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周琪  侯雪茹  长青 《经济管理》2022,(9):107-129
伴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兴起,绿色商业模式设计成为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路径。本文选取了极具“绿色生态”属性的企业——蒙草生态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绿色商业模式设计过程的分析,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寻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商业模式设计是对绿色价值的发现和锁定过程,绿色商业模式图式是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逻辑起点,外部情境和行业经验的组合提供了构建绿色商业模式图式的驱动力量,其匹配差异造就了多样化的绿色商业模式图式。进一步地,绿色商业模式图式的构建与激活促成了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实现,其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扫描和解释构建绿色商业模式图式,通过意义建构的响应激活绿色商业模式图式;突破认知依赖形成了差异化的战略认知是绿色商业模式设计动态迭代的关键诱因。据此,本文提炼了绿色商业模式设计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探寻了以绿色商业模式图式为理性认知基础进行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一般规律,丰富了意义建构理论对绿色商业模式设计形成机制的解释力,有助于理解和深化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内在规律,并为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认知过程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2.
随着场景化要素在新零售嵌入程度的逐渐深入,一方面凸显出新零售商业模式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事实;另一方面也为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加速创新提供了条件.从商业模式的场景化视角出发,首先对现有新零售商业模式进行解构,其次将场景化要素融入解构的商业模式要素之中,使商业模式要素具有场景化功能,进而形成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再次以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价值重构为触点,以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创新为痛点,设计了新零售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实现路径.最后运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对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场景化是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价值主张是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遗传物质,而场景化商业情境配置则是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机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体现为“push pull”机制,即技术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拉动技术创新。以苹果公司为例,深入揭示两种创新耦合机制的形成和存在机理,以对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获利研究中,独占性问题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现有文献对于独占性机制的内部机理以及独占性如何影响商业模式设计并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以江苏省200家典型双创企业为样本,运用SEM软件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商业秘密机制、互补性资产占有机制以及提前期机制四种独占性工具与独占性间关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独占性和商业模式设计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占性的形成主要受企业独占性工具使用情况的影响;对于技术创业企业而言,不同的独占性会导致不同的商业模式设计。在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独占性能力进行有效的商业模式设计,可提升企业创新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获利研究中,独占性问题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现有文献对于独占性机制的内部机理以及独占性如何影响商业模式设计并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以江苏省200家典型双创企业为样本,运用SEM软件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商业秘密机制、互补性资产占有机制以及提前期机制四种独占性工具与独占性间关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独占性和商业模式设计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占性的形成主要受企业独占性工具使用情况的影响;对于技术创业企业而言,不同的独占性会导致不同的商业模式设计。在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独占性能力进行有效的商业模式设计,可提升企业创新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西远 《经济师》2004,(7):96-97
互联网门户网站代表注意力经济 ,其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其商业模式各构成要素太多 ,文章先对商业模式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综述和深入的研究 ,然后使用介观商业模式模型对门户网站商业模式核心界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门户网站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吕本波 《经济论坛》2014,(6):132-135
近年来,生态化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同时商业模式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如何构建企业商业模式,本文提出了生态化商业模式构建的目标,分析了生态化商业模式构建的重点,并在生态化企业商业模式架构的基础上,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方面建立模型,最后对生态化商业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商业模式是以创业机会开发和创业机会利用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模式。根据效果推理理论,新企业面对高度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战略试验这种低成本试验方式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针对战略试验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同时,检验创业学习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战略试验对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积极影响,创业学习是促进创业机会识别的关键路径,因此在战略试验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者和商业模式创新资源,归纳了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通过对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将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封闭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半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个阶段,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猎聘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经历着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资源结构化—双向资源结构化的资源获取过程;通过丰富性重组、开拓性重组和多元化重组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能力;采取补缺式、桥接式和迭代式的环境撬动方式实现价值创造;将战略定位与资源编排手段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在新颖性和效率性方面的创新。本文既丰富了资源编排方面的文献,也为新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是近十年兴起的词汇。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普通大众和企业家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要高于其他管理学词汇,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兴起都包含着种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尽管学者可能更愿意把关注点聚焦在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企业资源这些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上面,然而商业模式在真实世界的巨大作用使人们不得不关注这个区别于管理学其他领域的全新研究单元。基于此,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模式定义及构成的不同看法,并在最后就商业模式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然而我们对创业机会的绩效转化机制还缺乏认识。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通过引入商业模式创新这一概念,本文探讨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绩效。本文还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中介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求不确定与环境包容性削弱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竞争强度加强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引入为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提供了现实操作路径,基于交易成本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对比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联,从而为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引入知识管理与企业家导向变量,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情境效应。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②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③相比于低水平企业家导向,高水平企业家导向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弱化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制造企业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模式、协同演化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存在3种模式:简单线性模式、反馈控制模式、复杂系统模式。基于此,构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模型,指出协同演化呈现“创新-调整-适应”等复杂的螺旋化发展过程,并提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的3种机制:互动机制、学习机制、选择与反馈机制。突破了关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和静态视角,从动态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演化,补充和修正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认识,丰富了现有创新演化理论。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启示在于:单一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其作用和持续性均有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协同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政治经济大变革、打反战的情况下,企业怎样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永存,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了日趋热门的词汇,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分别从理论和实际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理进行研究,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商业模式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从现在的经济大背景之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然而也面临着自身的创新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威胁,因此本文以隔离机制为立脚点,探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协同关系,构建两者动态协同下的隔离机制模型,并且以小米公司的发展为例,具体解释了隔离机制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下的形成机理,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种创新驱动下建立隔离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刘丰  邢小强 《经济管理》2023,(1):191-208
在如今动态、多变以及高度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在位企业通过管理不同商业模式来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已有研究从战略管理、价值创造以及结构关系等视角分别探讨了商业模式组合的驱动因素、实现方式和影响效应等,但理论间仍然缺乏内在联系,未对商业模式组合形成系统完整的解释。首先,本文通过梳理不同理论视角下商业模式组合界定的核心理论要素来源,识别了不同理论间“目标—活动—结果”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对不同理论融合,本文认为商业模式组合并不是多个商业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战略目标指引下,对不同价值创造活动形成的关系结构的设计。其次,本文发现商业模式组合内部形成的不同关系会产生“双刃剑”效应,需要结合商业模式组合动因,综合时间、空间以及关系等不同维度对关系结构进行治理,趋利避害,实现商业模式组合的最大价值。由此,本文构建了“驱动因素—实现方式—影响效应—管理选择”涵盖商业模式组合整个管理活动的全新理论体系框架。最后,从商业模式组合基础性议题、定量研究设计、未来演化方向以及开展中国本土化和情境化的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实现商业模式组合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本研究旨在对商业模式组合形成系统性认识的同时,为企业对...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特性设计和实现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潜能、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利于企业在高度不确定性数字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商业模式实践的大量涌现引发了愈来愈多的理论关注,但作为新兴研究议题,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研究分散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对数字化商业模式进行溯源,解析数字化商业模式概念和类型;其次,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内在机制、前因后果等文献进行细致梳理,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展望数字化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可为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进展、启发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转轨背景下制度分析的理论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轨背景下,通过对制度理论史的考察指出:既有的制度分析范式必须实现一种理论转向。新古典及新制度经济学所采取的均衡制度观,本质上是对制度的一种误解;而旧制度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尽管强调了制度型构的自发演化并否定了群体理性创设制度的可能性,但他们将人类理性排除在制度演化过程之外的观念,同样难以令人信服。转轨现实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立足于制度现象的制度理论。这需要在制度研究的范式上,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机械主义均衡的制度观走向一种制度演化分析的范式。而这种制度范式转向的实现需要两个阶段性转换:(1)从新古典的均衡制度观向演化制度观的转换;(2)从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无意识演化”向“有意识演化”转换。  相似文献   

20.
商业模式的成型和成功,依赖于商业模式的二元性,即合法性与异质性。基于3721网络实名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商业模式内外部合法性是商业模式现实成型的基础,而商业模式在竞争中取胜则需要焦点企业创建和维持商业模式的异质性。新商业模式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而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新知识体系的商业模式,存在被竞争对手学习、模仿的可能,这必将削弱新商业模式的异质性。但是,基于商业模式的活动元理论,活动元的设计与配置是新商业模式二元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