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监管存在的功能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然后,结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监管的制度选择问题。最后,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既是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当前要特别注重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重庆市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既有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改革探索,也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其取得的实际进展虽然仍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是宁夏银监局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2003年以来,宁夏银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银监会统一部署,推动宁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情况如何?答:银监会自2006年来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在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多方努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机构发展较好,风险可控.试点地区农村资金实现了部分回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得到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积极改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将会出现,这势必打破此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新的金融机构格局必将在我国农村出现。新金融格局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竞争,必将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带来新的课题。然而,监管法规滞后、监管基础薄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缺失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金融监管处于低效或无效的状态。因此,如不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监管的窘迫现状,而只顾及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危机爆发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7.
一是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特征方面共性较多,差异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银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着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息科技建设,信息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子渠道逐步完善,金融产品逐步丰富,支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9.
前言 近年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落户县域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日趋活跃,众多符合监管准入标准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作为发起行投资入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合机构间战略投资、向商业银行投资入股等.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银监会成立以来,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提升风险监管有效性,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支农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小企业授信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具体的实现途经,银监会在2006年底始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累了实践经验,应该说,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建立一种科学运转体系是进一步的任务,对此,本刊顾问一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在今年的两会中就关于农村金融供给方面提出了议案。  相似文献   

12.
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情况如何?答:银监会自2006年以来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在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多方努力,新型杠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机构发展较好,风险可控,试点地区农村资金实现了部分回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得到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积极改善。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杈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捉村资金互助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54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关制度也要进行改革,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消除过往建构主义对民间资本的负面态度,统一贷款公司称谓,集中资金,消除公司之间的敌对态度,共同合作,为新型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做出贡献。村镇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牌照要在适当的框架下面进行合法的转化,完善与其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框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是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浙江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台州在深化农村金融创新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努力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改变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的现状,台州把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全市9家农村信用社有6家已改制为合作银行,临海市农信联社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启动,计划在今年底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二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全市已成立村镇银行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小额贷款公司12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的重新架构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璠 《农村经济》2005,(4):70-7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正规金融撤离农村,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加剧、民间及地下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和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缺乏引发出了许多的问题与风险表明,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已不能仅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而应该在一个“大系统”的范围内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制、建立多层次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市场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村镇银行是我国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共成立了23家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整体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在融资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各村镇银行应找准定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亦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条例,帮助村镇银行发展步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现有机构对缓解整个农村金融问题作用仍然有限。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银监会近日发布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菊兰 《南方农村》2009,25(6):75-78
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总体要求是: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显著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2009年2月1日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金融服务“三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足以说明政府对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视程度。本文鉴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兼顾供求两方,以实现改革的协调和整体推进,具体包括:继续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理顺监管当局、省联社与信用社之间的关系;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促进和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创新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