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银监会分别制订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对国内银行业进行监管评级。此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指标要素和评分标准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2006年银监会修订下发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指引》(以下简称《评级指引》),农村银行机构监管评级依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农信社评级标准和程序大致与商业银行相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实际监管评级操作中,由定量指标门槛设置、评级指引内容要求、定量指标计算公式、评级人员信息占有等因素导致的"两偏三难"现象日益凸显,值得我们研究关注。宁波银监局结合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近几年监管评级工作实际,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评级:侧重依托合作社进行农户信用评级在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要依托农村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农协)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火力开展农村信用评级工作。包括农户信用评级、合作社信用评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2004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科学执行利率定价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支农效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天津银监局对辖内被监管机构贷款定价机制进行了规范化监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除了适用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宏观的监管原则、监管方式、监管理念之外,还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殊微观金融环境,在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监管之路。说它是特色监管之路,是因为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与银行业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相比,在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主体、监管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农村合作金融也伴生很多风险。从合作金融机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有: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监管人员水平普遍偏低,人事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突出,外部监管力量不足;需要从以下方面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框架:明确监管机构职责,划定监管权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外部法律监管,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监管指标体系,依据风险度高低对辖内金融机构分类排队实施差别监管,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有利于提高重点监管机构的内控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有利于扶优限劣、正向激励。本文在对某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实贷款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信用风险差别监管指标体系,为监管部门实施有区别的重点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能否良性循环,信贷过程的监管至关重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经验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建立多元化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监管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体系》)。《体系》首次提出对全国3万多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从此揭开了农村合作金融帆构监管史上新的一页。然而,从2003年和2004年两个年度的风险评价结果看,《体系》虽较以往实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银监会设立以来,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引入了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明确提出“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依法审慎监管方法、标准、手段等有了质的跨越,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类产生了积极影响。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明确改革方向,创新监管理念。2006年初,对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银监会提出了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坚持市场化及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取向,坚持按照经营现代化深化改革,用三年时间基本理顺管理体制;五到十年时间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远景目标。在这一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近日,根据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五级分类及监管工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各地监管部门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信社五级分类监管工作进行了如下部署:  相似文献   

13.
要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首先要清楚其内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从事合作金融监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发现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欠缺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既是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当前要特别注重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县(市)农信社多元化产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等新的组织形式快速发展。针对河北省县(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管。法人治理的完善性科学的法人治理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及《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的补充通知》规定:自然人一般农户、自然人其他、微型企业的贷款以信用评级、担保因素和逾期(本金或利息)时间为依据实行矩阵方法分类。矩阵分类方法简捷实用,符合农村金融实际,实行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监会合作部10月12日至15日在武汉举办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系统软件操作培训班。银监会合作部巡视员王珂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王珂在讲话中强调了开办此次培训班和推广应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系统软件的重要性,并对搞好此次培训和各省做好辖内的培训和推广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不良贷款识别、计量、控制、处置的能力不断提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宽和发展,其潜在的风险不断暴露,发展中的风险不断增多。而监管当局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监管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工作回顾(一)确定改革发展目标,明确商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在认真总结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特别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审慎监管要求,研究确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总体思路和远景目标。(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初步摸清信用风险底数。顺利完成了由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的过渡,初步实现了以分类查风险、以分类抓管理、以分类强监管、以分类促服务的目的。通过贷款五级分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为统一监管语言、统一监管标准和实施分类监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1年,银监会将在全国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先行启动实施巴Ⅱ内部评级法的试点,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实施。其他有条件的农村银行可在2012年起启动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