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典 《今日重庆》2013,(10):96-96
古人吃药是为求仙、为治病或富贵人家之为养生,姑且不必管他。药与味觉记忆在汉统中一直有着奇妙的关系,这一点,即便现代人也如此。如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有些“嗜药”。嗜药是因为嗜糖。盖因那时糖果少,儿童喜食甜,本天经地义,而小儿多病,吃药便成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1996,(10):34-34
不药而治最安全患病必吃药,是相信药到病除;没病吃补药,是为了延年益寿。其实有病未必非吃药不愈,长寿也非取决于药补。事实证明,有些病是完全不需要吃药的。比如一般的感冒,注意一下自我调理与适当休息,一周即可自愈;再如由于缺乏饮食节制而引起的消化不良者,在...  相似文献   

3.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没个病痛。年内将全面启动的职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备受各方关注,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一改革,意味着职工今后看病吃药自己也得花钱,而商业性寿险公司则面临着又一个机遇与风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台湾从 1997年 3月起实行“医药分业”。而以前则是看病取药一竿到底。为什么他们要实行“医药分业”的做法呢 ?因为他们发现,看病取药一竿到底的毛病甚多。 1.实行医药分业好处多   原先,病人看病,医师开好处方后,似乎医疗工作即告结束。其实,对病人的用药指导和保健咨询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到医院看病之后,所取到的药品,虽然已注明是“饭前”或“饭后”服用,但许多人均自行解释为“吃饭的前一刻”或“刚吃完饭的时候”吃药。台湾“卫生署药政处”指出,其标准的“饭前服药”是指吃完饭后至少 2小时,或吃饭前 1小时吃药。也就…  相似文献   

5.
忆祖母     
祖母已逝世多年了,她在我的脑海里是极远的;是极淡薄的义是极亲切的.她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祖父很早就去世了,祖母含辛茹苦的养老四个子女,在那个年代,可知多么艰辛.她的音容笑貌,我已记不起来了.遗憾的是又没留下一张相片,不过祖母的音容笑貌是无法用相片来表达的,我只能记得她对我的爱.我父亲奉养着祖母,当时我又是她众多孙辈中最小的,因此,我是最得宠的.我从四岁起,便同祖母一个屋,每到寒冬腊月就睡在她那热乎乎的被窝里,听她讲故事,从她的眼神,她的笑可看出她的最大快乐莫过于此了.她大半生的痛苦都似乎因此而荡然无序.小时我得了一种病,有一种偏方、要严冬中一种植物的根.有一次药吃完了,祖母便趁父母上班时间去找药.其实,那药早一点晚一点倒无所谓,但她特  相似文献   

6.
态度与角度     
朱国良 《浙江经济》2014,(21):63-63
人所处的位置截然不同,对事物所抱的态度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迥然有别。 送情人一束艳如初阳、美如蛾嵋的鲜花是会讨笑的,给农人几朵玫瑰则远不如送一刀精肉实在实惠!"牡丹花如艳,不及桑果甜"。在着惯荆冠皂衫,吃顺粗茶淡饭的野老村氓、农姑蚕妇、草根浮生看来,往往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8,(3):64-64
多吃鱼胜于多吃药。长期规律地吃鱼远比单吃心脏病药还要好,而且安全、无副作用。长期吃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对于心血管病人所产生的保护效果,特别是吃那些生活在寒带水域的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常吃鱼的心脏病人,  相似文献   

8.
老促会传真     
吃药切勿凭“经验”有的人身体不适,不是先看医生再用药,而是凭借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买药吃药。专家指出,这样的用药方式不安全。不少人认为第一次生病医生开的药有效,下一次再出现同样症状时去买曾经吃过的药不会错。对此,专家指出,人有时虽然出现相同的症状,起因却很可能不一样,盲目凭经验用药常常  相似文献   

9.
《西部人》2003,(11)
【孝,历来被中华民族奉为“人道之始,百行之源”。在这里.我们讲述的是上海某杂志社女记者张惠琴用血和泪与母亲一起创造生命奇迹,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如果您身边的亲友患有癌症,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被对那悲壮的抗争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 我出生在山西运城地区的一个小村庄,12岁不幸丧父,全凭母亲上山挖药.省吃俭用,甚至有病了也舍不得吃药.一心供我上学。1992年高考,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报社,并成家  相似文献   

10.
馒头记     
"过年白菜炒猪肉,锅里蒸个小馒头" 倒退到40多年以前,平日里能吃上白面馒头是一件异常奢侈的事情,因此过年吃馒头便成了很多人的企盼.普通家里一年只能分上二三十斤麦子,人口又多,很多时候,过年即便有馒头可吃,也是尽量让给家里的男丁,因为他们吃饱了才能干活.那时,家呈的小孩多,动辄就四、五个,大人们只好将馒头掰成一点一点的给孩子们均分,若是哪个多了一点,哪个少了一点,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一番争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