和境内资本市场调整的影响,企业境外上市的数量及融资额都达到了最低点,  相似文献   

13.
杨蓉  金润圭 《企业文化》2012,(10):19-20
有的国企走出去,往往是政府驱动型,而不是或不完全是企业自身驱动型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6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在“走出去”的企业中,国有企业独占鳌头。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发改委日前举办“境外投资管理业务培训班”.为全省有“走出去”意愿的企业答疑解惑。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有关同志和高校专家一致认为:扩大境外投资,已成为中国包括江苏省“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QFII实施后,一直封闭的中国A股市场打破了以往的竞争格局,市场主体结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也将随着改变。投资者如何应变?是照搬境外的投资模式,还是寻找适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又能与外资竞争的策略?我们认为,中国投资者既要对外资的投资策略有一个全面的学习了解,又要善于在新竞争格局中形成适用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大多会采取“投石问路”的办法,参加一个国际展览,特别是参加一个展团结伴到境外去参展,亲眼看看境外市场的反应,直接接触一些潜在客户,借此了解商机,摸索道路。这些企业“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产品的品牌和形象,对增强我国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为之喝彩。但是,也有个别企业在境外展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甚至遭遇以涉嫌知识产权侵权为名义的查抄,跌倒在国外市场。这一跌,不仅严重打击了企业士气,破坏了商机,也损害了中国产品的整体声誉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跨越“文化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公司在境外经营的企业累计达6200多家,对外投资总额74亿美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对外投资者。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中国经理被派往国外工作。而这些外派经理到了国外,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因此了解“文化休克”的原因、过程、减轻方法,将对外派经理在国外工作和生活有巨大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朱玥 《英才》2013,(8):36-36
组建股份制银行必须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银监会在其2006年初颁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明文规定。当时,这一规定引起业内激烈的争论,焦点既是"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何要成为中国金融机构组建的必要。也就在当年12月末,银监会对上述规定进行了修改,变为"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删除了"境外"二字。不管怎样,"战投"一词已与中国金融机构改制改  相似文献   

19.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便开始了在境外投资办厂。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境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境外企业发展势头日趋高涨。截至2012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2 457.5亿美元,全国有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海外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境外企业不仅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内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境外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跨文化冲突带来的矛盾也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心态上的误区 我认为,中国企业家在引进境外投资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