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京津冀,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圈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产业经济角度,服务业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经济圈的综合产业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各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从而优化经济圈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一、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1.京津冀服务业初步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迹象。京津冀服务业的产业合作方兴未艾。旅游业方面,京津冀三地正酝酿建立无障碍旅游的合作机制,力求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区域旅游业的品牌;软件业方面,北京和天津的软…  相似文献   

2.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一种高级发展阶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地区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如何整合市场和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进入21世纪,以京津冀为主体的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迅速升温,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经济板块。  相似文献   

3.
略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推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升 《现代财经》2007,27(10):80-83
随着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战略的重大规划和调整,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已经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对于京津冀来说是推动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关键时刻,亟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构建我国北方强大的经济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机会,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建设,同时更应从河北的视角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出产业互动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是促进京津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战略安排。对京津冀经济圈实施这两大产业协调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姝 《经济论坛》2005,(17):13-16
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协调发展特别是产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不但是创造国民经济财富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在区域产业系统的整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首要研究对象。京、津、冀三地将自身制造业的发展置于经济圈背景中,会取得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珺 《经济师》2015,(5):77+80
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对比美国纽约都市圈、日本东京首都圈、巴黎大都市圈和英国伦敦大经济圈等几个国外区域经济圈,尤其是以首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化发展模式在产业对接、产业转移模式及交通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特点、优势,结合我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特点,试图找出可供借鉴的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对接及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思想,探讨环首都经济圈构建中的区域管治问题.从空间一体化演变、经济一体化整合和制度一体化保障三个层面深入解析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管治模式和管治重点.研究表明,围绕河北周边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路径,环首都经济圈应构建由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事务的区域管治模式.在此基础上,区域管治的重点要落实在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产业链对接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建设,省直管县到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协调管理创新与培育共同市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虽然有北京中关村、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等一些产业集群优势,但是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其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无论是从范围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显得十分微弱。研究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集聚现象,通过发展集聚产业和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区域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产业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不仅关系到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关乎到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效应实现结果。基于此,本文在对区域产业升级内涵和局限性厘清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着力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剖析了制约京津冀产业升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和创新为坐标,推进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圈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省域之间,也反映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发展差异,但面向这一尺度的经济圈协调发展并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立足于山东省内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的实践探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从“制度—组织—执行”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省级行政区内部经济圈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标指向方面,基于对政策要求、现实实践和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城乡融合、基本公共服务五个维度解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政策集成、完善体系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供给,在组织层面优化主体结构、面向不同尺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在执行层面加强区域整合、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策略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层”。从京津冀所处的经济地理圈层与战略地位来看,由于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生产力布局由南向北推移,这些发展机遇都为京津冀区域的能量聚集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全国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科研环境,这一区域不仅是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七大经济区之一,而且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都市圈管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发展的程度尚未达理想水平,其重要原因是其在管治理念、管治模式、管治体系和职能等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合理的管治模式和协调机制。要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协调发展,须在管治模式和协调发展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即确立都市圈管治新理念,建立京津冀都市圈双层多核管治模式,强化“管理模式”与“社团模式”;充分发挥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作用,建立“非实体性”行政层面协调机制,建立省市政府层面的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大珠三角经济圈的整合中,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亚洲国际大都会的香港和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广州,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两者无疑是区域内发展的龙头和领头羊。因此,在区域的整合中,广州和香港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两者应寻求更多的互补和合作——基于此,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周边中小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本地实际,有效衔接大都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与大都市实现协调发展。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是"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休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发展障碍,创新自身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2014,(9):18-26
京津冀一体化,涵盖内容多,包含利益多,可能路径多。因此首先要明确京津冀一体化的出发点和目标。此次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更多是基于"首都病"的日益严重,雾霾天气增多,交通拥堵加剧,城市人口过多;其次才是京津冀协调发展。因此这次也是围绕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来考虑京津冀一体化。假以良好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自然可以从首都病延伸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三地互相毗邻,同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位,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京津冀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构建了地区生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和测算模型,提出了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最后,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土地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法,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都市圈所处的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考虑,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旗 《时代经贸》2008,6(3):86-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实际,分别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协调发展三方面介绍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并提出了开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