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是明确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方针是坚持“三个面向”;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举措是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中国传统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张希凡 《金融博览》2011,(23):27-28
为女儿制定“十大戒律”.骂女儿是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耶鲁大学的华裔博士、“虎妈”蔡美儿苛刻的教育方式在美国引起轰动,但在中国掀起的波澜却相对有限。不难理解,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同许多中国父母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有句名言:“对儿童的教育。如果从出牛的第三天歼始.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单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中国所有家长的一种普遍心态。社会竞争压力的口益增加,让予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父母毕生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投资教育就是给孩子投资一个美好的未来。教育的热度在中国教育市场中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旭林 《中国外资》2002,(6):56-58
<正> 一向给外界“穷国办大教育”印象的中国教育市场,因去年八月中,国家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发展重点专向规划(教育发展规划》而出现转机,该规划明显提出高等教育要引入市场机制,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要借鉴中国经济改革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并行模式,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资金短缺需求。其中,允许海外介入中国教育发展,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浅谈强化"两课"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两课”教学要想切实增强实效性,必须明确“两课”的任务与特点,在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加快“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是强化实效性的前提;充实“两课”教学内容,是强化实效性的基础;实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强化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红火走向萧条 为了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存款的方式,为其子 女接受非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 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资 金,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999年中国财 政部、税务总局、教委和人民银行联合下文,准许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教育储蓄”业务。“教育储蓄” 属于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储户特定,利率优惠, 利息免税。开办之初深受学生家长们的欢迎和青睐。  相似文献   

8.
教育规划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教育规划本身具有局限性,包括不确定性、未知性、简括性、模式化、中和性。认识教育规划的局限性,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规划的力量,避免教育指导的“一刀切”、“瞎指挥”、“教育模式化和一般化”所造成的对中国教育的伤害,避免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类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类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西学东渐”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它经历了20世纪初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经济类教育的介绍和模仿;20世纪50年代对苏联经济类教育的照搬;80年代以来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类教育的学习与借鉴。中国经济类教育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那就是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一…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不会结束。  相似文献   

11.
按照反腐败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原则,在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居于基础地位。如何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的体会,我们认为要紧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三项格局”,注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大教育”格局,抓好组织协调,努力形成党风廉政教育合力;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热词     
“狼爸” 萧百佑,47岁,广东人,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历,是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涉足地产。因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口号而被称为“中国狼爸”,他的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不让孩子在校外与同学接触等严苛的教育方式引发社会争议,再次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2011年11月14日,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虽然现场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研究》2011,(6):96-96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资》2009,(3):80-80
“携手助手”是微软和教育部合作开展的教育项目,目的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缩小城乡数字鸿沟。2003年11月,微软在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启动了“携手助学”项目:通过建立计算机教室、培训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开发教程和课件,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截至目前,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不仅对中国金融业也对中国金融教育构成挑战。中国金融教育的落后可在其关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的理念上找到原因。将金融理解为“货币资金的融通”,实际上是对FINANCE所包含的三层涵义的片面理解。这种片面理解反映了我国过去存在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改革长期滞后的现实。在金融教育上,将金融放在管理学科之外,也与这种片面理解有直接的关系。改变金融及金融教育的理念,是我国金融与金融教育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义玲 《西安金融》2014,(12):30-3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概念,2008年以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致力于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知识教育与培训,即“金惠工程”。“金惠工程”的理念与当前众多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广泛开展国民金融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普惠金融是一致的。文章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需农村金融教育先行的观点,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及效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研究》2011,(5):F0003-F0003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本届年会与论坛由云南财经大学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研究》2011,(7):F0003-F0003
征文启事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D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本届年会与论坛由云南财经大学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职教育就业一直火爆,但并没有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可,低认可度已成为阻碍中职教育发展的“拦路虎”.被视为“无奈选择”的中职教育在社会招聘中屡遭歧视;“双证”优势难以体现,上升渠道日趋狭窄;生源质量不理想,教学效果难以完全显现;这些都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不仅在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而且与职业教育存在制度和社会歧视有关.要有效缓解上述困境,国家财政支持是保障,教育制度变革是出路,教师修养提高是关键,课程设置改革是根本.  相似文献   

20.
刘磊 《投资与理财》2014,(11):69-69
当房地产商需要把高地价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而不得不不断地编织房价只涨不跌的报道和故事的时候,恰恰是中国楼市价格”不举”.将要探底下行的时候.当我作为离岸资产配置的专业人士、房产投资财商教育的践行者.在各个城市做中国楼市预计下行的风险教育时,总是听到别人说:“你拿海外经验来分析中国市场是错误的,你不懂;某某人说了,中国楼市的拐点在30年以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