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对减轻重量、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而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改善了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其应用范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PP、PE、PS、PVC等通用塑料进行改性,建设万吨级专用材料生产基地及超高分子量PE管材等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万吨级酯交换法PC生产装置和PA11千吨级生产线,逐步实现万吨级高绝缘性通讯和电力电缆用聚烯烃材料、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料生产。 高性能涂料 由于环保的要求,2000年环保型涂料的比例要求达到26%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为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之一。由于具有加工性能良好、制造成本低、耐腐蚀、绝缘等良好特点,PVC被广泛用于工业、建筑、电气、装饰、包装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我国PVC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新旧标准对PVC树脂质量提出的要求,从PVC粉体表观密度、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粉体白度、热稳定性几个方面具体分析PVC树脂质量检测方法,并为如何增强PVC树脂质量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迎涛 《河北工业科技》2007,24(6):325-327,331
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的性能和CPVC管材成型加工的关键技术,从生产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检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CPVC与PVC的主要不同点;介绍了基于原料特性和成型加工的不同,造就了CPVC管道独特的优良性能,介绍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耐蚀塑料 1.高分子热塑性塑料 (1)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塑料是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其它添加剂,经过捏和、混炼、加工成型等过程制得。根据增塑剂的加入量的不同,分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两大类。硬聚氯乙烯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一般可以用作结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当温度低于50℃时,除  相似文献   

6.
塑料由于原料易得、加工成型技术发展快、性能优异等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取代木材、纸张、棉花、钢铁等多种传统材料的新颖高分子材料。由于各种塑料的化学结构不同,加工成型的方法和温度不一样,对着色剂的性能要求也不相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的优良特性等都符合航空制造材料的需求,虽然钛合金的各项性能特点都比较好,但是由于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因此严重影响相关产品的加工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聚氯乙烯不断扩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氯乙烯(PVC)是主要通用塑料品种之一,在世界五大塑料中的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居第三位。世界塑料产量中,PVC占20%(PE占41%,PP占22%)。由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化学药剂性能、耐腐蚀性和难燃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用管材、板材和各种制品,以及薄膜,人造革,电线电缆外皮等,是一种能耗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一、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世界聚氯乙烯生产从1997年开始进入扩建新时期,总生产能力已递增到2001年2992万吨、2002年接近3000万吨。从世界各大公司扩产情况看,全球聚氯乙烯大公司目前正在进入一个进一步垄断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煤化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煤化工技术为我国的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过程。煤化工技术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工技术应用在我国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还包括PVC的制作和研究。文章针对煤化工技术在PVC制作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PVC制作技术的提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天原股份│子公司拟建PVC改性材料项目天原股份(002386)3月6日公告,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天亿新材料拟新增5条生产线,建成4.5万吨/年绿色高性能聚氯乙烯(PVC)改性材料项目,对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据悉,该公司有多年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经验,针对目前市场对改性材料的需求调研,开发出了系列绿色高性能PVC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1.
PVC糊树脂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PVC糊树脂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Farbdm)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全世界PVC糊树脂总量约为190万吨/年,其中,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地区,西欧各国的PVC糊树脂生产能力已达70~75万吨/年,其消费也较大,目前消费量在65万吨/年;美国PVC糊树脂产量约为30万吨/年.由于各国加工与应用情况不同,PVC糊树脂的生产量占PVC树脂总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抛弃PVC标签以后,可口可乐公司更大的愿望是远离石油,换上100%可回收的植物瓶。饮料瓶标签大多使用聚氯乙烯(PVC)材料,这个传统做法虽然多年来被众多国家认可,但回收人员回收饮料瓶的时候都会果断地撕掉标签——因为它是不能回收的。现在,可口可乐公司打定主意要让饮料瓶标签也环保起来,这家公司在华全系列产品标签从2011年10月起启用了新型环保的非PVC薄膜标签,它们也是中国饮料行业第一家在麾下众多品牌全面停用PVC标签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无论是气调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辐射保鲜技术,或是保鲜剂技术在肉类保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高,但在肉类进一步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保鲜包装材料对于肉类加工设备、保鲜技术、保鲜方式的改善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鲜肉包装方面,单体材料以PE、PVC为主,复合材料以PVDC、EVOH、尼龙三种材料为主。PE保鲜膜,超市生鲜肉包装的宠儿目前超市生鲜肉大多采用保鲜膜包装作为隔绝空气、防止被过度氧化的重要手段。据调查,超市用保鲜膜以PE、PVC、PVDC三种材料为主,那么,究竟哪一种材料最适合用于生鲜肉的包装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材料发展源于20世纪,目前中国塑料管材的年增长率已达到15%,位居世界第一。用于管道生产的塑料主要品种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近年以来,中国每年度水排放量已达620亿吨,相当于每人每年平均排放49吨,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很低,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市场潜力很大;其次,我国供水管网漏损非常严重,急需更新改造,因此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全世界PVC年消耗量为2600万吨,PVC仍然是各种塑料原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原材料。PVC的价格性能比优于其它塑料原材料,所以在许多应用领域中PVC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软包装材料的发展只是近20年的事情,尤其近10年通过大规模引进原材料薄膜生产设备、印刷设备、复合设备等,软包装材料的生产、开发、使用越来越多,新产品、新材料层出不穷,材料的物性评价愈显重要,测试技术和各类性能实验方法标准也相继产生.塑料软包装材料的测试是为了正确掌握塑料的各种性能,这对控制塑料产品的质量,指导加工、研究塑料材料物理性质和结构关系、了解使用范围等都有重要意义.测试仪器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为何看好乙烯法PVC?虽然我们对未来几年石化行业景气非常悲观,但却相对看好乙烯法PVC。当前,PVC成本格局正被颠覆。我国PVC行业格局为电石法占比80%,乙烯法占比20%,电石法中西北自产电石和东部外购电石产能比又基本为6∶4。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PVC)是应用广泛的通用型热塑性塑料。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1)PVC是一种热敏性、热塑性、无定形聚合物。纯PVC树脂粉在温度超过100℃时就开始分解,150-170℃时大量快速分解,在还未达到PVC的熔融温度213.5℃之前就全部分解了。为此,PVC不能在没有稳定剂的条件下进行热熔融加工成型;(2)PVC树脂很容易通过增添各种助剂来达到改性的目的。改性的范围广,因而应用广泛。从软质到硬质,从建材、农业到包装、电器等,几乎涉及所有国民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3)PVC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电绝缘性及阻燃性;(4)PVC树脂本身无毒,但其单体氯…  相似文献   

18.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由于能满足环保需要,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加工强度,目前正被广泛使用。目前常用的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分析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PVC型材是由PVC树脂添加不同功能的助剂之后,经过高温挤压成型的工业及生活用品,在中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按照其综合性能可以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类型,文章主要探讨了影响PVC型材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且分析了出现冲击性能问题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有效提高PVC型材的整体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20.
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具备橡胶一样的弹性,却可以用热塑性塑料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的材料,其具备密度小、容易回收、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