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产品的同质化日趋严重,许多消费者购买啤酒时,往往根据包装和装潢作出购买抉择。有的消费者成为“回头客”购买某种品牌啤酒,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该啤酒的包装方式和口味。在商品十分丰富的今天,啤酒企业要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打造一个烙印,就应当更多地关注——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及包装上的文化品位与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消费者牢记你的品牌形象,用什么样的文化品位去征服消费者。市场调查告诉我们,只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啤酒包装日益强烈的文化与感情诉求,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6月22日,纪念建党90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在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办和党群工作部的指导下,公司下属一报三刊——中国包装报、中国包装工业杂志社、中国包装科技博览杂志社以及出口商品包装杂志以崭新的面貌集体亮相,展现了一报三刊的发展现状,描绘了中包传媒业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论感性消费时代下商品包装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常在购买商品时凭自己对物品的印象决定,此时的心理活动是难以琢磨,极其微妙的。通过心理测试对消费者,结果表明:漂亮与丑陋,高雅与低俗,关注与排斥,这些与心理有关的情感,不仅男性、女性,老人、儿童各不相同,也因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及不同消费者的爱好差异很大。所以,应用消费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地分析目标顾客的心理需要,渗透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商品包装问题上,建立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准确地摸索到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帮助国内的包装及相关精英企业走出国门,了解国外市场,扩大企业产品出口,与国际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应广大企业的需求,中国包装报社、中国包装工业杂志社拟准备组织国内包装、印刷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及高级经理人出国参展、参观并到国外企业参观、考察和交流,学习和了解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营销手段提出的整合传播来看,药品包装已不仅是产品策略问题,它已成为促销手段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媒介。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大程度上是依赖大众传媒广泛的渗透,但能否促成最终的购买,还要看关键的“临门一脚”。包装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后一关,有着举足 轻的作用。企业需要通过包装这一载体来传达产品的内 涵,也需要通过包装和消费者完成最后一步的沟通。互动 式个性化营销逐渐成为市场营销主流模式,个性化消费对药品包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所关注的药品包 装不是图画,也不是花哨,而是看包装是否体现目标群体 的品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6.
视觉要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的包装,只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产品的安全,不至于被破坏,和便于储存。随着商品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日增,包装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一个好的包装能提高产品本身的价值,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代社会的顾客都是靠自己的选择购物,产品包装是否瞩目,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吸引消费者,成为影响销售的重要因素。现代包装,除了完成这些基本目的,逐渐成为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标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讨论了包装企业、包装设计师及消费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强调以"诚信"为主的设计理念进行包装设计,达到成功促销产品的目的,实现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中国包装工业》2007,(6):26-27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与包装关系的调查,获得两项发现。发现一:好的设计往往是货架视觉效果与便利性的完美统一;发现二:一般人都认为包装会造成污染,但消费者在实际购买时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商业资讯俄亥俄洲佩里斯堡消息:全球首屈一指的战略品牌推广机构Siegel Gale公司接受Owens-Illinois公司(纽约证交所:OI)委托进行一项全球调研,就消费者在食品、饮料包装方面的偏爱问题,对九个国家2900多名消费者做了调查,旨在评测消费者如何在不同包装类型中进行选择,选择包装时如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食品过度包装的现状、成因和危害,为解决过度包装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研读和分析,了解和分析我国食品过度包装的现状、成因和危害。再通过日本绿色食品包装的经验为解决我国食品过度包装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我国食品包装过度的原因包括政府监管调控缺失,市场竞争激烈与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包装功能的扩展和企业环保意识不强。食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包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增加消费者购物成本、助涨奢侈风气、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结论:加强国家法规与行业规范制定、加强简约包装理念的宣传和利用经济手段可以引导我国食品过度包装转变为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1.
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十分关键的,产品的包装不仅是为了保护商品,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关注的都是商品的颜色是否好看,色彩吸引人的眼球,商品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购买。色彩在包装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就色彩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调查的中国和香港零售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包装部门,与包装业务相关的机构设置五花八门,相关策略和职责也经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汕头包装工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黄裔华新年过后,汕头市工业经济协会包装工业委员会和中国包装报汕头记者站组织力量,联合调查全市包装工业生产经营状况。我们采取实地考察与面对面调查的办法,历时3个月,先后走访了潮阳市的和平、峡山、谷饶、两英、陈店、司马浦、...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上乳品包装的种类纷繁复杂,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乳品时,往往只看品牌,对其包装则关注甚少,认为包装是为了花哨,没有实在的东西。其实,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新年贺岁     
《中国包装工业》2012,(1):15-37
玉兔辞旧去,神龙驾云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国包装工业》杂志携全体同仁祝广大读者新春快乐,龙年吉祥!——中国包装工业杂志社正值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仅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向全国包装行业的企业家和广大员工,表示新年祝福!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各位同仁牢牢把握经济形式新变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力度,克服困难,奋发努力,夺取包装工业持续发展的好成绩,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本期杂志的面世,在本刊主管单位中国包装总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本刊“中国包装工业专家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借此机会,我代表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对专委会专家们一直以来对我社工作的支持,对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忠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彩盒包装市场竞争激烈、周期短、品种多的特性日趋突出,人们对彩盒包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对彩盒包装的个性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包装本身就是一种营销工具,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所看到的最后的营销信息,包装设计成为了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2全国电子工业产品包装论坛本月在合肥圆满落幕,与会代表带着论坛上专家、学者们所讲解的新理念、新技术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进行着新一轮的奋斗与努力。来自高等院校中的教授,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中的行业专家,研发人员,包装界的重量级教授,以及知名包装生产企业中的领军人物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来自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委发展局局长张露出席并致辞。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刘国靖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到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我国电子工业产品包装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作为此次论坛的赞助企业代表,新加坡达成包装集团总裁卢思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论坛结束前,记者收集与会代表的反馈意见,许多与会人员都表示此次论坛"没白来",收获颇丰。此次论坛是包装界同仁的大聚会,是科技前沿的碰撞,搭建了一个产、供、需信息和业务对接的良好平台。本次论坛由合肥丹盛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怡主持。中国包装工业杂志社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对论坛的召开进行了全程报道。  相似文献   

19.
商品包装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商品不可缺少的外衣,起着保护商品,便于商品运输、销售和消费者购买的作用,而且也是商品制造企业的形象缩影。造型与色彩作为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两大元素,不仅起着美化商品包装的作用,而且在商品营销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营销功能。具有优秀造型与色彩设计的商品包装,在企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迅速拓开销售市场方面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商品包装设计人员所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包装设计师要更多地从商品营销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设计出造型与色彩俱佳的商品包装。…  相似文献   

20.
日前,包标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包装标准化工作会议暨2014年度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徐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盛喜军处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一部孙旭亮处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包标委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各会各专业委领导,各地方包协领导及包装企业、化妆品、食品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