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旅游》2012,(10):32-35
大美西藏,藏缘雅砻。绚烂的烟花盛放在雅砻河谷的夜空中,隆隆的鼓声回荡在西藏山南的高原上,高亢的唱腔飞扬在百年藏戏的面具下,多彩的舞蹈旋转在八方游客的记忆里。雅砻是一酋歌,从才旦卓玛到央金兰泽,从卓卓玛到普布扎西,雅砻儿女用自己的歌声唱出了藏源雅砻的光辉历史。雅砻是一支舞,从久河卓舞到扎囊果谐,从牛皮船舞到羌谐,雅砻儿女用自己的舞步跳出了藏源雅砻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
桃花盐之旅     
线路:昌都-芒康-盐井 绝佳看点: 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藏区的盐井就藏在这道拐弯里。  相似文献   

3.
舞动高原     
《藏谜》:还原西藏生活的原生态 仍然记得2008年杨丽萍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的《藏谜》,将一幅藏族生活的画卷。不加修饰的美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资讯     
全力解决京藏高速公路拥堵问题8月22日,京藏高速公路及110国道进京方向出现拥堵。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省际协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缓解拥堵。23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赴京藏高速公路和110国道北京段,实地调研京藏高速公路北京段交通拥堵问题,听取北京市公安局及交管局等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并座谈,对加强指挥疏导缓解交通拥堵、推动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加强与媒体沟通等工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5.
藏餐馆 一壶甜茶的香味 来到拉萨的第二天,我游荡在客栈附近,路过街边一家藏餐馆门口,年轻的姑娘在路边的土灶台上烧水,炊烟越过旁边的大树,斑驳的树影与氤氲的炊烟一时让人失了神。我的脚条件反射似地停下了,愉快地决定在这里晒着太阳虚度午后的光阴。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藏区的盐井就藏在这道拐弯里。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7.
牛小花  青林图 《西藏旅游》2013,(12):126-131
藏民族的精神,于斯可见 是否提到藏民族,说起藏地,你我都会不约而同一致想到袅袅的桑烟和薄暮中转动的玛尼?抑或是踽踽独行、口中喃喃的老阿妈和她身后青翠的草色上点点牛羊的身影?还是晨曦中雄伟的布达拉宫和热气腾腾的酥油茶?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2012,(12):4-4
《藏地古堡》,策划这期专题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广阔的藏地高原,古堡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形式之多样,这些都令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9.
神秘古老的藏地,自然有神秘古老的婚礼,藏地的爱情神箭是不是丘比特射出的那支?为什么新房门前要画上巨大的“八吉祥”图案?婚礼上互换的为什么不是戒指而是石头?藏地婚礼不仅作为仪式,还作为一种艺术延续下来。以爱情的名义向你铺开幸福的红地毯。  相似文献   

10.
藏医药的历史悠久,藏医药现在是颇为时髦的“显学”,很受内地人追捧。然而藏地以外的人,对藏医药多数是一知半解,充满神秘感。即使是藏地人,有的对藏医药也未必能道出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11.
《西藏旅游》2009,(10):123-123
西藏藏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之旅旅行社)成立于2001年5月.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德吉北路38号,是目前西藏最大的内宾接待社.旗下设有票务中心和西藏散客旅游服务中心,拥有独具魅力的新.奇、特旅游路线和优惠的旅游套餐以发热情、周到、优质的旅游服务。藏之旅旅行社本着“诚信第一,游客争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最爱是银饰     
《西藏旅游》2013,(4):12-13
西藏手镯一般由藏银、藏铜制成,上面刻有梵语,既古朴又有几分神秘气息。时尚一族钟爱用它们与服饰、色彩相搭配。  相似文献   

13.
清晨,一缕阳光刺透树隙,远山和炊烟,羊群和田野,从贡嘎到泽当,一路走来有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和如诗如画的雅砻河谷风景;吉利名寺、王宫建物,都一一呈现着两藏最古老、最神秘的一面。在加查县往核桃林的小路上,村民搭建的篱笆围墙和油菜花田构成一幅幅原味的藏乡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4.
《西藏旅游》2012,(1):52-57
这里有西藏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村庄索卡,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等十多个“西藏第一”。这里就是藏地文明的起源,吐蕃王朝的故乡。藏文化的灵魂所在——山南。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旅游》2012,(10):80-81
8月16日,由山南地委、行署主办,地区文化局、文联联合承办的“藏源·藏缘”——海思科·2012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美术摄影书法展在地区青少年宫开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党组书记沈开运在开展仪式上讲话。山南地委委员、秘书长姜太强,人大地区工委副主任嘎玛洛桑,地区政协副主席王怀亭出席开展仪式。行署副专员、雅砻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宇飞致辞。  相似文献   

16.
《西藏旅游》2014,(7):22-27
藏东南,不同于藏北之苍凉,藏西之壮阔,它秀丽、明媚,集合了雪山、冰川、湖泊、森林等各种景观。即便离它已经千万里,它的美还在梦里百转千回。 米堆冰川:蓝天下的钻石 米堆冰川,被誉为最美的几条冰川之一,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闻名。雪光闪耀,璀璨夺目,冰川下郁郁森林四季常青。自然之美,让人惊叹而敬畏。  相似文献   

17.
豆豆它爸 《西藏旅游》2009,(12):100-111
豆豆它爸.一个最近迷上摩托车旅行的典型藏漂.他的传奇是在大昭寺门口“晒”出了个媳妇儿。他说.在西藏 的好处是“夏天赚了足够的钱.冬天就能去做想做的事”,所以他背起相机、骑上摩托,奔向未知的藏地。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藏地还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的道路,没有方便快捷的汽车、火车、飞机。要进藏探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骑着屿从一地到另外一地,往往要颠簸一月甚至数月。日所能及的燎色缓缓延伸,而非呼啸而过,100多年前的美国人柔克义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向着藏地前进,他在日夜的颠簸里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旅游》2012,(10):64-65
雅砻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源头,歌舞艺术则是藏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无论男女,也无论是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还是下到三五岁的小孩,能歌善舞似乎不是后天的技能,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正因为如此,在雅砻文化节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参加雅砻文化节,就仿佛走进了藏族歌舞艺术的博物馆。”第四次来山南的重庆游客栾玉树这样总结自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2,(10):28-29
山南地委副书记华学健首先代表山南地委、行署和35万雅砻各族人民,热烈欢迎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和来宾。华学健说,山南地委、行署始终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确立了“文化强地”发展战略,将“打造以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为标志的藏源旅游基地”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文化塑造、文化引领、文化惠民、文化精品、文化培育“五大工程”,并力争到2015年,全地区文化产业产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3.5%,达到4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