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在家宅了好久,哪里都不想走,厌倦了应酬,其实一颗心是需要碰撞才能击出火花,就像拉姆拉错,就这样突然就蹦到了眼前。听说这个湖很久了,听说许多人面对这个湖看见了许多奇怪的景致,听说这个湖是活佛转世必定要观照的启示,也听说了这些那些的神奇。下午拉萨的一个兄弟在网上传来一些旅游线路之后,忽然说,“三哥,我们出去徒步吧。”而今的我对于一切的冒险和户外好像都失去了兴趣,但朋友说想去拉姆拉错走走,却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2.
复生在电话里跟我说:“你到测绘学院。”出租车司机说:“我在拉萨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学校。”一路折腾,到了,原来这里有座警官学院,是我听错了。荒凉赭黄的山下,密集而整齐地坐落着一大片房屋,它们仿佛遗世而独立,虽在拉萨,却又离繁华很远。这就是拉萨北郊的金银器加工村。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留意到有媒体干了两件事,让人觉得非常讨厌。一件事,错在该说的没说;另一件,错在不该说的瞎说。先说第一件,2月19日,《长江日报》以《病危时颤巍巍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为题,报道了湖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临终捐献遗体的事迹。本来非常感人,却因一个细节让人“倒胃口”。这篇报道有张配图,白纸黑字写着11个字,除了文题中那7个,还有4个字——“我老婆呢?”“删改遗言”的行为惹得群情激奋,作家方方在《封城日记》中质疑:“会不会编辑认为爱国家才是大爱,爱老婆只能算小爱?报纸是不屑于这种小爱的?”  相似文献   

4.
来拉萨前从来听说过墨脱,更不知道“徒步”意味着什幺,蹬着18块钱买来的解放胶鞋—我这个好奇、大胆,甚至显得有些幼稚鲁莽的女孩子,一路跌跌撞撞,经历了半个月的惊奇、快乐、艰辛甚至是生命的危险,竟然完成了第一次徒步穿越墨脱的“壮举”。  相似文献   

5.
去过文化名城许昌,就可能知道有个花都鄢陵。走进腊梅之乡鄢陵,你会听说有个闻名的陵南汽车站,它是河南省交通厅评定的“二级汽车客运站”,许昌市交通局评定的“文明客运汽车站”,鄢陵县委、县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陵南客运站日进站营运客车265辆,日容流量6000余人次,日发班次368个,年售票额560万元,上缴国家税费210余万元,是鄢陵县客运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6.
证据     
作为一个女人,最恨的是丈夫有了“外遇”,“第三者”的插足使一个原本挺温馨的家庭顷刻间可能“土崩瓦解”。吴娟原来只是听说过这类事,报刊上也有不少这类的报道,想不到这下轮到了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空管系统各级针对“错忘漏”问题几乎年年都要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其思想不可谓不重视,其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已成为影响管制安全的顽症。细析其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错忘漏”发生的原因探究还较笼统、模糊,采取的对策还不够精细和系统。针对空管运行单位的实际,笔者从错、忘、漏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寻找对策,旨在与空管各位同仁为减少乃至杜绝“错忘漏”现象,找出更好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花错 《西藏旅游》2014,(1):66-77
花错写了多年的言情小说,带着说不清的情绪进了藏,见多了可怕的进藏前进藏后的对比照片,花错决定始终如一地坚持她的小清新。进藏前的花错,小小巧巧,轻声细语:进藏后的花错,小女儿般的娇嫩,最终把自己的旅行变成了一篇言情小说。她在她那言情小说一样的游记末尾写道:“我来这一程,走马观花的,没去几个地方倒认识了不少朋友。西藏并不如我想象中这般神奇,她只是够特别,特别得让你有理由怀念她。”  相似文献   

9.
惊闻“车祸专业户”●刘恩启标题用“惊闻”二字,决非故弄玄虚、耸人听闻。你想,世人但知有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谁曾听说过“车祸专业户”?再说,车祸猛于虎,人们避之犹恐不及,谁会发疯到“要钱不要命”,以制造车祸事故为“专业”?可这事愣有。去年读《当代公...  相似文献   

10.
湖泊与雪山:“少女”与“少年” 她有一个非常禅意的名字——当惹雍措,还没见面,只需默念一声她的芳名,你好似就已经与她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要错以为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旷世痴恋,在雪域高原所有的湖泊都自有她独到的美丽,所以,从决定要不顾一切朝她奔赴的时候就要在心里告诉自己,宁愿一路“错”到底。华夏文化渊深,宋代小脚妇人有一款最美的绣花鞋名为“错到底”,想到这里不仅莞尔,  相似文献   

11.
你一定记得刚到驾校学车时,师傅教你做的第一个驾驶动作,就是熟悉脚下刹车踏板的位置。一些悲剧也告诉我们,有的新司机正是由于情急之下,错将油门当刹车,才造成血案的。我听说,那些保持几十万公里无事故的老司机,只要某天踩过一脚急刹车,事后便时常陷入反省,他要回忆自己究竟在  相似文献   

12.
我当了一回“拍卖师”蒋振生过去,在报刊上看到过有关拍卖的消息,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拍卖的场面,没想到我也当了一回“拍卖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单位有一辆“波罗乃茨”轿车,1987年购置,原值3.3万元,因车型较老,不适合我单位使用,领导研究决定有偿转...  相似文献   

13.
斗不过“的士”老板早就听说某省会城市的文明形象欠佳,因此我尽量不去那里,可是“山不转水转”,前不久,我不得不去那里办一件事。临行前,我告诫自己,要像林黛玉进大观院那样“步步留心”,务必谨慎从事。火车到站后,还不到凌晨4点,市内公共汽车没有上班,距我所...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与幽默     
吉祥数字驾驶员高先生是个赛马迷,他叙述了上次赛马会上下赌的情况:“我八月八日去赛马场,到场时刚巧八点整,碰巧第八轮有八匹马参加,于是我把所有的钱都押在第八号马上。”“你一定中彩了,是吗?”“唉!得了第八名。”高先生回答说。说错话老李问下岗司机大周:“你昨天去谋职的那个位置怎么没有到手?”大周:“我说了一句蠢话,把机会失去了。”老李:“你说什么来啦?”大周:“他们问我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时,我说简直可以闭着眼睛做。”老李:“这话没什么错。”大周:“可他们是要找一个值夜班的人啊!”马桶的威力贝尔格莱德…  相似文献   

15.
陈芳媛 《西藏旅游》2009,(10):28-31
红原大草原上的牧人家,即使从未听说过八廓街一隅的黄房子,也能吟上几句仓央嘉措的诗。那些美丽的、哀愁的诗句,就在藏族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飘荡在广阔的青藏高原。就在听着这样零碎诗句长大的牧人中,一位名叫泽朗王清的康巴汉子,成了如今这所黄房子的主人。“黄房子”有了确定的名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玛吉阿米”,一个凡是来过拉萨的人都会传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长风 《出租车之家》2004,(11):52-53
前不久,笔者在旅途中结识了一个西安朋友。交谈中,得知他曾经当过几年“的哥”,恰巧笔者原先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哥”,于是有了同行之间的话。我说,“的哥”最大的“麻烦”在于“拒载”。即使是那些有抢劫嫌疑的人,在他“出手”前你也不能“拒载”,否则他一个投诉你就有“麻烦”,“拒载”成了“的哥”的一块心病。还有其他一些,如神经病、醉酒等等“麻烦制造者”,你都不能把他们怎么办。上了车的都是“爷”,碰到这种情况生怕被投诉、罚款,只好赔钱、赔时间、陪笑脸,自认倒霉,我就是“怄”不得这口气才不干了。  相似文献   

17.
我开汽车二十几年,一大把年纪了,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求稳。日常很少违规、挨罚。尤其是市里实施“畅通工程”以来,路上的标志标线鲜明了,行人横穿马路的少了,行人、车辆礼让的也多了,这真是“顺心工程”。可是有件事让我堵心!有一次我开车过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远远地看见这条路的街口挂了一块“交通严管街”的牌子,还没寻思清楚在实施“畅通工程”中标出“严管街”是怎么回事,车上的乘客说:“师傅,靠边停我下车。”我正放慢车速思量着靠边停个妥当的地方,乘客已拉车门,只好停下让乘客下车。不料执勤民警上来说我“停车不…  相似文献   

18.
穿越     
驴,一种专门在乡下用来当运输工具的动物。命很贱,很能吃苦耐劳。这种动物一辈子驮的东西比吃下去消化的东西还要重的多。登了7、8年的山了,只知道什么叫做“疯子”、“野人”一类的“动物”。也知道自己在山上属于哪一类。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山里还有另一种物种“驴”。新鲜!这次和往常一样带着一帮英国登山家来到了马二哥家里,休整一天后向着四姑娘山的幺峰出发了。到达营地后和英国人约好了时间,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听说过有关咨询师的一些笑话,比如“咨询师就是将客户那里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付咨询费用。”或是“咨询师就是借了你的手表,然后告诉你现在几点了——再然后就拿着你的手表走人了。”等等,这样的笑话比较多。  相似文献   

20.
回想起在柬埔寨“闯关”的日子,我感慨万千。从2007年接手柬埔寨项目至今,有过心酸苦楚,有过欢乐开怀,但我们从中学会了未雨绸缪,精益求精,更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