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种类多品牌混播直播模式下,许多电商直播采用快节奏和低价格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导致品牌内涵被弱化,甚至品牌形象受损。鉴于此,为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品牌商家更倾向于通过品牌专场直播进行营销。基于说服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从说服主体、说服信息、说服情境三个方面,探索品牌专场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以及品牌声誉的调节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的42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检验品牌专场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品牌专场直播中,主播与品牌匹配度、商品信息质量、直播间氛围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声誉在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品牌声誉越高,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小。为更好地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品牌专场直播中,品牌商家应选择合适的主播,提高主播与品牌匹配度,有效展示品牌内涵;与直播平台加强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商品信息,提高品牌公信力;营造良好...  相似文献   

2.
贾丽军 《广告大观》2010,(9):145-145
今天,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消费者对个体话语权的要求不断高涨,个性化需求趋势也在逐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品牌建设理论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相对“封闭”的共性。诸如在品牌传播方面,强调消费者的认知而忽视消费者对品牌塑造的参与度;在与消费者沟通方面,局限于单向信息传递,缺乏明显的双方互动;在产品创新方面,寄望于营销人员,  相似文献   

3.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5,(6):133-133
企业产品销售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铺货。铺货其实有两种,一是往消费者面前铺货。一是在消费者心里铺货。在消费者面前铺货靠通路、渠道,而在消费者心中铺货靠品牌、靠传播。在消费者面前的实物铺货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理解,而在消费者心里铺货也就是品牌传播。则还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品牌传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很多基础工作: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理解产品信息,消费者接受产品信息,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等等,而且有效的传播对品牌资产的积累还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企业在铺货时一定要把货铺到消费者心里。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4,(12):i015-i015
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P&G就一直坚信广告在把品牌信息传递给中国消费者中所具备的力量。我们始终依靠媒体伙伴建立品牌信息与消费者的最佳关系。就是这种对广告力量的坚信和与媒体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使我们赢得数以亿计的中国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以质量危机为核心的产品伤害事件,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市场份额、财务绩效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指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对产品伤害事件更加包容,缓和产品伤害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集体主义的东方人对于基于群体的消费者-品牌情感——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对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评价的影响。通过两组实验,分别选取中国样本和韩国样本,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并不能始终维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品牌负面信息消极程度调节民族中心倾向对品牌负面信息认知的影响:面对一般消极程度的品牌负面信息,相比国内品牌,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品牌评价,但是当品牌出现重大负面信息时,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国外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文章研究发现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和民族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国良 《销售与管理》2007,(1):I0022-I0024
当前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独尊”的时代。大到汽车小到卫生纸,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考虑的关键要素;在广告信息大肆泛滥的空间里,消费者对传播过度的信息很难形成深刻印象,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愈发艰难。一个新兴品牌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并且产生信任,即使进行巨额投资进行品牌建设,也很难获得如期的品牌地位。那么,在诸多强势品牌的挤压下,新品牌如何才能获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将品牌信息快速地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呢?“借船出海”——关联某个强势品牌,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安东  陶勇  韩鑫 《江苏商论》2014,(1):26-27,40
许多企业在利用微博传播品牌信息、与消费者互动、提供客户服务等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未能与用户保持良好的品牌关系。本文依据品牌社群理论,从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微博互动的社群特征,构建了微博互动感知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互动感知的社群特征包括微博满意感、微博认同感和微博归属感三个方面。并且微博互动感知分别会对品牌关系结构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驰 《网际商务》2014,(1):90-92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通常是企业向消费者推荐和介绍品牌,但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推动下的品牌营销,是消费者主动“拥抱”品牌,参与并定义品牌,消费者越来越期待在体验中主动接受信息,从被动接受品牌为主动获取并自发为其传播。  相似文献   

9.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10,(9):146-146
当我们说“消费者”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站在品牌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了。我们已经把“消费”设定为目的,希望利用种种手段,让消费者能够消费,同时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与企业的忠实客户。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消费,我们(marketer)就与银行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借钱给消费者来消费。这里的前提消费者仍然是理性的,能够在获取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10.
言论     
《中国广告》2011,(1):160-160
中国消费者仍然注重品牌,但与其他国家的购物者不同,他们对产品价值的关注如此强烈,以至于对品牌的忠诚度往往退居其次。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自己家人的需求或兴趣具有更大的重要性。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口碑已成为传播产品信息的一个更重要的来源,这主要归功于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应用,中国消费者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可靠的信息来源。——麦肯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