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意境创作理念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书籍是一种特定的书籍类别,有着独特的文学内涵以及艺术品位。因此,对于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一定要细心琢磨,设计出文学类书籍特有的意境美。设计文学书籍封面特有的意境美,能够更好的展现书籍深层次的审美和内涵。本文重点探讨了意境创作理念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书籍设计的思路,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设计语言,生产出不但能准确传达书籍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符合文化性和商品性的现代书籍。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书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要,书籍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书籍形态设计"的概念,主张书籍设计应该达到"内、外"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书籍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一种平面化的视觉载体,并且被定向思维局限在狭小的二维空间中,封面设计成为书籍设计代名词。不过随着设计观念和印刷技术的变革,书籍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立体性和多维性特  相似文献   

4.
音乐CD包装设计是一个包含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独特设计形式,而创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却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音乐CD包装的设计理念和形态也越来越多,但这里笔者认为音乐CD包装结合书籍形态的设计可以赋予音乐更丰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其更加富有艺术的色彩和内涵,不仅从视觉上能够更好地体现音乐的优雅气质和文化底蕴,而且还可以不断丰富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当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整个书籍包括销售书籍在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书籍的装帧设计与读者的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也成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主要研究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将会对读者的消费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校招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艺术类专业考点选择,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待设考点的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西省进行了优先次序的排序,探索了一条科学选择艺术类专业测试考点的选择方法,给高校招生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书籍包装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使得现代书籍包装设计逐渐成为艺术领域中重要研究范畴,要想使现代书籍包装在数码技术以及影像技术构成的虚拟世界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尽最大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就必须通过现代书籍的包装设计来体现书籍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看起来简单随意的线装书,并非恣意妄为,而是通过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经过深思熟虑,从色彩线条,主体材料,到总体艺术性,经过精心设计,无不沉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现代装帧设计,随着技术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大量推陈出新,却未免能够达到古典美效果。如何兼顾古典书籍装帧文学气韵与现代书籍装帧审美情趣,实现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必然需要对古典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理念与形式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的大潮流下纸质书籍的未来令人堪忧,如何将书籍置身于大浪之中而经久不衰,如何设计出优于数字阅读的书籍,发挥纸质书籍的独特魅力,值得深思。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优美的排版设计,别出心裁的装订方式以及不同纸张的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们也力求寻找突出书籍灵魂的设计形式。本文从书籍的纸质形态为切入点,探讨纸质书籍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纸质工艺制作的味觉与嗅觉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容器造型设计不但是现代社会人们审美观念的趣味的集中反映,同时通过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容器造型设计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内涵,我们必须了解和把握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注重外在形式的时代审美表现。然而,受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因时代不同而有种种差别,表现出历史性局限的审美价值取向及审美风尚。从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的差别,形成了各个阶段不同的审美风尚和特定的艺术形式。传统手工业精雕细琢及繁琐堆砌的纹样构成方式,成为工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不再只注重质量方面,而更多的也向包装设计的美感方面转化。现代人性化包装设计的最主要作用也是要不断的满足人们心理、生理上的需求,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是其中最核心的考虑要素。本文就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在人性化包装设计中起到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探讨,继而分析了如何在人性化包装的设计当中,将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的理念融入其中,发挥其作用,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以及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水循环也称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专业书籍中对"水循环"概念的讲解差异较大。列举部分大学教材与专著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异同。供读者学习或相关书籍再版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调研分析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婴幼儿书籍设计的现状和设计原则,进而从合理的书籍内容、形态设计、材质应用、音效介入这四个方面出发,详细地根据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婴幼儿书籍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进而得出认知发展对于婴幼儿书籍设计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美术学科。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包装设计成为影响人们商品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以水墨肌理效果为中心,对水墨肌理效果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书籍本质属性决定其既属富含知识内容的一般实用性质的消费品,又属予人审美感受的艺术品.书籍设计者要面对的任务就体现在书籍的实用与审美这种双重属性之中.实用需求通常反映于书籍的题材内容上,而艺术需求则除书籍的题材内容外,主要体现于书籍艺术形式——即书籍形态之中.题材内容决定着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烘托着题材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书籍艺术的整体.若从书籍后一属性来看,既然它属一种艺术品,就可归入艺术形态学范畴,本文试图从形态学入手,研究书籍外在表现形式与其内在组织结构在形态上所呈现的关系,以探讨书籍形态发展及其结构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当代审美价值趣味由于视觉因素刺激、城市生活的复杂多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各种活跃思想层出不穷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不断变化,因而带来了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审美心态的调整,而这些也都成为影响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也同样带来审美价值趣味的不断变化。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审美价值趣味的转变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卷艺术源远流长,滚滚流动着中华上下5000年人民的智慧。我们应怀着敬畏谦卑学习的态度对照着古人做书的进取意识,深究其传统精髓,脚踏实地地做好书籍设计,传承好我们的功课。探究书籍设计的传统和现代,不能用孤立的态度,传统不是模式化的复制,传承也不是招摇过市的口号,我们应寻找现代语境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模式。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必然形式上也是美的,正如《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世界最美的书"里面,书籍的外包装和外观首先能使爱书者印象深刻,成为该书的最大亮点。本文通过对包装设计的理念结合书籍本身的特点浅谈《海上钢琴师》。  相似文献   

18.
电子书作为一种新兴的书籍传播工具,已经在很多领域取代传统纸质媒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在阅读习惯上从传统的单向阅读逐渐走向复合的双向阅读。本文从平面设计师的角度,对大学教材的电子书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坤  陈光喜  于亚男 《玩具世界》2023,(4):100-103+107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文创、潮流玩具的成功案例,以探讨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文创产品,为当代高校文创设计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促进高校文创的灵活发展。将潮流玩具与高校文创作为讨论基点,分析潮流玩具设计技巧与高校文创现状,借助潮流玩具设计优势为高校文创赋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文创的综合价值。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可以借鉴潮流玩具设计理念,其创新设计须从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出发,深化情感连接和凸显个性,以丰富精神文化内涵与审美兼备的产品形式赢得更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20.
书籍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它有着立体的延展空间和精神内涵,相对其它种类的包装设计来说,它与本体的结合更紧密,更深刻。书籍本身,书籍设计以及书籍中所凝聚的精神内涵,展现的无际空间,此三者构成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人们在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人与书之间会共同构成一种气场,营造一种气氛。这需要书籍设计师具备四种在设计一本书时所应持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